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榦

- 姓名:黄榦
- 别名:字直卿,号勉斋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闽县(今福建福州)人
- 出生日期:1152
- 逝世日期:1221
- 民族族群:
黄榦(1152-1221),字直卿,号勉斋,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早年受业朱熹,熹称其志坚思苦,以女妻之。庆元元年,授迪功郎、监台州户部赡军酒库,随朱熹返闽,教授诸生。熹编《礼书》,独以《丧》、《祭》二编属榦。熹病危,出所著书授斡,谓吾道之托在此。嘉泰二年,调监嘉兴府崇德县石门酒库。开禧二年,为荆湖北路安抚司激赏酒库兼准备差遣。三年,知临川县。嘉定四年,移知剑浦。五年,改知临江军新淦县。六年,通判安丰军。七年,添差通判建康府,除权发遣汉阳军、提举义勇民兵。八年,奉祠,主管武夷山冲佑观。九年,除权发遣安庆府事,兼制置司参议官,所至多善政。十一年七月,除大理寺丞,论罢,奉祠归乡,弟子日盛,巴蜀、江、湖之士多从之学。十四年卒,年七十。其诗清新淡雅,如《过翠微》:“古寺残僧少,孤村碧树微。明朝山下路,愁绝望烟归。”文多质直,不事雕饰,虽笔力未为挺拔,而气体醇实,不失为儒者之言(《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一)。其《与辛稼轩书》言朝无可倚之人,野无可用之士,“语文章者多虚浮,谈道德者多拘滞”,可谓深中时弊,非朱学末流空谈性命者可比。所著有《书说》十卷、《六经讲义》三十卷、《礼语意原》一卷,均已佚。《宋史·艺文志》著录《黄榦文集》十卷,黄震跋称有衡阳十卷本、严溪赵氏二十四卷本、三山黄友进刊四十卷本,咸淳九年,复刊为《勉斋大全集》。今存元延韦占二年重修本《勉斋先生黄文肃公集》四十卷、附录一卷,又有《四库全书》本《勉斋集》四十卷及清康熙间刊本、钞本等。《全宋诗》卷二六七八录其诗一卷。《全宋文》卷六五二六至六五六二收其文三十七卷。事迹见《勉斋黄先生行实》(《勉斋集》附)、《宋史》卷四三○本传。宋郑元肃编有《勉斋先生黄文肃公年谱》。
黄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山海经译注
作者不详。共十八卷,其中十四卷是战国时作品,四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禹贡论
五卷。《后论》一卷,《山川地理图》二卷。宋程大昌撰。《禹贡论》,《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五卷,与 《宋史·艺文志》卷数相合,然今所见宋刻本及文渊、文溯、文津、文澜四阁库书均著录为二卷,《总目》沿袭《宋史·艺文志》,与库书卷数不合。宋淳熙辛丑 (1181)刻本于《山川地理图》后有彭椿年序,序称程书 “辨证经旨者,著之于 《论》,《论》凡五十有二;《论》尝指事说理,而当证以山川实地者,则为之图,《图》凡三十有一; 至其事不隶《虞》、《夏》,而源流本出此经者,则又为 《后论》八篇”。此程书之概貌。大昌喜谈地理,长于论辩,《禹贡论》于江水、河水、淮水、汉水、济水、弱水、黑水皆纠旧传之误,《后论》则专论河水、汴水之患。《山川地理图》系将前人旧说绘制成图,详加辨正,另制新图以纠旧说之误,原图三十一幅,亡三幅。此书论证有据,翔实博洽,于后世诠解《禹贡》、研求宋以前历史地理均有一定参考价值。此书版本有宋刻本,藏北京图书馆,有《通志堂经解》本,宋刻本近年由中华书局影印,辑入 《古逸丛书》三编中。
安广县乡土志
志书。光绪末年造送本,不著修纂时间、姓氏。记述简单,别为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民族、宗教、实业、地理、山、水、道路、物产、商务。
医述
综合性医书。16卷。清·程文囿辑。刊于1826年(道光6年)。程氏通儒业医,工于诗文。他以“医书浩繁,学者苦难遍阅,乃积数十年之心血,上自《灵枢》、《素问》,下至近代名家,综贯众说”本着“采其精华,遗其糟粕”的宗旨,汇编而成本书。因遵孔子“述而不作”之意,故题名为《医述》。卷1~2为“医学溯源”;卷3为“伤寒提钩”;卷4为“伤寒析疑”;卷5~12为“杂证汇参”;卷13为“女科原旨”;卷14为“幼科集要”;卷15为“痘疹精华”;卷16为“方药备考”。由于作者富有临证经验,又兼擅文理,并受清·乾嘉时期重于证据的学风影响,因此该书的特点是编次极为清晰,各卷、各门、各条的排列均条不紊。每条附记出处或作者姓名;选材较为严谨,重于临证,其引录旨在“切要”,其所辑有的仅数行、数语,甚或数字,重点突出,便于读者由博返约;资料丰富,介绍客观。所辑内容除历代三百多种医书外,还包括经史子集诸书中有关的医药材料。对每一个问题,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列有多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尊重作者原意,不加评述,全书比较系统地,客观地保存了中医学术的历史面貌。书名“医述”,实际上在一些学术问题上也反映了程氏的见解或思想倾向,对读者颇有启悟。建国后安徽人民出版社曾予点校内部发行,后安徽科技出版社再予校订出版。
广陵妖乱志
笔记。唐罗隐撰。一卷。隐有《甲乙集》已著录。是书记载高骈晚年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府中任用吕用之、张守一、诸葛殷、吴尧卿等人,尽是“役使鬼神,变化黄白”左道之辈。结党营私、恣意妄为,广建楼台殿庙、为骈立生人祠,玩神弄鬼极尽欺骗愚弄之能事。其横行不法,鱼肉乡民之人事,可补史缺。故事性强,间有诙谐、幽默和滑稽,近于演义小说。全书四千五百字。有《虞初志》、《合刻三志》、《唐人说荟》、《唐代丛书》本。另有《说郛》(宛委山堂本)、《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等本皆题唐郑廷诲撰。
蔗庵范禅师语录
清净范说,智璋等编。三十卷。收住资圣等六寺语录、示众、小参、垂问、勘辨问答机缘、拈古、颂古、一花五叶图像赞、佛菩萨赞、古今尊宿赞、愚庵老和尚赞、禅人请自赞、佛祖源流颂、佛事、杂著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六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