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杰淼

常杰淼
  • 姓名:常杰淼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北平
  • 出生日期:1875
  • 逝世日期:1929年
  • 民族族群:

常杰淼(1875—1929年),男,民国时期著名评书大家、武术家,与许杰泉、张杰鑫合称“评书三杰”。自编《雍正剑侠图》风行一时,后由其弟子蒋轸庭整理口授,记录成文,连载于《新天津晚报》,后汇集出版单行本。与许杰泉、张杰鑫被誉为“评书三杰”


常杰淼(1875—1929年),男,祖籍为山东省,1875年出生于北平。他是民国时期最为知名的评书大家,同时也是一名武术家。师承天津名宿王致玖,与两位师兄弟张杰鑫、许杰泉被后人誉为“评书三杰”。


1875年,常杰淼出生在北京,祖籍山东。


1900年,“庚子事变”后,由京至津,经朋友许杰泉介绍,在天津拜王致玖为师,说评书于茶馆,名满津门。


1921年,自创《雍正剑侠图》一书,在营口演出时,一炮打响,后来返津后受到青睐,并成为红书目。


1924年,与师兄张杰鑫同在“三不管”四平台大棚中对台演出,以《雍正剑侠图》对《三侠剑》。


1928年,电台出现后,被约为第一批上电台说评书的传统艺人之一。同年十月份,应报社之约,在《新天津报》与《新天津晚报》开始连载《雍正剑侠图》,最后集印出版。出版后,曾风靡一时,几乎家喻户晓。


1929年,逝世于天津南马路葫芦罐,享年五十四岁。


常杰淼说书时语言简捷明快,动作刚健雄壮,词句基本固定,能最大程度地适合听众的口味。另外,他也能武书文说,引经据典,说的有滋有味;台风老练、大方。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雍正剑侠图》以文字的形式在《新天津报》与《新天津晚报》连载并结集成书出版。临终前将未完成的书稿传交弟子蒋轸庭续写与刊发。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已累计出书近四十册。收徒徐轸怀、赵轸铎、佟轸方、来轸义、蒋轸庭等。马轸华与兰轸琪系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蒋轸庭代师收徒的代拉师弟。1995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其口述本《雍正剑侠十三部》。

常杰淼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四时读书乐

四时读书乐

《四时读书乐》是四首歌咏读书情趣的旧诗,是很好的劝学诗。此诗被清代《四库全书》收录,民国初期曾被教育部部长叶楚伧编进国文教科书,为中学生所必读,可见其在旧时是很有影响的一首诗。

宋宰辅编年录[四库本]

宋宰辅编年录[四库本]

《宋宰辅编年录》20卷,南宋徐自明编撰。徐字诚甫,浙江永嘉(今温州)人。此书是一部专门记载宰相、执政〈宰相的副职〉任免情况的著作,在徐自明之前,宋人的这一类著作已出现了不下10种,但这些书大都是以年表的形式记录宰辅的任免,而对他们任职,去职的缘由及在位期间的政绩等等不作交代,徐氏有鉴于此,便重新编纂了这部《编年录》。此书上起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记载了两宋13朝250余年间宰相、执政大臣的任免情况。其体例是以年月为经,以人物事迹为纬,在每人之下,先列任免时间,注明此人自何地何职升为宰辅,或是免去宰辅后改任何职,下面再引录宰辅任免制词,最后详细记载此人的字号里贯,并大量引述各种史籍有关此人任免缘由的记载。此书材料来源,记载任免时间和职务,主要依据前人的几种记录宰辅任免情况的专著。而记述宰辅政治活动的部分,则取自各种史书、政书、笔记、诏令奏议集、行状碑铭等等,在每段引文后面都注明出处,总计引书约为50种,资料可靠,叙事详实,在南宋的私家撰述中算得上是一部内容严谨的著作。这部《编年录》对于研究宋代宰辅大臣的政治活动以及宋代党争最有价值。

宾退随笔

宾退随笔

凡三十八则,记有清一代朝野故实,如“孙尔准为年羹尧之子”、“世宗杀允禔”、“翁同龢荣禄交恶”、“太后下嫁”等等。此书为清代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

十七史百将传

十七史百将传

又名《张氏集注百将传》,简称《百将传》。古代军事家与将领传集。宋张预撰,翟安道注,其书采历代军事家与名将百人,始于西周姜太公,终于五代刘。各于正史及别史中搜集有关事迹,进行综合论述,特别注重其军事战例,凡与《孙子兵法》合者,皆一一表出,或别以《孙子兵法》题其后。其他生平,如地理诸方面考述也颇琐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说:“然其分配多未确当,立说亦未免近迂。仍为宋人之谈兵而已矣。”《郡斋读书附志》:《百将传》十卷,东光张预公立所进也。由太公而下,至于五代之刘词,凡史辞泛漫而不切于兵者,一删去之。或非兵略而可以资人之智虑者,间亦存焉。各以《孙子兵法》题其后,次以行事合之。

女三字经

女三字经

清代兴国朱浩文星源撰。光绪二十六年(1900)听雨堂刻本。专为教育妇女恪守封建道德品行而作的女子训教书。全书包括叙议意、女道章、妇道章、母道章、懿范章等五章。仿效宋代《三字经》体例,以三字句白话文形式,训教女子要三从四德,做贤妻、良母、孝女、节妇,告诫人们女子一生下来就要教诲她学礼法、守闺房、少出门,“七八岁,讲伦常,十岁后,做女工,刀剪缝,蚕织事,无不通”;“十四五,将做媳,门内事,件件精,露头面,人贱轻”;“十八九,出嫁时,一切事,父母命,莫差错,谨顺从”;对待丈夫要“视为天,一切事,听夫婿,义最重,职当全,夫怒责,忍吞声,不生育,劝纳妾,休嫉妒,丈夫死,女要守,死事小,失节大;”要妇女“事翁姑,首敬顺,不并立,言必从”。总之要女子“讲三从,说四德,能终身,为准则”。在懿范章中,还列举众多“女范”、“妇范”、“母范”,要妇女效仿。《女三字经》三字一句,对仗工整,押韵顺口,节奏明快,便于记诵,在民间流传很广。

尚书句解

尚书句解

十三卷。元朱祖义(生卒年不详)撰。祖义字子由,江西庐陵(今吉安县)人。仕履及事迹均不详。祖义于六经都有句解,均已亡佚。元代科举考试,《尚书》用古注疏与蔡沈《书集传》,蔡《传》简易,古注疏繁难,其后蔡《传》独立学官,而古注疏弃置不用。祖义此书专为启迪幼学而作,其说解以蔡《传》为宗,不复考证古注疏,训诂名物亦很少援据他书。此书随文注释,浅显易懂,便于初学。是元代较好的一种《尚书》通俗读本。现存《通志堂经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