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潢

- 姓名:钱潢
- 别名:字天来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代虞山(今江苏省常熟县城西) 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钱潢,字天来。清代虞山(今江苏省常熟县城西) 人。以医世其家。知非之岁, 忽犯伤寒, 将成不起, 续得痛痹, 几殒其躯, 得治复生。乃立志习医, 发誓“必治疗千人, 方为满意”。既而思之, 恐愿大难盈, 无如阐发先圣精微, 务使流通远播, 俾业医者, 临证可以辨疑, 处方得其精当。庶可以全天地之大德, 拯生民之危殆。遂发箧陈书, 奋志苦读, 昼夜揣摩,寒暑无间。精研《内经》《伤寒论》, 造诣甚深。先撰《素问注》廿篇, 惜已亡佚; 复撰《重编张仲量伤寒证治发明溯源集》(简称《伤寒溯源集》)十卷, 刊行于世。钱潢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研究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主张以法作《伤寒论》分类的纲领, 即对六经证中的每一经病变, 皆从正治法和变治法两方面探讨, 此对帮助学者知常达变, 抓住要领颇有裨益,同时也为《伤寒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钱潢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观音菩萨传奇
《观音菩萨传奇》明清小说之一,四十回。作者:不题撰人。据明朝朱鼎臣《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清末曼陀罗室主人《观音菩萨传奇》等书改编而成。 主要叙述观音身世、刻苦修行与济世救人的故事。描述了观音菩萨不凡的身世,历尽千般磨难的修行经历和大慈大悲与人为善,不辞辛劳地济物利生的动人故事。佛教文化给中国文学带来新的题材、意境和结构,不但刺激文学家们的想象力,促进了中国神魔小说的创作,而且佛和菩萨也成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人物。观音菩萨的慈悲和救苦救难的故事,在旧时代对生活在困苦中的百姓来说,无疑是精神寄托之处。缘此,促使观音从佛殿中的莲台上走下来,走上了戏台,走进了戏剧和文学之中,而被广泛传扬。
理学字义通释
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刘师培(1884—1919)的经学与训诂学力作,以小学(传统文字学)考据为根基,贯通宋明理学与清代朴学,旨在通过“理”与“学”的字义溯源,重构传统义理的思想体系。在《理学字义通释》中,他遵照先列字义、再排比旧说的规矩,以语义训释追本溯源,先后考察了理、性、情、志、意、欲、仁、惠、恕、命、心、思、德、义、恭、敬、才、道、静等 19 种理学概念范畴。通过析字解字的方式来阐发义理,从学术思想层面反思中国的学术根柢,试图寻得中西学问的会通突破。 然而,该书虽名为 “通释”,但对于理学范畴体系的覆盖性相对较弱。不过,它依然是研究刘师培学术思想以及中国近代理学、文字学发展的重要资料,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学术在近代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阿赖耶识论
废名著,《阿赖耶识论》共10章,于1942年冬至1945年秋作于黄梅,脱稿则在三十四年秋。本书是一本宗教哲学论著。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作者在本书里说"我选择阿赖耶识做题目,却是从我的友军儒家挑拨起来的。我欢喜赞叹于大乘佛教成立阿赖耶识的教义,觉得印度圣贤求真理的习惯与欧西学人一般是向外物出发,中国儒家则是向内,前者的方法是论理,后者的方法等于“诗言志”。究其极儒佛应是一致,所谓殊途而同归,欧西哲学无论唯心与唯物却始终是门外汉未能见真。”
普劝坐禅仪
全一卷。日本曹洞宗开祖永平道元撰。略称坐禅仪。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二册。本书普劝行者坐禅,并略示趺坐及调身法。全篇由七五六字所成,以坐禅为佛道之正门,非思量乃坐禅之要素。主张坐禅非为手段,乃是目的,无论大悟与否,或开悟后之修行,坐禅均极重要。此书实为日本曹洞宗之根柢所在。
释迦如来应化录
释迦如来应化录,六卷,明宝成编集。明初释宝成从《太子瑞应本起经》《修行本起经》《普曜经》《佛本行集经》《释迦谱》等近七十部佛传典籍中辑录出四百个故事,以右图左文的形式刊刻,用绘图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出家、修行、成道、说法传教直至涅槃的整个过程。
坏相金刚陀罗尼经
一卷,元沙啰巴译。此陀罗尼如金刚之坚利,能破坏一切烦恼魔障,故名坏相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