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一夔

- 姓名:谢一夔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西新建(今南昌)人
- 出生日期:1425
- 逝世日期:1488
- 民族族群:
谢一夔(1425—1488),明天顺四年(1460)庚辰科状元。江西新建(今南昌)人,字大韶,号约斋。会试名列第三。及廷试,策以礼乐刑政之要,策文所对,上推唐虞三代之盛,下及汉唐宋沿革之详,凡三千余言。英宗览之,甚为赞赏,擢为第一,授翰林院修撰。预修《英宗实录》,据事直书,得史官体。宪宗即位,充经筵讲官,迁左春坊左谕德。应诏上疏陈五事:正宫闱以端治本,亲大臣以询治道,开言路以决壅蔽,慎刑狱以广好生,戒妄费以足财用。言辞忠直,多人所不敢言,为时论所重。修《续资治通鉴纲目》成,迁翰林院学士。成化十四年(1478),充东宫讲读官。十九年,迁礼部右侍郎,凡制度仪文,多所裁定。二十二年,迁工部尚书。卒谥文庄。有《谢文庄公集》。
谢一夔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积斋集
元代诗文别集。5卷。程端学撰。《积斋集》久已亡佚不传,原本卷数也难于考定。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程端学诗文若干篇,重新编次为《积斋集》5卷。卷首无序言。卷1为诗赋(顺序是:赋、五七言古诗、五七言律诗、五六七言绝句),卷2—3为序,卷4为记、跋,卷5为表、碑、铭、说、祝文、祭文、行实、墓志铭。他的诗有南宋江湖派遗风,他的文章往往以理胜而不以辞胜,无雕章绘句之弊,但也缺乏必要的想象力。《四库全书总目》在评《积斋集》时,是把程端学其人与其文结合起来谈的,说是由于程端学“人品端谨,学术亦醇,故其文结构缜密,颇有闳深肃括之风”。这个评价要高于程端学的实际成就。
先醒斋广笔记
成书于1622年。明代缪希雍撰。清道光辛卯年武林涵古堂木刻本,1983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该书约12万字,分4卷。卷1,载有中风、寒、暑、疟、痢、泄泻诸疾。卷2,载脾胃、虚弱、吐血、消渴、妇人诸疾。卷3,载有幼科、肿毒、杂证诸疾。卷4,炮炙大法,选录常用药物433种。后附用药凡例。前3卷主要是作者对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的临床经验、效方、验案,并总结了一些病证的治疗规律,如中风治法大略,伤寒三阳三阴治法总要及治血三要法等。缪氏的治气治血三法丰富了杂病的治疗。所谓治气三法即补气、破气、降气、调气;治血三法包括补血法、清血凉血法及通血法;在中风的论治上挖出了“内虚暗风”之说。后1卷主要介绍各药的性状鉴别、炮制方法、佐使畏恶等。其用药凡例,对丸、散、汤、膏的制法和适应证,以及煎药、服药方法和十八反等内容,辨析尤详,其中常有缪氏的独家见解。该书体现了缪氏的学术思想,也切合实用,对中医药理论研究及临床均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新潮
主要讲述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影响下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但因作者病逝而未能深入展开论述。本书的价值正如著名学者王德照所说:“他(蒋梦麟)所希望于读者的,要多少能从著者所记叙的身边琐事中,发现重大史实的意义,以正视展开在面前的新的时代和新的文化”。
续日本纪
日本纪(しょくにほんぎ)是日本平安时代编撰的官方史书,记载自文武天皇元年(697年)至桓武天皇延历十年(791年)之间的历史大事,菅野真道于延历十六年(797年)完成,总计四十卷。是奈良时代的基本史料,正史“六国史”中的第二册。《续日本纪》以日本天皇为主轴,〈上表文〉提到:“彰善瘅恶,传万叶以作鉴”意思是跟中国的《资治通鉴》一样,为帝王提供鉴戒。
楞严经通议
楞严经通议,十卷,明德清述并序,清谛闲重刻序。附补遗一卷,出梦游集卷四十三,古本卷二十七。本藏甲三二梦游集存目,已见嘉续,今不重印。亦称《首楞严经通议》。佛典注疏。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德清述。是唐般剌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书前有作者所撰《通议提纲略科》。正文分三分:序、正宗、流通。“正宗”又分为二:初大开修证之门、二曲示迷悟差别。在“大开修证之门”中又设四科:示三观之体、示三观之相、示三观之用、结三观之名。并不详解经文,只在“议其条贯而通其大纲”。书后另有《楞严通议补遗》一文。本书于清光绪二十 年(1894)重刻,被誉为“教苑之司南,禅宗之正眼”。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凡十卷。唐代慧沼(?~714)述。又作金光明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金光明最胜王经现存之译本有三:北凉昙无谶译、隋代宝贵等糅编、唐代义净译。本书乃根据义净之译本所作之注释书。旨在阐释金光明经之起因、名称、宗、体,以及金光明经之说法时间、受持本经之利益,并逐一依文会释。本书之特征有二:(一)其立场为三乘、五姓各别等法相宗教学之基础。(二)强调金光明最胜王经符合唐代流行之护国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