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伯衡

- 姓名:苏伯衡
- 别名:字平仲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1329年
- 出生日期:1392年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苏伯衡(1329年~1392年),字平仲。金华(今属浙江)人。宋苏辙后裔,父友龙,为许谦门人,亦有名于时。伯衡警敏绝伦,博洽群籍,长于古文,元末贡于乡。明太祖开府于金陵,被聘至礼贤馆,用为国子学录,迁学正。明朝建立,被荐,召见,擢为翰林编修,随即以病辞官,留京校雠《元史》。次年,还乡。太祖洪武十年(1377),宋濂致仕,举以自代,征入京,复以疾辞,赐衣钞而还。洪武二十一年,聘主持京中会试,事竣复辞还,寻为处州教授。后因所上表笺忤旨,下狱死,二子恬、怡救父,并被刑。伯衡长于文,不以诗名,然诗亦颇可观。其诗以摅情言志、酬酢题赠之作为多,工于古体,如:“江雨殊未已,江风生早寒。今我悄不乐,喟然起长叹。决去苦不早,无营尚盘桓,徒贻父母忧,岁晏衣裳单。”(《江上连雨》)诗中曲折反映明初朝臣在明太祖暴戾统治下的忧惧和对自由乡居生活的向往。另外许多作品也表达了这种情志,如《东斋夕书》:“幽居得自怡,野性方惬素。高枕一酣眠,长廊独闲步。白云谁云长,青山忽已暮。皓月照前阶,凉风满高树。偶随孤鹤行,时见疏萤度。即此有馀欢,何况山中去。”在无可奈何之中可隐隐感到诗人的忧惧。伯衡诗风凄婉,诗味隽永,为越派中较有影响的诗人。有《苏平仲集》。《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猜你喜欢的书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20世纪前叶,中国和美国正处于一个交叉点上,这是一个古老但衰弱的古国和另一个年轻但强大的新兴国家的一次相遇。在本书中,跟随史迪威——一个古怪但却真实的英雄、美国最伟大的战区指挥官之一,我们见证了那次历史性的相遇,它代表了美国试图使中国跟自己更相似的努力。在 这种堂吉诃德式屡败屡试的努力之外,现代中国露出了它的脊梁。 本书为1972年普利策新闻奖(非虚构类)获奖作品。
匡谬正俗
训诂书。亦称《刊谬正俗》或《纠谬正俗》,唐·颜师古著。为纠正古书和俗语的谬误而作,其所匡正,包括字义、字音、字形诸方面,范围较广,考证也多精确。高宗永徽二年(651),颜氏子颜扬庭表上该书于朝,称“草稿才半,部帙未终”,是一部未完的书稿,于是编为8卷,前4卷共55条,都是讨论诸经训诂音释;后4卷计127条,论诸书字音字例及俗语相承的不同。一向被训诂家所推崇。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嗟呼! 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因其一节之长,遗其全体之短,习非胜是,好恶不公,有起而~者,辄谓伤忠厚焉。”
魂断斜阳·荒岛怪人
小说,民国冯玉奇著。1946年上海万象书屋出版,讲述了主人公鲁东生被人陷害,遭受非人的待遇,躲在荒山之中的离奇经历。幸而后来遇到一位青年,那位青年同情他的遭遇,还把他的女儿也带来见他,可是被歹人跟踪,最终鲁东生死去的悲惨遭遇。本书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虎啸龙吟
《虎啸龙吟》,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之一朱贞木所作武侠小说,江浙交界,浩渺太湖,汊港繁歧,崖峰秀拔。明朝忠臣烈士据湖依山,把三万顷水乡建成了反清复明基地,由「陆地神仙」游一瓢道人之三徒弟黄九龙统领。明末高僧百拙上人驻钖少林,炼千斤缅铁「达摩八剑」,分藏八处。小沙弥单天爵得其传授,练成「铁衫金罩神功」,顿生邪念,逃离佛门,投奔清将岳钟琪。战功赫赫,被委为芜湖驻军统领,收罗佛门败类「醉菩提」等人,剿敕太湖,并设法寻找王公征南时留下专克少林派武术的内家秘籍。
茅氏近思录集注
十四卷。清茅星来撰。茅星来字岂宿,乌程人。康熙间诸生。朱熹《近思录》,宋以来注释颇多,善本甚少,唯叶采《集解》至今盛行。余下注本,有的粗率肤浅,有的解所不必解,而稍费拟议者则避而不注,有的彼此错乱,字句讹舛。因之星苦思精研,拟注新解。取周、张、《二程全书》及宋元《近思录》刊本,参校同异。凡近刻舛错者,悉从朱子考正错简之例,各注本条之下。又会萃众说,参以己见,为之支分节解。对于名物、训诂尤详。
中级佛学教本
中级佛学教本,三十八课,方伦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