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公遡

- 姓名:晁公遡
- 别名:字子西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钜野(今山东巨野)人
- 出生日期:1117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晁公遡[sù](1117—?),南宋文学家。字子西,号嵩山居士,又号箕山先生,钜野(今山东巨野)人,晁冲之子、公武弟。靖康元年,金军南侵,随家人逃离汴京,东游吴楚。次年,其父留佐东道,败死于宁陵。绍兴初,入蜀投靠其姑丈。八年,登进士第。十年,任梁山尉。二十五年,为夔州路转运司幕属。三十年,为涪州军事判官。隆兴元年,知梁山,徙知眉州。乾道二年,升任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公事。衰迟之年曾赴上都,再入江南。公遡出生于文章世家,积学渊深,为文雄深雅健,巨丽俊杰(师璿《嵩山集序》)。《四库全书总目》也称其文“劲气直达,颇有崟崎历落之致”(卷一五八)。其诗挥洒自如,清新流畅,时有警句,只是诗体格稍卑,略逊于其先辈晁补之、冲之(王士禛《居易录》)。如《得东南书报乱后东都故居犹存而州北松槚亦无毁者》、《有感》诸篇对战乱之后沦陷的中原故家表现出关切之情。其《秋江》诗:“秋江水清不胜绿,还与汉江颜色同。望中白鸟忽飞去,落日丹枫相映红。”《咏铜瓶中梅》诗:“折得寒香日暮归,铜瓶添水养横枝。书窗一夜月初满,却似小溪清浅时。”无论写景咏物,都意象鲜明生动,被誉为佳句(《梦晓楼随笔》)。著有《抱经堂稿》,今已佚;又有《嵩山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师璿《嵩山集序》),今存《四库全书》本、清初抄本、清知圣道斋抄本。《全宋诗》卷一九九二至二○○四录其诗十三卷。《全宋文》卷四六八○收有其文。事迹见《宋诗纪事》卷四八、《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三。
晁公遡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小辨斋偶存
诗文集。明顾允成撰。八卷。允成字季时,无锡(今属江苏)人。宪成弟。万历进士。官礼部主事, 谪光州州判。曾上疏救海瑞。归田后与兄讲学东林,为东林党人。是集五万余字。含策、疏各一卷,说议等二卷,书二卷,文、诗各一卷。其中《救海瑞疏》、《争三王并封疏》等皆真气流溢,于当时颇有影响。《说议》等则为允成与其兄归田讲学东林之作,颇具史料价值。其诗仅收七十首,为《击壤集》派风格。有《四库全书》本,《常州先哲遗书第一集》本,作八卷,附录一卷。
骆驼经
童华著。华字心朴, 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曾于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办理屯田与军运。河西郡军需官杭州人杨载揆善驯养骆驼,作者就教于杨及当地牧民,著成比书。约成书于雍正十年(1732)。其内容为相驼之法, 牧养知识和治驼之方。有清雍正刻本,又收入《童氏杂著五种》。
正一指教斋仪
正一指教斋仪。全称《正一指教齐宿启仪》。相传汉末天师道有指教斋法,徒改编为指教齐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正一指教斋宿启仪,主斋仪者自称系天师阳平治左平酆都功臣,仪中包括威仪十二法。
闽中十子诗
三十卷。明袁表、马荧合编。袁表字景从,荧字用昭,皆福州人。表官临州通判,为人耿介,曾以事忤权贵入狱,人叹其直,长于歌诗,有《江南春集》。此书为明诗总集,为袁表、马荧于万历四年(1576)从高以陈家所藏诸人之诗中选辑而成。所谓闽中十子,是指福清人林鸿,著有《膳部集》; 长乐人陈亮,著有《储玉斋集》;长乐人高廷礼,著有《木天清气集》、《啸台集》; 闽县王恭,著有《白云樵唱》、《凤台清啸》、《草泽狂歌》诸集; 闽县人唐泰,诗佚不传,散见《善鸣集》;闽县人郑定,著有《澹斋集》;永福人王尔,著有《虚舟集》;闽县人王褒,著有《养静集》; 闽县人周元,著有《宜秋集》;侯官人黄元,其集名已不传,此十人遗集已不尽传,是编能采撷菁华,存其梗概,颇能见闽中诗派的整体风貌。闽中十子皆宗法唐人,其佳者色泽高华,音调谐畅。但他们均有模拟过甚、食而未化的毛病,因而产生不良影响,故后人评论说:“考闽中诗派,多以十子为宗,厥后辗转流传,渐成窠臼。其初已有唐摹晋帖之评,其后遂至有诗必律,有律必七言,而晋安一派乃至为世诟厉。论闽中诗者,尝深病之。” 有 《四库全书》本。
读诗质疑
三十一卷,清严虞惇著。分《国风》十五卷,《小雅》八卷,《大雅》三卷,《颂》五卷。另篇首附有十五卷;为(1)列国世谱;(2)国风世表;(3)诗指举要;(4)读诗纲领;(5)删次;(6)六义;(7)大小序;(8)诗乐;(9)章句音韵;(10)训诂传授;(11)经传逸诗;(12)三家遗说;(13)经传杂说;(14)诗韵正音;(15)经文考异。书中大旨以《小序》为宗,而参以朱熹《诗集传》,十之七、八从《小序》说,十之二、三依《诗集传》立论。其解于每篇之首皆冠以序文,及诸家论序之说;每章之下,各疏字义;篇末总论大义,辨明去取诸说之故。以推求《诗》意为主,而略于名物训诂。时有失却考证之处,如《申培诗说》本为丰坊伪作,多剽窃朱熹之书,此书反谓《诗集传》引自《申培诗说》。但全书于毛公、朱熹两家说之间,能择长弃短,较诸家言《诗》者所得为多。
御制莲华心轮回文偈颂
宋太宗赵光义,史称“性嗜学,工文业,多艺能”,琴棋书,样样精通。一生著述,可谓等身,他运用回文撰成《莲华心轮回文偈颂》(亦名《心轮偈》《莲花偈》《莲华心轮》《莲华心漏回文图》《大中祥符法宝录》)25卷(共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