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濬

- 姓名:魏濬
- 别名:字禹卿,号苍水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明代福建松溪县人
- 出生日期:1553
- 逝世日期:1625
- 民族族群:
魏濬(1553-1625),字禹卿,号苍水,明代福建松溪县人,生于嘉庆三十二年(1553年),卒于天启五年(1625年)。从小敏慧,才智超人,四岁能作字对, 得到建宁府推官郭子章 赏识,把他和晋江县才子苏溶合称"闽中二溶"。万历三十 二年(1604)中进士,初任户部观政,后升河南清史司主事,奉命监督清理河南、山西两省粮仓,任内革除贪官污吏,用标准衡器收粮,深受群众拥戴。万历三十七年(1609)朝延赐"清廉宴"嘉奖,并提升他为山西省郎中。后调任广西省提学佥事,主持修造桂林学宫礼器,创办思恩州学。公余常深入山区抚慰瑶、壮等少数民族。不久升任江西按察副使南昌兵备兼管饶九道。当时朱氏皇室淮王在封地私设刑堂强夺民女,专横跋扈,与地方矛盾日益加剧。魏濬到任后,查明事实,先惩办凶犯二人,一王室宗亲,白天公然在南昌大街上抢夺金银,魏濬不顾情面,依法惩办。他还四次写信规劝淮王 [2] ,淮王为他的精诚所感动,终于悔悟改过。万历四十七年朝廷赐 "卓异宴",并提升他为山东布政司参议,同年他带兵驻防青州,整顿军伍,士气振奋确保地方安靖。天启二年(1622)调任湖广按察使,正遇湖南与贵州、四川边境的苗民与矿工发生冲突。魏濬派人疏导,晓谕大义,恩威并施,制止了一场暴乱。
天启五年魏濬他调任江西省左布政,不久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此时贵州与广西边境又告急,他冒暑巡视边境训练士卒,加强戒备,稳定边境局势。八月他出巡途中,在一座"苍水使者"庙中憩息,见神像面貌衣着酷像自己,知道是当地百姓为他立的生祠。后来,在病中仍感于心不安,对同僚说;"国恩未报,语不及私。"八月二十日病故于公署,终年七十三岁。
魏濬一生俭朴,乐于救助贫困,奖掖后生。他喜读书勤著述,诗文有盛名,立论精辟,涉猎广博。著有《易义古象通》八卷、《世略》十五卷、《武略》十八卷、《西事珥》八卷、《峤南琐记》二卷、《东粤事文摘》十卷、《纬谈》一卷、《太乙括元》十卷、《方言据》二卷、《黄颔膈》一卷、《峡云阁草》前后集四十卷共ll部120余卷。其中《易义古象通》,八卷,收录入清乾隆钦定《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易类》。总纂官纪昀给皇帝奏章中对这部书的评价是:"论述精辟,有独特见解,研析颇深,非抄袭雷同者能比。"
魏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斯居戴里小姐
中短篇小说集,所选的中短篇小说皆是霍夫曼的代表作。其中,中篇小说《斯居戴里小姐》以17 世纪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巴黎为背景,写了一个古怪艺术家的离奇故事,被一些评论家誉为德国文学中“第一部重要的侦探小说”,对后代此类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美丽的曼陀罗》写一个年轻大学生离奇的婚姻恋爱故事。《表兄的楼角窗口》是一篇对话体小说,写一位重病缠身、四肢瘫痪的作家垂暮之年的一段生活插曲。《金宝瓶》《小矮人扎克斯传奇》皆是艺术童话,前者以幽默风趣的笔调,写一个大学生如何摆脱令人压抑的小市民环境,逃到一个异想天开的奇妙王国中去;后者通过一个毫无真才实学,只会弄虚作假、招摇撞骗的人物的经历,抨击了社会时弊与封建宫廷的腐败,是霍夫曼最为珍视的杰作,也是德国浪漫派最重要的讽刺作品。
虔诚的回忆
《虔诚的回忆》是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世界迷宫”的第一部。作者从自己的出生开始讲起,以全景式的描写手法回溯了母亲家族的历史,把焦点放在从未谋面的两个舅公奥克塔夫和费尔南,以及因产褥热去世的母亲费尔南德身上。尤瑟纳尔使用大量口述材料、信件、照片、贵族家族年鉴和遗留物品来构筑母亲家族的全貌,尽可能地追根溯源,上溯到最久远的过去,以冷静客观的笔法让一个个先辈的形象跃然纸上。她不甘于描绘家族里的各色人物,而是试图借此阐明“永恒”这一主题,将世代相袭的家族浓缩为大千世界宏观时空里的一个象征,而她立于时空之外,冷眼观察,抒写人类的命运,揭示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
动物寓言集
1947年左右,科塔萨尔创作了短篇小说《被占的宅子》,由博尔赫斯推荐刊登在杂志《布宜诺斯艾利斯编年史》上。1951年,该小说与其他几篇作品结集出版,标题为《动物寓言集》。胡利奥·科塔萨尔(1914-1984),阿根廷作家,拉美“文学爆炸”主将之一,短篇小说大师。在这些早年的小说里,复杂性停留在病理学的层次上。作品所描写的是畸变,是脱离常规的特例。这些短篇中的奇幻轶事远离正常的生活环境,只会发生在百万分之一的人身上。小说中展现了各种离奇的野兽。《剧烈头痛》中的“芒库斯皮阿”仿佛是病痛本身的化身、《奸诈的女人》中黛莉娅对动物女巫般的支配力量令故事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动物寓言集》中影射人性的虎、以及《给巴黎一位小姐的信》中,令“我”最终崩溃的兔子……在这些故事中,既有真正的动物,也有像人的动物,仿佛一场荒诞离奇的梦境,其中动物执行着既定的使命,它们都是象征。
孔子家语[四库本]
十卷。魏王肃 (195—256)撰。王肃字子雍,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官至中领军散骑常侍。曾遍注群经,不分今古之文,对各家经义加以综合。长于贾逵、马融之学,唯不喜郑玄之说。故杂取秦汉诸书所载孔子遗文逸事,综合成篇;又取《论语》、《左传》、《国语》、《荀子》、《大戴礼》诸书中有关古代婚姻、丧祭、郊禘、庙祧等制度与郑玄不同处,借孔子之名,攻击郑学。卷六关于“五帝”之说,实杂采《礼记》、《左传》,而假为季康子问答,以驳郑玄“六天”说。卷七“郑问”关于“郊祀之礼”说,实杂采《礼记》等书假为定公、孔子问对之词以驳郑玄。自称得之于孔子二十二世孙猛,作为所撰《圣证论》的论据。与郑学对立,称为“王学”。带有辑佚性质,也保存了一些古书。如 《问王(玉)》可考见 《文论》遗文,《王言解》可校《大戴礼记》。《孔子家语》,《汉书·艺文志》著录 “二十七卷,周孔丘门人撰”。早佚。今本十卷,四十四篇,系王肃伪托之作。该书经先贤诸子反复考证,其出于肃手无疑。特其流传已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其书至明代,传本颇稀。故何孟春所注《家语》,自云未见王肃本。明代所传凡二本,闽徐火勃家本,中缺二十余页;海虞毛晋家本,稍有不同而首尾完整。今不知徐木存佚。《孔子家语》有《百子全书》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二十二子》本,《四部备要》本等。清孙志祖有 《家语疏证》。1990年和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明覆宋刊本影印。
正法眼藏
凡六卷。宋代大慧宗杲(1089~1163)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为古尊宿之机缘法语集,总计百余篇,并附撰者之短评。宗杲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因罪迁居衡阳,其间与诸方大德往来酬酢之法语,为侍者冲密慧然随手抄录,于绍兴十七年编录而成,寻即刊行。俗称大慧正法眼藏。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普善庵沙门慧悦及居士春门徐弘泽等,附圆澄及李日华之序,另加宗杲之答张子韶侍郎书,而加以重刻。
菩萨戒羯磨文
一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受戒羯磨第一,忏罪羯磨第二,得舍差别第三,由瑜伽论别行。




![孔子家语[四库本]](/d/file/books/f8917cdaf6feb9e204fc1b303903aa5a.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