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缙彦

- 姓名:张缙彦
- 别名:字坦公
- 性别:男
- 朝代:明末清初
- 出生地:河南卫辉新乡人
- 出生日期:1600
- 逝世日期:1672年
- 民族族群:
张缙彦(1600—1672年),字坦公,河南卫辉新乡人,明崇祯辛未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攻打北京,他会同太监曹化淳开门迎降,后不被重用,乃南归。顺治元年,清军南下,他赴固山额真叶臣军前纳款。南明弘光朝立,被任命为总督,因害怕而逃避躲藏起来了。顺治二年又受洪承畴招降。顺治九年被推荐参加吏部铨选考试,十五年,官至工部侍郎,十七年被清庭甄别降授江南徽宁道。六月,都察院左都御史魏裔介劾奏大学士刘正宗阴毒奸险,结党比附,蠹国乱政一案,其中罪状之一,即刘正宗的莫逆之友是张缙彦、方拱乾。张缙彦被外贬,方拱乾被流徙。刘正宗的至交好友都是这一类人,而刘正宗的为人即可想而知了。况且,张缙彦为刘正宗的诗作序时有“将明之才”这种诡谲不可解释的话。于是张缙彦诗序案发,顺治帝立命刘正宗、张缙彦回奏作出解释。
所谓“将明之才”,据刘正宗回奏,说这句话的确看起来很狡猾不可解,但我现存的诗稿中,张缙彦的序文中并未见有这句话。其实他也把原稿扯毁灭迹,想以此混蒙欺瞒过关。可见告发者与被告发者都认为此语之要害在乃“恢复明朝栋梁”,关系非浅。八月,湖广道监察御史肖震又奏劾张缙彦:在浙江守任时,刻有《无声戏》二集一书,诡称为不死英雄,以煽惑人心。于是下令将张缙彦解官逮至京师。顺治帝命议政王贝勒大臣九卿科道审议具奏。
审讯时,张缙彦承认为刘正宗诗作过序,序中“将明之才”乃出自诗经,西汉书颜真卿墨刻所载。但又谎称曾送与魏裔介、林起龙、张瑃、王熙等人,未送刘正宗;且原系草稿,后已改写一篇,刻与未刻不知道,尚未成书,不曾遍送与人。及至用刑,方供已送刘正宗。议政王大臣会议认为,“将明之才”之语,即使是诗经、西汉书颜真卿墨刻所载,如果不是故意借用,为何不即行承认,而要巧辞欺饰,实有狡猾不可告人之意,叵测之心。张缙彦以诡谲别有用心的言词为别人写作诗序,煽动欺惑人心,情罪重大,应立斩。十一月初十日顺治帝下旨:张缙彦本当依拟处斩,现从宽免死,著革职,收回对他的一切奖励和任命,籍没家产,流徙宁古塔地方。
“居心叵测”、“别有用心”、“不可告人”等其实与“莫须有”是一回事,文字狱之“妙”就妙在在似有若无之间做文章。这既不用根据,也没法反驳和澄清。许多无辜的读书人就做了这似有若无的厉鬼尚不知亡魂何处。
张缙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人是机器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的重要哲学、伦理学命题。他接受了笛卡尔“动物是机器”的思想,推而广之,认为人和动物都是自然界的产物,结构机能都一样,都服从机械运动的规律,因此人也是机器。人的生理的机械运动决定人的自然欲望,饮食男女就是人的本性。这种欲望不仅决定着人的需要和思想感情,而且决定着人的道德品质。凡能满足自然欲望的行为,就是善;反之就是恶。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但幸福不是宗教所宣扬的精神、思想幸福,而是自然欲望的满足。因此,要追求幸福,就必须追求能够满足欲望产生快乐感觉的外部物质。这一思想在他的《人是机器》一书中作了系统的论述。其影响及于整个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的论理学。
唐代传奇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晚唐裴铏有小说专集,题为《传奇》,宋以后人遂以“传奇”概称唐人小说。唐代传奇的兴盛和发展,首先是由于城市经济繁荣,新兴的市民阶层产生了对文化娱乐的要求,引起了唐代文人写作传奇的兴趣。其次,唐人“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代传奇从唐代变文、俗赋、话本、词文等通俗文学样式中,吸取了素材和手法;还借鉴了史传文学、古文、诗歌等其他文学体裁的传统,形成了诗歌与散文结合,抒情与叙事结合.
筠溪乐府
一名《筠溪词》。词集。南宋李弥逊(1089—1153)撰。一卷。弥逊字似之,号筠溪翁,连江(今属福建)人,居于苏州吴县(今属江苏)。大观进士。调单州司户,累迁起居郎,以封事剀切被贬。后复迁起居郎,鲠切如初。不满秦桧,屡乞归。有《筠溪集》。此编旧本附于《筠溪集》末。《全宋词》录入其词82首。李弥逊的词,长调力学苏轼,格调高昂。《潜采堂竹垞行笈书目》作《筠溪乐府》一本。南京图书馆藏丁丙跋清抄本、《四部全书》本俱作《筠溪乐府》一卷。《四库全书》本《筠溪集》附词,题名卷数并同。上海图书馆藏明抄《竹溪先生文集》附词一卷,题《竹溪乐府》,“竹”实为“筠”字之误。
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
本书今存十一卷、卷首一卷,不全。清代福建省外海战船,台湾几及三分之一。关于战船只数及其修造演变,在历修「台湾府志」「武备」或「兵制」门均有记载。至各种战船「做法」,则详载此「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中。书前有「各省外海战船总略」及「福建省外海战船总略」两篇,堪称「提纲」。据福建「总略」,福建省额设海外战船原为三百零二只,至乾隆中叶裁减为二百六十六只;内台湾(包括澎湖)原为九十八只,随亦减至六十六只。惜本书仅存十一卷,约尚欠一半卷帙,未得窥其全豹。此一残本,系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排印。
淮生日记
咸丰十年庚申七月 闻山东、山西亢旱。十二日,桂中堂良出京往津。
十五 牙门知会钦派帮办五城团防处同派十人,吴拙庵、郭漱六、薛世香、杨黼香、朱海门、刘镌山、白兰岩,帮办中城则徐梦江暨余。
观音经义疏记会本科
观音经义疏记科,一卷,日本实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