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卡姆

奥卡姆
  • 姓名:奥卡姆
  • 别名:
  • 性别: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伦敦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奥卡姆(Ockham,William of),中世纪英国经院哲学家,唯名论者。生于伦敦附近。方济各会会士。就学于牛津大学,又在巴黎从邓斯·司各脱派研习哲学、神学。主张神学与哲学分离,神学属信仰领域,哲学属知识领域。坚持具体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一般”或“共相”不是独立的实体。强调知识来自感觉,感觉是外界事物作用于感官能力而引起的;认为“共相”只存在于人的理智中, 是给于许多个别事物之共同点的名称, 正如代数学中的“符号”那样,只不过是大家约定来表示某一意义而用的。将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哲学中的“节约原理”(axioma parsi-monia)运用于认识问题,提出“凡能以较少手段取得的, 就无需较多手段”,“如无必要,就不作复数的假设”。后被称为“奥卡姆剃刀”,因他借此把所有可被感官所直接感知者以外的抽象设想,都一剃而尽。政治上主张政教分离,教会只管宗教, 不得干预政治。1327年被教皇约翰二十二世(Joannes ⅩⅩⅡ,1316—1334在位)关进阿维尼翁监狱。次年越狱投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四世(Louis de Baviere,约1287—1347)。据传, 曾对皇帝说:“你用剑保护我,我用笔保护你。”并宣称皇帝有权废黜教皇,教皇应服从皇帝。又称教皇制是人为的,教会法也是人为的。对后世宗教改革运动有巨大影响。死于慕尼黑。主要著作有:《逻辑大全》、《论辩七篇》、《皇帝权力和教皇权力》等。

奥卡姆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魂断山崖

魂断山崖

本书是松本清张的四个中短篇推理,〈魂断山崖〉〈金池塘〉〈焰火挽歌〉〈凝视〉。卷款潜逃的年轻记者青塚以及来自温泉旅馆的女服务生阿菊携手到东京闯天下……他们的幸运很快降临了,尽管青塚主持的“新流”杂志连续赤字,却能迫使企业家市坂秀彦无限制的支持。然而,青塚的颟顸独裁、阿菊的粗鄙无知,这对奇妙的搭配却引起评论家冈本健夫的密切注意,尤其在一封对新流杂志封面提出疑问的信函出现之后。青塚与阿菊来自何处?他们与企业家市坂秀彦的暧昧关系,是如何发生的?这张由青塚提供的山景图封面,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吗?市坂是因此而受制于青塚?一连串的谜团、错综纷纭的人际关系,使好奇的冈本落入沉思……

台湾语典

台湾语典

连横著。4卷。有台湾银行丛书本。本书分卷解释台湾话中的单音词、复音词、人称用词和人事用词,多引《方言》、《说文》、《玉篇》等书之说,有精到之处。

达生编

达生编

产科著作。1卷。清·亟斋居士撰。刊于1715年。内容有原生、临产、真诀条辨等14篇及格言、方药等。作者主张临产时沉着镇静,掌握“睡、忍痛、慢临盆”六字诀,尽可能不服药或少服药,所论多为经验之谈。本书文字通俗,内容简要,切于实用,故复刻刊本颇多,流传较广。此书主要论述产科常见病,着重阐析难产的病因证治。认为坐草太早,或惊慌努力,稳婆手拙等是导致难产的主因。强调临产必须顺其自然,不得急迫勉强,并提出“一日睡、二曰忍痛、三曰慢临盆”的精辟见解。

金鹰斗飞龙

金鹰斗飞龙

民国作家郑证因所著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共三部,全书分为《金鹰斗飞龙》十回,《枫菱渡》十回,《江汉侠踪》十二章。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丁玲著。写于1946年11月至1948年。作品以华北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子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村土地改革运动中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了中国农村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及各个阶级不同的精神状态,艺术地再现了广大农民在党领导下已经踏上的光明前途。暖水屯开展了土改斗争,但群众仍未充分发动起来。恶霸地主钱文贵老谋深算,狡猾阴险,他过去曾积极地为国民党政权和日本侵略军效劳出力,现在又凭着他特有的阶级敏感,在共产党解放了暖水屯的时候,让儿子钱义去参军,成了一名“军属”,并把女儿嫁给村治保员张正典,与贫雇农联亲,还搞美人计逼迫侄女黑妮去找农会主任程仁。同时,他又伙同娼妇白娘娘、小学教员任国忠搞迷信,造谣言,散布变天言论,诬陷干部和积极分子,他还和儿子搞假分家,分散田产财物,自己名下只留少量土地,扬言他家不过是个中农,企图把水搅混,转移斗争目标。暖水屯的穷苦人都对钱文贵怀有深仇大恨,但又耽心钱文贵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因而不愿过早地显露声色。在这种情况下,斗争一度出现了曲折,不但部分村干部,就连土改工作组长文采,都认为钱文贵应该划成中农,而富裕中农顾涌却被错划为富农。土改斗争不能顺利进行下去。县委宣传部长章品来到暖水屯,他一方面依靠党的政策,一方面充分发动群众,和工作组、村干部一起检查了错误,总结了教训,统一了认识,终于把钱文贵押上了历史审判台,取得了土改斗争的胜利,贫苦人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并掀起了支援解放战争的高潮。这部小说是作者创作生活中最重要的收获,也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取得的突出成绩,曾荣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

前线

前线

现代长篇小说。洪灵菲著。上海晓山书店1928年5月初版,列入“我们社丛书”。小说的主人公霍之远,国共合作时期在国民党党部工作,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一方面为革命而奔忙,另一方面又置在农村的妻儿于不顾,终日徘徊于多角恋爱的纠葛之中。他的信条是:我们也不要牺牲爱情,亦不要牺牲革命。他把“消灭这罪恶满盈的资产阶级”和“肃清半封建制度下的大军阀”,看作是中国革命的两大目标,而要求人生观的绝对革命化,生活的绝对团体化,意识的绝对政治化,行动的绝对斗争化。最后,当敌人的血腥屠杀到来的时候,霍之远为了保护党的利益和同志的安全,销毁文件,挺身而出,英勇牺牲。全书贯穿了革命与恋爱的矛盾。它与《流亡》、《转变》组成《流亡》三部曲,是洪灵菲的代表作。1934年2月曾被国民党当局以“鼓吹阶级斗争”为由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