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蟾

刘海蟾
  • 姓名:刘海蟾
  • 别名:刘海
  • 性别:
  • 朝代:五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刘海蟾。全真派道教北五祖之一。中国民间信奉的准财神,也是九路财神之一。又名刘海,传说中的神仙。民间以夏历六月十日为刘海蟾生日。旧时汉族民间普遍信仰的神柢。也为道教信仰对象。旧时针业所崇拜的行业神祗。原为五代宋初道士,名刘玄英,号海蟾子。本名刘操,字宗成。燕山人(今北京宛平人)。一说名为刘哲,字铉英,后梁广陵(今河南息县)人。曾于辽朝及第进士,后事燕王刘守光为丞相。喜谈玄论道,好黄老之学。公元911年,刘守光僭称燕帝,其屡谏不听,遂弃官遁隐华山、终南山间。民间相传其曾得吕洞宾、钟离权传授秘法,故而成道仙,民间曾将其列入八仙之列,因而,又有“刘仙翁”、“刘海蟾仙”之称。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时,封刘海蟾为“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又加封其为帝君。道教中的全真派尊其为北五祖之一。其传说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其中以“刘海戏金蟾”最为著名。后世又演绎出“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俗语,将其视为钓钱散财之神。旧时年画常将刘海、天官、状元等绘在一起,作为祈福门神。明清以后,以其传说为题材的年画已广泛流传,并被编成戏曲上演。如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刘海砍樵》、《刘海戏蟾》等。民间多将其绘为一童子双手执穿有金钱之线,作戏金蟾状。有的则在其旁添加蜘蛛、金蟾等物。在我国汉族地区根据其戏金蟾的传说,将其以线穿钱孔附会为穿针引线。因此,将刘海蟾附会为针祖,作为行业神祗供奉。


关于刘海蟾说法不一。《茶香室三钞》卷十八说“刘海蟾为辽进士刘操,纯阳弟子也,南宗道家奉认为祖。”《集说诠真》:“刘海名操,字宗成,燕山人。以明经擢甲第。仕燕王刘守光为相。平昔好谈性命,钦崇黄老。有道者正阳子来谒,操邀坐堂上。正阳子索鸡卵十枚,金钱十文,以一钱间一卵高叠之。操叹异曰: ‘危哉!’正阳子曰:‘相公更危于此。’别去,操顿悟。见燕王僭妄称燕帝,谏之不听,遂托疾解印去。改名玄英,道号海蟾子,遍游访道。后遇吕纯阳授金液还丹之要,乃修真得成仙道。元顺帝至正六年封明悟弘道真君。”《通俗编》称刘海蟾事曰:“刘元英,号海蟾子,广陵人,仕燕王刘守光为相……今俗呼刘海,更言刘海戏蟾,舛谬之甚。”孟籁甫《丰暇笔谈》载:有一自称阿保的男子,自请佣于苏州贝宏文家,数显灵异。后数月“汲井得三足大蟾蜍,以彩绳数尺系之,负诸肩背,喜跃告人曰: ‘此物逃去,期年不能得,今得之矣。’于是乡里传述,以为刘海蟾在贝家,争往看之,至拥挤不得行。负蟾者举手谢至人,从庭中冉冉乘空而去。” 民间有刘海戏金蟾的故事。全真道奉海蟾为北五祖之一。参见《道教诸神》。

刘海蟾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繁荣与萧条

繁荣与萧条

本书是费雪1932年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上演讲后,对演讲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在费雪看来,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以及其他几次经济危机所产生的大萧条都是本书所讨论的九个因素产生作用的体现。本书除了分析这些因素,还根据美国的负债情况提出了造成萧条的根本原因;同时,作者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治本措施。

遵岩集

遵岩集

诗文别集。二十四卷。明王慎中撰。明隆庆五年(1571年)刊刻。《遵岩集》二十四卷,按文体分卷编次,诗七卷,文十七卷。计:五言古诗一卷,七言古诗一卷,五言律诗二卷,五言排律(附五言绝句十首)一卷,七言律诗一卷,七言绝句、古乐府(附词)一卷;记一卷,序三卷,志铭三卷,墓表一卷,传一卷,行状一卷,祭文二卷,杂著一卷,书四卷。王慎中早期的诗歌辞藻浮艳,罢职以后其诗又杂入道学家讲学之语,颓然自放,成就不高。但也有少数诗篇写得清新流畅。他的五言诗似乎比其他体裁的诗歌要好一些,朱彝尊在《明诗综》中称赞他的五言诗文理精密,嗣响颜谢。其诗受六朝的影响较深,有邃穆简远的特点。王慎中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方面。他的早期散文创作,受七子的影响,摹拟秦汉古文,后来仔细阅读了一些唐宋著名散文家的文集,转而肯定唐宋古文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并焚毁旧作,重新创作遂成为明中叶文坛上颇有影响的一位散文家。王慎中的散文演迤详瞻,卓然成家,重视构思立意,意定而后辞立就。结构严谨,铺叙详明,语言华美而又意味深长是王慎中散文的明显特色。《送程龙峰郡博致仕序》、《海上平寇记》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文章宛曲流畅,气势雄奇,句法富于变化,描绘生动,说理透彻,很能表现出他的散文特色。《遵岩集》有明隆庆五年(1571年)刻本,系慎中子同康和其婿庄国祯整理而成,较为精整。《四库全书》所著录的即是此本。另有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刻《遵岩先生文集》四十二卷本,清李光墺、李光型所编,闽中同人书社藏板。

华盖集续编

华盖集续编

鲁迅著。1927年5月出版,见《鲁迅全集》第三卷。该书收集作者1926年和1927年间的杂文三十三篇。在写作时间和内容上与《华盖集》紧密相联。其中绝大部分作品是揭露“现代评论派”和“正人君子”们的反动本质,控诉北洋军阀政府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行。《一点比喻》暴露陈源等人充当北洋军阀走狗的丑恶嘴脸。《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等文对陈源等人在“三·一八”惨案中诬蔑爱国学生并为反动政府辩护的谬论痛加驳斥。《我还不能“带住”》表示作者要不断撕去敌人一切伪装与“痛打落水狗”的彻底革命精神。在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怀着满腔悲愤,揭露敌人的“凶残”和流言家的“下劣”,沉痛悼念死难烈士,歌颂她们勇于为革命的牺牲精神。作者在离开北京到厦门后写的七篇文章,从青年分化事实中表示对进化论思想的怀疑,反映了他的思想在矛盾与斗争中前进的轨迹。

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西医汇通的综合性医著。三十卷。近人张锡纯撰。刊行于民国七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18—1934年)间,先后共七期七册。张锡纯,字寿甫。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卒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河北盐山人。近代著名医家。张氏幼时读经,喜天文数学,青年时遵父遗命专研医理,对《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有精深研讨,曾先后在奉天创办立达医院、在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中年以后自学西医,试图以西医之长补中医之不足,《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其学求思想之代表作。本书内容包括医方、药物、医论、医话、医案五部分,总计约八十万字。其中医方部分,主要介绍治疗阴虚劳热、阳虚、大气下陷、喘息、痰饮、肺病、吐衄、心痛、癫狂、痫风、小儿风证、内外中风、肢体痿废、膈食、呕吐、霍乱、泄泻、痢、燥结、消渴、癃闭、淋浊、伤寒、温病、瘟疫、瘟疹、疟疾、气血郁滞肢体疼痛、女科、眼科、咽喉、牙疳、疮科等等病证之方剂,计一百七十六首,一方一论,颇有实用价值;药物部分,则撰有石膏解、人参解等七十九种药物的临证应用心得,一药一论,亦颇有见地;医论部分,则刊载医学论文九十篇,所论病证治疗心得,匠心独具,颇具效验;医话部分,则收录临证随笔及问题解答计四十四则;医案部分,则包括虚劳喘嗽、气病、血病、脑充血、肠胃病、头部病、肢体疼痛、肿胀、黄疸、痢疾、大小便病,不寐、痫痉癫狂、伤寒、温病、疟疾、霍乱、妇女病等十八门一百三十七个病例,且病案记录较为完整,辨证准确,处方用药精当,法度严谨,颇有参考价值。

旅店及其他

旅店及其他

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列入徐志摩主编的“新文艺丛书”。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1月初版。收1928年底至1929年初所写短篇小说4篇。其中《旅店》描写旅店老板娘黑猫守寡4年,突然与一旅客发生关系并怀孕。后旅客暴病身死,她只好与驼背仆人结婚。《阿金》描写阿金想娶寡妇,但好管闲事的地保却坚决劝阻,结果阿金把聘金输了,寡妇被一商人娶走。《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描写7个不甘受官府束缚的猎人上山过野人生活,次年春节时被军队杀死。《元宵》描写作家雷士与女戏子秋君的暖昧关系。

乐邦遗稿

乐邦遗稿

佛教文献。南宋嘉泰四年(1204)宗晓编。二卷。据自序称,是《乐邦文类》的拾遗编,主要收录《乐邦文类》余而未编之“片文只义”及新辑的净土文稿。共收文献一百二十六篇。每篇前有编者加的标题,篇尾有编者的附语。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