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惟讷

- 姓名:冯惟讷
- 别名:字汝言,号少洲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安徽萧县
- 出生日期:1513
- 逝世日期:1572
- 民族族群:
冯惟讷(1513~1572),字汝言,号少洲。青州临朐(今属山东)人,生于安徽萧县。贵州(《明史》误为云南)按察副使裕四子。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除宜兴令,历官魏县令、维扬丞、南京户部员外郎,补北驾部,出为陕西佥事,升河南右参议。嘉靖三十七年,所编《诗纪》一百五十六卷刊行,张四维作序。嘉靖四十一年,擢浙江提学副使。次年,迁山西右参政、省按察使。为官清廉无私,三晋号为“神君”。嘉靖四十五年,升陕西右布政使。穆宗隆庆二年(1568),转江西左布政使。隆庆五年,入觐,进光禄寺卿,致仕。明年,卒于家,年六十。惟讷仕宦三十馀年,除图书诗卷外无长物。工诗文,余继登称其“文章温淳尔雅,古歌诗取则建安,近体在天宝、大历之间”。钱谦益云:“评其诗者,以为博洽多记,自出为鲜。”(《列朝诗集小传》)所著有《冯光禄诗集》,未见,今存《光禄集》一卷(见《冯氏五先生集》)、《冯少州集》一卷(见《盛明百家诗》前编)。另有《古诗纪》一百五十六卷及《风雅广逸》、《楚辞旁注》、《唐诗纪》、《唐音翼》、《杜诗删注》、《选诗约注》、《文献通考纂要》等。事迹见《明史》卷二一六《冯琦传》及余继登《光禄寺卿冯公惟讷墓志》(《淡然轩集》卷六)、李维桢《冯氏家传》(《大泌山房集》卷六五)。
冯惟讷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蔡中郎集
诗文集。东汉蔡邕(132—192)撰。原集已佚。现传本皆后人所辑。6卷,汉蔡邕撰。该集见《四库全书》本。《隋志》载其集12卷,注曰梁有20卷,看来其集至隋已非完本矣。《旧唐志》仍作20卷。当有官书佚脱而民间传本未亡,故复出也。《宋志》著录仅10卷,则又经散亡非其旧本矣。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年少博学,喜辞章、数术,精通音律。灵帝时召拜为郎中,校书于东观,迁为议郎。后因上书论朝政,流放朔方。遇赦,亡命江湖十余年。董卓专权,任为侍御史。卓被诛、王允当权,邕下狱死。此编为明张溥辑本,所录赋、疏、表、书、论、议、对问、设论、连珠、颂、赞、箴、铭、碑、灵表、诔、神诺、哀赞、祝辞、弔文、诗凡一百三十一篇。本传列后。赋或吟琴棋笔扇,或写婚姻爱情。《述行赋》最为著名,写陈留往洛阳途中所见,陈古刺今,抨击汉末腐朽政治,关心百姓疾苦,语极沉痛。其文清丽典雅,多用骈偶句。《陈太丘碑》和《郭有道林宗碑》悼念汉末名士,朴实自然,为表墓正宗。诗以《饮马长城窟行》成就最高,《文选》却题为乐府古辞,后人多持此说。《翠鸟》一诗,亦为汉末五言佳作。《篆势》、《隶势》论书法,如数家珍,音调铿锵。《释诲》继承设辞传统,忧生念乱,愤嫉直陈。有清光绪五年(1879)信述堂刻本。
道德篇章玄颂
题“新授郢州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大理司直兼监察御史宋鸾”序,称宋鸾撰本颂。“匡”字缺笔,宋鸾盖北宋人。以七言韵语注《道德经》81章大意,摘引《道德经》部分词句。颂文内容强调虚静并主张修炼长生。
壁画
短篇小说。滕固著。发表于1922年11月《创造季刊》1卷3期。主人公崔太始在东京学画五年,颇有些艺术天才,因不满父母的包办婚姻以及由此产生的家庭给他带来莫大的痛苦,一直单恋着业师的大女儿和日本模特儿少女,但一片恋情终于成为泡影。从此,他性情孤僻,放浪形骸,最后在亲戚的一次宴会上因饮酒过渡而呕血。归寓后,他用自己的鲜血在壁上涂了一幅画,画面上的一个女子站在一个僵卧的男子腹上狂舞,以发泄自己失恋的悲哀。作品受唯美主义艺术的影响,通过青年人的性的苦闷曲折地反映一代青年的迷惘。文笔奇峭,感情浓烈,是创造社为艺术倾向的一篇代表作。
皋兰异人传
《皋兰异人传》(二集四回16万字),武侠小说。1943年一月,天津励力出版社发行,分上下集。甘肃省城兰州南关外三里有一座山,名叫皋兰山,为当地第一名胜,皋兰首县县名,也是为了这山而起。山的西面有一高岩,上有五条清泉,水力绝大,溅玉喷珠,飞流迸射,点缀得山中景物越发清奇。山离城甚近,上面更有好几处达官绅富的别墅,飞阁山亭,到处都是。每当春秋佳日,游侣如云,络绎不绝。凡去的人,都要到那五泉之下走走,渐渐把这山名也改叫成了五泉山了。这座古城,北关正对黄河。
明世宗宝训
明世宗朱厚熜语录汇编。徐阶、张居正等编纂。万历五年(1577)成书,与《明世宗实录》同进。二十四卷。三十年,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九卷。凡五十子目,前有明神宗序。
读春秋左氏赘言
十二卷,提荆溪后学王升著,同邑后学吴骙校。王升明代人,生卒年不详。生平履历不详。明万历16年(1588)贺邦泰序刊本,平装为1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