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大

- 姓名:周必大
- 别名:字子充,一字洪道
- 性别:男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 出生日期:1126年8月15日
- 逝世日期:1204年10月25日
- 民族族群: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号省斋居士,晚号平园老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授徽州司户参军。二十四年,差监行在太平和济局门。二十七年,中博学宏词科,充建康府府学教授。三十年,为太学录。三十二年,除监察御史。孝宗即位,除起居郎,兼权中书舍人,又权给事中。隆兴元年,以曾觌、龙大渊知门,不书黄,请祠去。乾道六年,除秘书少监,兼权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九年,除知建宁府,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淳熙元年,除右文殿修撰。二年,除侍讲,兼直学士院,擢兵部侍郎。三年,兼侍读,除吏部侍郎、翰林学士。五年,除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七年,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五月,除参知政事。九年九月,知枢密院事。十一年六月,除枢密使。十四年二月,拜右丞相。十六年正月,转特进、左丞相。光宗即位,特授少保,封益国公,五月,除观文殿大学士、判潭州。绍熙元年十月,除判隆兴府。二年,判潭州。四年,改判隆兴府。五年,除醴泉观使。庆元元年,转少傅致仕。嘉泰四年十月卒,年七十九,谥文忠。
必大博学,尝校正《文苑英华》及《六一居士集》。工文章,题跋考古证今,通彻明白。陆游《文忠集序》称其“落笔立论,倾动一座”;徐谊《平园续稿序》称其“连篇累牍,姿态横出,千汇万状,不主故常”;《履斋示儿编》卷八称其表启“字字破的,篇篇出奇”。四库馆臣称:“必大以文章受知孝宗,其制命温雅,文体昌博,为南渡后台阁之冠。考据亦极精审,岿然负一代重名。著作之富,自杨万里、陆游以外,未有能及之者。”(《文渊阁本四库全书·文忠集提要》)其诗喜次韵,喜用典,清吴之振谓其“诗格淡雅,由白傅而溯源浣花”(《宋诗钞·益公省斋稿钞序》)。亦能词,丁丙谓“笔意华贵,迥殊艳亵之体”(《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四)。平生著述十馀种,开禧间由其子周纶仿《六一集》体例汇刻成《周文忠公大全集》二百卷、附录五卷、年谱一卷,今尚存宋刊残卷及明祁氏淡生堂抄本、《四库全书》本、清道光咸丰间欧阳棨刻本等。《全宋词》第三册收其词十七首。《全宋诗》卷二三一九至二三三二收录其诗。《全宋文》卷五一○四至五二○五收录其文。事迹见楼钥《少傅观文殿大学士致仕益国公赠太师文忠周公神道碑》(《攻媿集》卷九四)、周纶《周益国文忠公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本传。
猜你喜欢的书
武经总要
中国宋代官方编修的军事著作。曾公亮、丁度等奉敕撰。北宋自澶渊之盟以来,武备日见废弛,在对夏战争中又屡遭失败。仁宗赵祯恐将帅“鲜古今之学”,遂于庆历三年(1043)十月,命曾公亮、丁度等同加编定,历时三年半成书。仁宗亲制序文冠于篇首,于庆历八年(1048)刊行。南宋绍定四年(1231)重刻,均不传。现有明弘治、正德间的复宋本及嘉靖本,清《四库全书》本以及明清抄本等多种。另有1934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1959年中华书局影印明刊本。该书“凡军旅之政,讨伐之事,经籍所载,史册所记,祖尚仁义,次以钤略,至若本朝戡乱边防御侮计谋方略,咸用概举”。该书共40卷。前集20卷,分制度15卷,边防5卷。前者重在论述选将料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古今阵法、水战火攻、武器装备等用兵作战的基本理论、制度和常识。后者介绍了边防各路州方位四至、地理沿革、山川河流、道路关隘、军事要点等。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修习功业妙诀。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原为《八素真经》之一,后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通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上清八素真经服日月皇华》1卷。为六朝上清经。述斋法十戒、玄都法难五戒、受法戒高上科及五种斋格。
喜讯
短篇小说。彭家煌作,载《文学》1934年2卷4号。写贫苦农民拔老爹盼望外出的儿子岛西出人头地、衣锦荣归,但最后得到的却是他被捕入狱的不祥消息,从侧面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祸国殃民的罪行。作品以反语命题,意在暗喻:在反动派统治之下,千万劳苦大众永远不可能盼到“喜讯”,只能得到“凶讯”,含意深切,发人深思。
曲目新编
戏曲目录。清支丰宜编。是就黄文旸《曲海总目》及焦循《剧考》的增补,列成一表,分为“国朝传奇”、“国朝杂剧”、“元人杂剧”、“明人传奇”、“明人杂剧”五栏,以便于查阅;并根据编者所知,作了一些增补。但把一些散曲集如《雍熙乐府》也列入,则不合黄氏原目的体例。卷末有梅花溪上老人的《题曲目新编后》一篇,由词曲的产生极言戏曲的意义,并仿时艺的风格及作法分类,将戏曲的风格亦分为相应的八类,又进而认为传奇、杂剧永不可废。此文短小但见解新颖。《曲目新编》版本现存道光二十三年朴存堂刻本及清末刻本等。清末刻本改书名为《曲目表》,内容稍有删订,近人陈乃乾编《曲苑》所收本与该本同。《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所收本系以朴存堂刻本作底本并据《曲苑》本校勘。
锦里耆旧传
四卷。一名《成都理乱记》。宋句延庆撰。句延庆,字昌裔,籍贯不详,曾任荣州应灵县令。《锦里耆旧传》记载王氏,孟氏占据蜀地之事。《宋史·艺文志》记此书共八卷;陈振孙《书录解题》记载:“开宝三年,秘书丞刘蔚知荣州,得此传,请延庆修之,”起咸通九年(868年),止乾德三年(965年)。”今存本只有四卷,起于僖宗中和五年 (885年),无咸通年间之事。该书体例近似编年,记述两蜀兴废之事颇为简略,但诏敕章表、书檄之文记载尤为详细,对研究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书中对后蜀君主多有溢美之辞,疑作者为蜀地人。此书有《读画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摩诃衍宝严经
晋代失译师名,即《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