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刘长卿
  • 姓名:刘长卿
  • 别名:字文房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宣州(今安徽宣城)人
  • 出生日期:725?
  • 逝世日期:789?
  • 民族族群:

刘长卿 (725?—789?),唐代诗人。字文房,行八,宣州(今安徽宣城)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其家久寓长安。少居嵩山读书,屡试不第,入国子监为诸生,曾任朋头。约于天宝后期登进士第。安史乱起,自洛阳避地江东。至德二载任长洲尉,三年曾摄海盐令。因事陷狱,上元元年贬南巴尉。二年自贬所归,漫游江南。约于广德元年至大历初,入朝任殿中侍御史(一说监察御史)。大历四年,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约于十年为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犯赃,贬睦州司马。十四年迁隋州刺史。建中三年,因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作乱去官,闲居扬州江阳县茱萸村。约卒于贞元六年。长卿交游甚广。与其过往之文人有李白、元结、张继、李嘉祐、朱放、严维、秦系、耿纬、皇甫冉、皇甫曾、皎然、灵一、灵澈、萧颖士、独孤及、梁肃等。其于肃、代时期诗名颇著,与钱起、郎士元、李嘉祐并称钱郎刘李。其诗各体皆工,尤善五律,自诩“五言长城”。高仲武评其诗“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中兴间气集》)。张戒称其“笔力豪赡,气格老成。……其得意处,子美之匹亚也。‘长城’之目,盖不徒然”(《岁寒堂诗话》)。胡应麟称其诗“自成中唐,与盛唐分道矣”(《诗薮》)。《唐诗归》、《删补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等选本均将刘长卿列于中唐第一人。长卿与秦系唱酬诗于贞元七年编成《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久佚。《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刘长卿集》一○卷。今存《刘随州文集》一一卷,凡诗一○卷、文一卷(另有《刘随州诗集》一○卷,附外集一卷,外集乃割裂本集中诗而成)。《全唐诗》卷一四七至一五一编其诗为五卷,《全唐诗逸》卷三补二句,《全唐诗补编·补全唐诗》补一首,《续拾》卷一九补一首,重录二首;《全唐文》卷三四七收其文一二篇。事迹散见《中兴间气集》卷下、《极玄集》卷下、《元和姓纂》卷五、《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校笺》卷二。

刘长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舌诊问答

舌诊问答

中医诊断学著作,近代何舒撰,成书于1947年。为《灵兰医书六种》之一。对舌诊内容以问答析疑,较为详细。

陈莘田外科方案

陈莘田外科方案

《陈莘田外科方案》为清代医家陈莘田临证病案,刊行年代不详。陈莘田为清道咸间吴县(今属江苏)人氏,世居长洲枫桥,通内外科,以疡科名医,名重一时。书中以病为纲,分为肺痈、胃脘痈、痰瘿、手腕流注、眉心疔等230门,计录病案658则,并载外科备用汤方36首(其中有3首重复,实为33首)。内容涉及疮疡痈疽、瘿瘤、流注流痰、乳房、皮肤、前阴等疡科疾病。每案先列病情,后载方药。

孙子遗说

孙子遗说

孙子遗说,宋人郑友贤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此书作者自设问答,摘录《孙子》书中若干论述,加以阐发诠释,自以为能补充十一家注《孙子》之遗漏,故称「孙子遗说」。

千里命稿

千里命稿

《千里命稿》,此书是民国时期上海的韦千里先生所著,是他主讲的命学培训班的讲义,成书时间在1935年。

饮水词

饮水词

清词别集。纳兰性德撰。康熙十六年(1677),与纳兰性德胸襟相似、志趣相投的爱妻卢氏的去世,给纳兰短暂的一生增添了悲剧色彩。此后悼亡之吟不绝。由“侧帽风前花满路”到“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见《五灯会元》;集名《饮水词》取此语义),反映了纳兰心情和词风的变化。《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风格清新婉丽,抒情真挚,描写生动自然,不事雕琢,惟情调过于感伤。纳兰性德,以南唐词风著称,论词尊李煜,曾云:“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之。”(《填词》)词作有《饮水词》,多写离别相思和个人闲愁。《长相思》由眼前景写思乡情,被王国维誉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人间词话》)。陈维崧也盛赞《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词评》)。理论的追随和实践的酷似,使他有清代李后主之称。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呜呼,自古南渡灭亡之速,未有如明之弘光者也!地大于宋端,亲近于晋元,统正于李,而其亡也忽焉!其时奸人或自称太子,或自称元妃,妖孽之祸,史所载如此类亦间有,而不遽亡者,无党祸以趣之亡也。党祸始于万历间,浙人沈一贯为相,擅权自恣,多置私人于要路;而一时贤者,如顾宪成、高攀龙、孙丕扬、邹元标、赵南星之属,气节自许,每与==相持。而高、顾讲学于东林,名流咸乐附之,此东林党祸所自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