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

卢象升
  • 姓名:卢象升
  • 别名:字建斗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宜兴(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1600年4月16日
  • 逝世日期:1639年1月15日
  • 民族族群:

卢象升(1600年4月16日-1639年1月15日),字建斗。宜兴(今属江苏)人。少年时爱好读兵书,喜习骑射。熹宗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稍迁大名(今属河北)知府。恩宗崇祯二年(1629),后金军入关,兵逼京师(今北京),他募兵万人入卫。次年,进右参政,受命整治大名(今属河北)、广平(今河北永)、顺德(今北邢台)三府兵备,所部号称“天雄军”。崇祯六年(1633)始,参与镇压高迎祥、李自成等部农民起义军。时义军势猛,所向无敌,官军屡败。卢象升乃上言曰:“贼(对农民军蔑称)横而后调兵,‘贼’多而后增兵,是为后局。兵至而后议饷,兵集而后请饷,是为危形”(《明史·卢象升传》)。言词切中机宜。崇祯九年(1636),清兵入喜峰口,又领兵入卫,改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大举攻扰内地,卢象升主战,奉命督师,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总监中高起潜主张议和。事事掣肘,并断其军饷。畿南三郡父老闻之,请卢象升召集义师,众愿裹粮而从。卢象升泫然流滋而谓父老说:“感父老义,无徒累尔父老炎也”(《明史·卢象升传》)众号泣雷动,各携床头斗粟饷军,或贻枣一升。清兵南下,卢象升进军保定(今属河北),命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于庆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为杨嗣昌所忌,夺其尚书,以侍郎视事。卢象升不得已,提残卒引兵去。是年十二月(1639年1月)在巨鹿(今属河北)同清军激战时阵亡。后追赠兵部尚书,谥忠肃。有《卢忠肃公集》。

卢象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童蒙须知

童蒙须知

宋朱熹为儿童教育编写的教材和读物。内有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杂细事宜六节,详细规定了道德规范、行为细则、日常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礼节、读书写字的常规。如“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原所”;“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详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凡写文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总之,其基本内容是从小灌输和训练封建伦理道德,是其糟粕;但要求从小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端正学习态度等,应是可取之处。收入《东听雨堂刊书·儒先训要十四种》。

脚气概论

脚气概论

《脚气概论》是清代日本浅田惟常撰的一本内科类著作,为《皇汉医学丛书》之一。全书分三十五章,以历验实效专论脚气病证治。首列脚气总论,次述种类、证别、诊治、缓急、变化、摄养,末附妇人脚气之诊断。浅田氏认为脚气证候多端,可分九道论治。脚气既可由伤寒、疟痢、停饮、蛔虫、疥癣所致,亦可由大病产后所并发者。治宜审其本证,先治其急者,继后从容调理。本书还记载了脚气外治法,如针灸、渫洗、砭刺、外敷等,并载录治脚气验方八十三首。

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呪妙经,原题「上清三洞经箓碧霄洞华太乙吏欧阳雯受」,约出于唐代或北宋。《道藏缺经目录》着录「北帝神咒妙经十卷」,疑即此书。今本十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主要讲述存神诵咒,施用符箓神印以伏魔驱邪,消灾捍厄之术。全书分十品,内载各种咒诀符箓,名目繁多,皆用于伏魔消灾。各种咒诀符箓多为元始天尊、太上道君或北帝所说。

蜀道难

蜀道难

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41年10月上海百新书店初版。1944年成都百新书店蓉1版。是讲抗战时期,江东人纷纷入蜀避难。途中,青年职员冯子安与白玉贞小姐邂逅。冯对白一见倾心,百般殷勤。船抵重庆,冯子安准备与白小姐结婚时,白玉贞却已“ 神龙不见尾”……一场爱的梦幻,终成泡影。

般若心经说

般若心经说

般若心经说,一卷,明真可说,附略传,以上四种出紫柏尊者全集卷十一,题曰紫柏老人心经说。

百论

百论

二卷。提婆菩萨造,天亲菩萨释,鸠摩罗什译,三论之一。依提婆之梵本,原有二十三品,每一品有五偈(三十二字为一偈),合有百偈。故称百论。然译者略后十品,现本只存前十品。且依天亲之注解,罗什之翻译,句数稍为增减。现品之偈数无定矣。百论僧肇序曰:‘论凡二十品,品各五偈。后十品,其人以为无益此土,故阙不传。’百论嘉祥疏一曰:‘依提婆梵本,品皆五偈,无多少也。而有多少者三义:一注人释有广略,二翻论人复重增减,三方言不同。故多少者不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