俞万春

- 姓名:俞万春
- 别名:字仲华,号忽雷道人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 出生日期:1794
- 逝世日期:1849
- 民族族群:
俞万春(1794-1849),字仲华,号忽雷道人,晚号黄牛道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北京。兄弟七人,排行第二。幼丧母,多疾,由淑人钱氏抚养成人。诸生。家有藏书万卷,自幼博览群籍。嘉庆十八年(1813),随父居广东,逢黎民起义,助父平之。道光十一年至十二年(1831—1832)间,又逢瑶民之变,助父平息,以功叙官,不就。继而归浙江,寄寓杭州西湖,悬壶行医。道光二十二年,英军犯海疆,曾向浙江巡抚刘玉坡献战守之策,受到赞赏。晚年皈依佛门,闭户家居,以著述自遣。道光二十九年元旦卒,终年五十六岁。精医道,善骑射,通兵法,著有《医学辨症》、《骑射论》、《火器考》、《戚南唐〈纪效新书〉释》、《净土事相》,均未刊行。因对《水浒传》的巨大影响深感恐惧和仇恨,又受其父之命,自道光六年开始撰写小说《荡寇志》(又名《结水浒传》),至二十七年始完成,历时达二十二年,“三易其稿”(俞晴湖《荡寇志序》),“未遑修饰而殁”(俞龙光《荡寇志·识语》)。其子俞龙光于咸丰元年(1851)加以修润,徐佩珂于咸丰三年刊于南京。该书虽为《水浒传》的续书,但其“立意正相反,使山泊首领,非死即诛”(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书中造事行文,有时几欲摩前传之垒,采录景象,亦颇有施罗所未试者,在纠缠旧作之同类小说中,盖差为佼佼者矣”(引同上)。生平事迹见叶德均《俞万春及其〈荡寇志〉》(《小说月报》第三十五期)等。
俞万春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明季遗闻
清初邹漪撰。四卷。漪,字流猗,江苏梁溪(今无锡)人。是书记述南明史事。卷一述李自成起义本末,卷二、卷三述弘光政权始末,卷四述隆武、永历政权始末。条理详明,首尾完善。尤其对福王时马士英、阮大铖政治腐败情况抨击甚力,言之痛切。作者非东林党人,故于书中颇有微词。是书有刻本及商务印书馆《明季稗史汇编》本。
金小史
明朝吴县人杨循吉著,全书共八卷。记女真部兴起,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至哀宗天兴三年(一二三四)为元所灭。书中重视宋、金、辽之间的关系及其交涉过程,以简明见长。所记女真贵族及其军事民主制真切而具体,于金主亮之荒淫颇多揭露,可与正史中有关记载相参校。本书有《辽海丛书》本,这次整理即以此本作底本。
龙树五明论
龙树五明论,二卷,失译,一四二〇。所谓五明,一般指声明(语言学)、工巧明(美术与工艺学)、医方明(医学)、因明(逻辑学,见因明学)和内明(形而上学)。汉语语境中的五明论,有时也指声论(文字、文法、语文学)、医方论(医学)、工巧论(营造)、咒术论(具有神秘力量的咒语)和符印论(印法)。汉语中最早提及五明的一个例证见于《五明论》。该书属中国佛教经典,被归到龙树名下,所以书名又常被写成《龙树五明论》。书中若干处提及医学,包括妇科学和产科学。据唐代玄奘和义净的记述,龙树亦曾在那烂陀寺就学和任教。一位名为智贤(音译攘那跋陀罗)的印度佛僧,于6世纪访问中国,与其他3位僧人合作译出该书。
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
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二十卷、卷首一卷,清性权汇补并序,钱伊庵较订并序,谛闲编科并序及刊行题记,科文因与蒙润科略同不载。
万法归心录
佛教著述。清康熙十五年(1676)祖源超溟著。一卷。问答体。以“须悟万法,归于一心”为宗旨,从十个方面阐述禅宗思想,即:一警省俗迷、二儒释论理、三释道辨伪、四顿悟修证、五教乘差别、六惟心净土、七禅分五宗、八十魔乱正、九经语引证、十劝善印施。书前有序文多篇。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末罗王经
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叙述佛陀显现神通力,移去横于末罗国中道上之大石,并为末罗王及其国中九亿人民宣说精进力、忍辱力、布施力、父母力等四力,以度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