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致明

范致明
  • 姓名:范致明
  • 别名:字晦叔
  • 性别:
  • 朝代:北宋
  • 出生地: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范致明(?—1119年)字晦叔,北宋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北宋末年奉议郎官员,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范致虚兄。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崇宁三年(1104),以宣德郎谪监岳州酒税。因为人刚正,得罪了权贵,被贬为岳州监酒税。著有《岳州风土记》一卷,对郡县沿革、山川变易、古迹存亡,考证甚详。关于范致明的籍贯问题,目前有两说。一说建安人。据《岳州府志·宦迹列传》载:范致明,字晦叔,建安人(今福建建瓯市)。监岳州酒税。元符三年(1100)中进士第二。穷传经史贯百家,数以重道不容于时,三谪江湖,四出外官,所至必览山川,考古今历代人物风俗,在郡撰风土记行世。一说婺源人。据清代陶澍、万年淳撰《洞庭湖志》记载:“范致明,字元晦,婺源人(今江西婺源市),先监潭州南岳庙,后为湖南安抚,迁焕章阁待制,封徽国公,谥曰文。”

范致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洞玄灵宝道要经

洞玄灵宝道要经

《洞玄灵宝道要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隋唐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高明真王演说。全书主旨在宣扬孝道。谓孝道为大道之要,「道在至孝,不孝非道也」;「奉吾道者,当先行孝道而后行道,故名孝道」。又称修行孝道可永断生死烦恼因缘,身心快乐。不忠不孝,反逆父母,杀害君主,谓之十恶。生犯王法,死入地狱受考,永无出期。

辰州符咒大全

辰州符咒大全

符咒之术由来久矣,黄帝受之于西王母,而传之少昊,少昊传瑞顼,代广其意,而绵传不绝,李耳尽发其秘,凭符咒而开道教。从者从矣。后当春秋战国世,术者见世终不为也,乃退隐森壑,以修养为事。符咒几于绝也。至汉顺帝时,有张真人名陵者出。得异书于石室,入蜀之鹤鸣山,息居修炼。以符录而为人治病,驱鬼,役狐,无不立应。人乃尊之。后得天师对号,今道教所以不衰者,良以有天师也。天师之恃以役使鬼神之道。全仗符咒为之主。符咒之力,可见其伟矣。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

长篇小说。明朱鼎臣编缉。十卷六十七回。鼎臣字冲怀,广州(今属广东)人。曾从事通俗文学编辑工作。除本书外,还编有《全像观音出身南游记传》、《新刻音释旁训评林演义三国志传》、《鼎镌徽池雅调南北宫腔乐府吴板曲唱大明春》等。本世纪二十年代在日本发现。内容为唐玄奘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文字却比吴承恩《西游记》简单得多,全书不过十二万字。前七卷与吴本前十五回近似,后三卷,与杨致和《西游记传》卷二第三回以后的情节基本一致。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和杨致和《西游记传》,与名著吴承恩《西游记》,都成书于明代。三书关系如何,孰先孰后?是朱本、杨本删节了吴本,抑吴本继承完善了朱、杨两本?学术界至今尚未获得一致的定论。本书适宜于古代小说爱好者阅读,更是小说史研究特别是《西游记》研究工作者的必备资料。

安养知足相对抄

安养知足相对抄

一卷。珍海著。久安二年(一一四六)撰。关于平安末期盛行的弥陀信仰和弥勒信仰的优劣,表示了珍海见解的书。虽然受到了源信《往生要集》的强烈影响,但整理了怀感《群疑论》、迦才木《净土论》中所说的内容,向弥陀、弥勒信仰说明了一二的优劣。结论是,任何一种信仰都不应该谴责或辩驳另一方。

略授三归五八戒并菩萨戒

略授三归五八戒并菩萨戒

全一卷。唐代澄照赞。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五册。本经记述授三归依、五戒、八斋戒及菩萨戒之行仪。五戒、八戒各设八门,八戒之戒相系依据长爪梵志经;菩萨戒不设别门。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全一卷。又作梵志頞罗延问种尊经、梵志问种尊经。东晋竺昙无兰译于太元六年至二十年(381~395)。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頞波罗延婆罗门(梵Assala^yano )与五百婆罗门人至祇树给孤独园,诘问世尊有关种姓平等、自性清净之论说,世尊遂以入溪洗垢、王得贤臣,及火、出生、日月、父母合会等之譬喻,解说人生而平等,惟以所行之善恶为贵贱之别。本经为中阿含卷三十七阿摄和经之别译,内容亦相当于南传巴利文中部(Majjhima nika^ya)之第九十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