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诺夫斯基

- 姓名:巴拉诺夫斯基
- 别名:
- 性别:
- 国籍:俄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65
- 逝世日期:1919
- 民族族群:
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1865—1919),俄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1888年毕业于哈尔科夫大学,189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895—1917年,曾任彼得堡大学和基辅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主要著作有: 《现代英国工业危机,其原因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基础》、《社会分配论》等。杜冈在19世纪90年代,和司徒卢威等人利用马克思主义旗帜批判俄国民粹派,被称为“合法马克思主义者”。1905年后,逐渐转向右倾,成为资产阶级自由派学者。他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宣称在实现问题上,《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之间有矛盾,用借贷资本的运动来说明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完全抹煞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曲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企图将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论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协调起来; 用主观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 认为利润不是来自雇佣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剥削收入,而是由技术生产力造成的; 否认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对抗性,认为利润与工资并不冲突。此外,他还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现象,提出了“比例失调危机论”,因而被当代西方经济学界视为“非货币投资过多论”的先驱者。
巴拉诺夫斯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雷峰塔
传奇剧本。清方成培著。作者《自序》说:此剧为“更定”他作而成,“遣词命意,颇极经营,务使有裨世道,以归于雅正。”近人吴梅《霜厓曲跋》说:“观其《自序》,煞费苦心。然剧中篇幅过狭,套数失次,亦非尽美之作。”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今《水斗》、《断桥》二出,最流行歌场中,艳丽之中,鬼气逼人,别具一种风格,亦杰构之一也。”此剧是一部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著名悲剧。作品成功地描写了白娘子为了争取自由爱情而进行的反抗斗争,客观地反映了以法海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对异端思想的仇视和镇压,具有反封建的重大主题。剧本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悲壮的悲剧美感和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宿命论观点和妥协思想。
十三经注疏正字
八十一卷。题为清沈廷芳撰。廷芳字椒园,一字畹叔,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元年由监生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山东按察使。此书实为与廷芳同时的浦镗撰而由廷芳刊行的。镗(生卒年不详)字金堂,一字声子,号秋稼,嘉善廪贡生(参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证》)。此书或称《十三经注疏正误》,为校正十三经注疏而作,以监本、重修监本、陆氏闽本、毛氏汲古阁本参互考证,音义和释文以徐氏通志堂本为准。诸经正义,宋代曾在端拱、咸平、景德年间多次校正,但由于版本久湮,明以来公私刊版也有据宋本刊正的,而所刊往往不同。此书把诸经原文每条标出本句,再疏其讹误于下,并标明据何本而改。不能确定的字句,一并存疑,即便是据某人所言也并附于后。对文字本身的形声六体,推究尤为详细,清代校经之书莫详于此。但此书也有缺陷,中国古代文字,经久嬗变不能尽以许慎之说为依据;且经学流传多由口授,又限于门户,经典之间的差别很大。作者囿于所见,未见古来善本,又以时文之体读唐代义疏,往往疑所不当疑,而援引俗刻他书肆意窜改。
异部宗轮论语体释
演培法师印行所着《异部宗轮论语体释》;读其原稿,则亦正闻之事也。文体通俗,释义亦能有所发,凡预法味之流,允宜手此编以研寻。慨中国佛教,积谬成迷,大小空有,鲜得其实。如佛寿无量,佛身无边,一音说一切法,一念了一切事,此固声闻佛教──大众系之老僧常谈,而或者则誉为圆顿大乘之极说。又如道不可坏,道不可修,《起信论》本觉之说,亦学派之旧义;而或者囿于唯识之见,拨而外之。凡此非寻流探源,何足以正之?虽学派异义,不尽为通经法师所知,若无预乎佛法之宏扬。然苟得此意而求之,则知所关于佛法者至钜。识法源底,依正闻、生正信,以正信、正闻而策正行,则固“随法行人”应有之事也!
阿毗达摩摄义论
阿耨楼陀造,一卷,法舫译,南传巴利佛教中作品。大藏经补编,第07册。
起信论疏记会阅卷首
起信论疏记会阅卷首,一卷,清续法辑。
法藏碎金录
笔记著作。宋晁迥撰。晁迥(948—1034),字明远。世为澶州清丰(今属河北)人,自父佺始徙家彭门(今四川彭县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真宗时累官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以太子少保致仕。迥受学于王禹偁,以文章典赡擅名,而性耽禅悦,究心内典,有《道院集要》、《昭德新编》等。《法藏碎金录》始作于仁宗天圣五年(1027),融会禅理,如宗门语录。天圣十年,整齐字数,分为十卷。其有关文学者,为论古人诗句中含佛理者,其中又以白居易诗为多。如云:“白氏有诗句云:‘梦中说梦两重虚。’今略就改,别作上句云:‘影外影为三等妄,梦中梦是两重虚。’白氏又有诗云:‘紫绶朱绂青布衫,颜色不同而已矣。’予又拟之别作两句云:‘三台八座九品官,名目不同而已矣。’”多为论禅而非论诗。有《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