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饭牛

戚饭牛
  • 姓名:戚饭牛
  • 别名:名牧,乳名红儿
  • 性别:
  • 朝代:民国
  • 出生地:余姚(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877
  • 逝世日期:1938
  • 民族族群:

戚饭牛(1877—1938)晚清民国余姚(今属浙江)人,徙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名牧,乳名红儿,字荷卿,一作和卿,又字达材,以号行,别号蓑笠神仙、牧牛童、牛伯伯、天问阁主等,笔名牛翁、老牛、白头宫监等。王大炘连襟,包天笑同学。幼孤奉母居苏州桃花坞,娴吴语,有“神童”之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于临顿路开“活乐窠”画店。三十四年任上海《国魂报》主笔之一,加入丽则吟社、著涒吟社,师事杨葆光,能诗善对,尤喜诗钟,与契友杨锡章、奚囊等并称“《国魂》九才子”。曾加入南社。1914年与奚囊等创办销魂语社社刊《销魂语》,为百新公司编辑《色迷》。1916年任松江东吴四校高等班国文教员,以法书楹联参加南汇义赈。1919年为中华图书集成公司编辑《小说博览会》《花国百美图》。1922年创办半月刊《笑》,并任主任。曾任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1925年任上海东方艺术专门学校教授,后改任上海女子文学专门学校诗词教授兼函授部主任。五卅运动时期发起成立上海理教联合后援会,后被聘为上海各团体外交后援会名誉文牍主任、中国国宪协进会文书主任,参与筹备组织上海新闻社,任外埠编辑。其长篇小说《马永贞演义》被笑舞台改编为社会剧后轰动上海,并为明星影业公司改编为电影。1927年任南方高级中学国文教员,1928年再任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曾与苏州弹词名家魏钰卿义结金兰,互为师友,并为魏钰卿增写改编《珍珠塔》唱篇,别具特色。又与林步青、范少山为老友,擅唱小调歌曲,创作各种小调山歌、开篇弹词、小热昏时调、杂曲百多篇,被编刊为《时调歌曲》四集。酷嗜灯虎,擅猜谜、制谜,所作《饭牛廋词》被张玉森辑入《百二十家谜语》。曾加入上海灯谜团体萍社、大中虎社,任《文虎》半月刊特约撰述,有“文坛虎痴”之称。善画山水、花卉,工行、楷书,尤擅摹《云麾碑》。1930年任艺海金石书画社文牍、研究部教授,并被上海理教联合会聘为会刊《理路》主笔。1932年始于亚美等电台教授国学,并任上海市教育局主办的第一次说书竞赛会评判员。次年率先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新弹词《欢喜冤家》,由周凤文弹唱,被誉为三绝。又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弹词《啼笑因缘》,由沈俭安、薛筱卿弹唱,并灌制唱片。1938年为汪梅韵改作弹词《双金锭》脚本,自成一家。另作弹词《红绣鞋》及《热昏水浒传》《西厢记鼓词》《狗屎香新苏滩》等。为文喜作趣味小品,有《姑苏小志》《真吴语》等,亦为通俗小说名家。另著有长篇小说《绿萍》《山东女侠盗》《清代圣人陆稼书演义》和短篇小说集《江湖秘诀百种》,以及《诗人小传》《百名人小传》《饭牛翁小丛书》等。

戚饭牛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苦炼

苦炼

《苦炼》从酝酿到成书历时四十余年,尤瑟纳尔漫长的创作过程也堪称一部人生的炼金术。十六世纪初的欧洲,泽农出生于布鲁日首屈一指的富商家庭。他从未谋面的生父是来自佛罗伦萨的一位年轻教士,为了远大前程的召唤,断然割舍北方水城的短暂恋情。身为私生子,泽农是为教会长大的。然而二十岁时,他决定离家出走,到大千世界去探寻知识。他在三十多年里游历了大 半个世界,然后隐名埋姓回到布鲁日,在济贫院里为穷人看病。一桩与他几乎无关的僧侣风化事件令他的真实身份暴露,经世俗司法当局与教会的联席审判,泽农被判火刑。1569年2月,寒冬将尽的时候,泽农在临刑前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出生的城市里死去。

玉蟾记

玉蟾记

又名《十二缘玉蟾记》、《十二美女玉蟾缘》、《十二缘评话》。章回小说。署“通元子黄石著”,据孙楷第考证疑为清崔象川著。六卷五十三回。叙明嘉靖间大将军张经受严嵩奸党陷害,满门抄斩。其子张昆被家人救出,通元子赠其玉蟾十二枚。每遇艰险,即有美女相救,先后邂逅十二女,以玉蟾为信物分赠。后张昆扫平倭寇,铲除严嵩奸党,与十二美女成婚。蒋瑞藻《小说考证》引《花朝生笔记》云:“明徐有贞,要自一代名臣,然夺门之役,陷于谦于死,论者恨之。弹词《玉蟾蜍》设言于公后身为某公子,清才美貌,富甲一郡,有玉琢蟾蜍一十二枚,为传家之宝。后遇十二美人,皆愿与终白首,以蟾蜍分遗之,同日成婚。此十二美人者,即有贞与其党所转生也。语虽不经,殊快人意。”小说据弹词改编。有道光七年(1827)绿玉山房刊本。光绪元年(1875)重刊本,首列恬淡人叙、种柳主人序,次列《新编玉蟾记脚色品类气运》、《新编玉蟾记前因后果》,以及种兰居士、芸樵外史、莼香隐者等人题词。

藏春集

藏春集

元诗别集。6卷。刘秉忠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是阎复写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的序。序中说,为文“在公乃为余事”。据阎复序,是刘秉忠夫人窦氏及其过继之子请翰林待制王子纲来“求为叙引”的。卷1—3,是七律;卷4是七绝,卷5是乐府(词),清人辑本《藏春乐府》即本于此;卷6为附录,并署商挺编。前5卷为诗词,诗全系七言近体,这是诗家中比较少见的。《元史》本传说刘秉忠有文集10卷,此5卷(不计附录)当为半数,可能尚有文5卷已佚去。《四库全书总目》说:“所作大都平正通达,无噍杀之音。史称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虽推之稍过,然如小诗中‘鸣鸠唤住西山雨,桑叶如云麦始华’之类,亦未尝不时露风致也。”刘秉忠经历丰富,见识广博,所作诗歌视野开阔,场景多变。如《九日满坦山》、《江上寄别》、《寄友人》、《过居庸关》、《过天井关》都是可读之作。小诗《驼车行》云:“驼顶丁当响巨铃,万车轧轧一齐鸣。当年不离沙陀地,辗断金源鼓笛声。”刘秉忠随蒙古铁骑踏遍大江南北,这里却将征战杀伐化为一种情致。刘秉忠另有《刘文贞公全集》32卷传世,但是传本极少见。而《藏春集》的传世善本较多,现存有明刻本,并有十余种清抄本。

江苏省通志稿司法志

江苏省通志稿司法志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司法志。历来司法不入方志,近始有之。苏省司法,仿于汉晋,宋齐梁陈,赦宥恤刑,本纪皆详,自不宜略。由斯而后,迄于有明,或重原恕,或务刻深,胡蓝方黄,终于降李,大狱之类,亦须列入。谳案秋录颇重,其可原者,年有停勾,乾隆以后,取于实录,惜不能备。光绪诸案,重者录之。

大学本旨

大学本旨

一卷,宋黎立武著。其书采用所谓《大学》古本,认为曾子原著不分经传,《大学》所引曾子言为曾晳之语,而非曾参之说。

大圣欢喜双身大自在天毗那夜迦王归依念诵供养法

大圣欢喜双身大自在天毗那夜迦王归依念诵供养法

大圣欢喜双身大自在天毗那夜迦王归依念诵供养法,一卷,唐善无畏译,日本快道题记,尾题大圣欢喜自在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