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茂元

马茂元
  • 姓名:马茂元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安徽省桐城县人
  • 出生日期:1918年10月13日
  • 逝世日期:1989年12月12日
  • 民族族群:

马茂元(1918年10月13日-1989年12月12日),文学史家,古典文艺理论家,教授。1918年10月13日生。安徽省桐城县人。祖父马其昶,是桐城派最后一位著名的古文家。在家庭教育和影响下,自幼爱好文学。早年就读于桐城中学。1938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曾在家乡一些中学执教,担任过安徽省中小学教材编审会编审。解放前,写过不少揭露黑暗现实、表现爱国思想的旧体诗文,如《山居杂忆》一百首等。其中部分散见于《国专月刊》、《学术世界》、《新学风》、《皖报》、《安徽日报》等报刊。解放后,在桐城师范、南京市立师范、上海同济中学、华东速成实验学校、上海师专、上海第一师院任教员、副教授、教研室主任。1958年后,一直在上海师范学院任教。这时期,他结合教学,从事文学史和古代作家作品的研究;1961年参加《中国历代文论选》的编写工作,又开始进行古代文学理论的探讨。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述甚丰,主要有:《古诗十九首探索》(1957年,作家出版社)、《楚辞选》(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及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与胡云翼共同负责编写;1963年,上海中华书局)等。此外,还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比较重要的有《从汉代关于屈原的争论到刘勰的〈辩骚〉》、《论古诗十九首》、《谈杜甫七言绝句的特色》、《论戏为六绝句》、《“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谈杜甫和唐代的七言律诗》、《略论杜诗的继承与批判问题》、《从严羽的〈沧浪诗话〉到高棣的〈唐诗品汇〉》、《略论明七子的文学思想和何李的论争》、《王世贞的〈艺苑卮言〉》、《〈姜斋诗话〉论情景》、《从桐城派的古文谈到姚鼐的〈登泰山记〉》等,散见于《光明日报》、《江海学刊》、《文艺报》、《新建设》等报刊。从1964年起,着手撰著《唐才子传笺证》、《李商隐评传》,钩稽排比,用力甚勤。

马茂元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

最后一站:奥斯维辛

在本书中,作者埃迪·德文德以第三人称“汉斯”的角度讲述了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骇人听闻的亲身经历。在那漫长的16个月,他们每天都面临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微薄的食物、少之又少的休息时间,死亡随时都有可能降临。然而即便在这形同地狱的残酷环境中,依然闪耀着动人的人性光辉:囚犯之间的相互扶持、夫妻之间永恒的爱恋、在重压之下为捍卫自由而做出的努力,以及向世人揭露纳粹罪恶的决心…… 这是唯一一部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创作完成的作品,正是这种“在风暴中心写作”的即时性,使这个故事显得与众不同。它没有经过任何润饰,也没有受到任何政治干预,以其公正、客观的纪录,为后世学者研究集中营大屠杀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阳秋剩笔

阳秋剩笔

不慧孤露失学,罕读楹书,先世手泽之余,都归灰烬。盖自庚子劫后,寄食江南,辗转舟车,未尝终岁卒读。然龙门所谓南探禹穴,北至涿鹿,不彗蓬踪,庶几过之。其间所见所闻,颇有可歌可泣者。迩者小隐秋山,低徊旧梦,兴至命笔,聊书百一,以志不忘已耳,非敢自托著作之林,从而文其固陋也。

医门补要

医门补要

综合类著作。清赵濂撰。三卷。濂另有《内外验方秘传》 已著录。是书在广集前贤治疗经验基础上,结合其数十年临床心得,于光绪九年 (1883) 撰成是书,以期有补医林,故名。上、中卷,论述内、外、妇、儿等诸科病证的诊治。下卷为见症实录,载治案一百九十六条。书末附“先哲察生死秘法”、“五运六气全图要诀”及“脉诀纂要”等三篇文章。全书卷帙不繁,但所述内容较为广泛。在诊断中,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注重患者年龄老少,体质强弱,以及气候异常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颇有可取之处。特别是强调书中所载之瘟病舌验、胃绝舌鉴、舌苔验以及论舌等内容,更有重要参考价值。在治疗上,主张采取内外兼治、针药并用的综合疗法,也颇有见地。全书文字浅显,言简意赅,切于实用,可称是临床各科心得之集,迄今在临床上仍有指导意义。有民国间中医书局据光绪九年原刊本影印本,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乾巽子

乾巽子

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三卷,今尚有三十三篇小说散见于《太平广记》里,内容涉及文人轶事以及鬼怪妖狐的奇闻异事,有简洁的琐记杂录,也有内容丰实的长篇故事。程毅中在《唐代小说史》中言:“《乾巽子》是一部兼有志人、志怪和杂记琐事的小说集,它有综合性。

苍筤词钞

苍筤词钞

孙鼎臣撰,词集

辟除贼害咒经

辟除贼害咒经

一卷,失译,如题可知,能除劫贼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