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潜

- 姓名:沈德潜
- 别名:字确士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长洲(今苏州)人
- 出生日期:1673
- 逝世日期:1769年
- 民族族群:
沈德潜(1673~1769年)字确士、悫士,号归愚、归愚老人、归愚叟,江苏长洲(今苏州)人。23岁起就做教馆先生,参加科举考试十多次,不中,一直到乾隆四年(1739)方中进士,当时年已六十七岁。召对时,称为江南老名士。乾隆帝用自己写的诗命他唱和,沈德潜的和诗能中乾隆帝心意。乾隆曾说:“朕与德潜,可谓以诗始,以诗终矣。”后诏令值上书房,后历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乾隆帝曾晓谕诸臣说,沈德潜诚实谨慎,我同情他晚年才被人们发现其才能,所以才加以重用。乾隆十四年(1749)因年老多病退职还乡。他把自己的诗集《归愚集》呈上,乾隆帝还亲自写了序言,称赞他的诗和明代的高启和清初的王士祯不相上下。其后,沈德潜又把自己纂辑的《国朝诗别载》呈上,请乾隆帝作序。乾隆帝指出:该书把明降臣钱谦益的诗排列在最前。钱谦益是不忠不孝的名教罪人,他的诗不宜入选。乾隆帝还指摘了其它一些谬误,遂命内廷翰林重为校定。乾隆三十四年(1769)病死。清廷赠以太子太师称号,祀贤良祠,谥为文悫。
乾隆四十三年(1778),江苏东台举人徐述夔被指控为诗中有悖逆之词,遂酿成大狱,一时株连甚众。后经查明,徐述夔著的《一柱楼集》中,有沈德潜为徐述夔写的传,称赞他的品行文章是当世榜样。乾隆帝因此将沈德潜生前的官衔免去,并撤出贤良祠,削去谥号,把墓碑毁掉。沈德潜是当时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向吴江诗人叶燮学诗。他写的古体诗继承汉魏的风格,近体诗则宗法盛唐。他强调诗要讲求格调。他的主张和王士祯的强调神韵,赵执信的强调声调,袁枚的强调性灵,同为当时诗歌创作的四个主要流派。他在东南的诗坛中颇有名气,门生很多,较著名的有王鸣盛、王昶、钱大昕、曹仁虎、黄文莲、赵文哲、吴泰来,人称“吴中七子”。沈德潜的著作有《竹啸轩钞》、《归愚诗文钞》,并选辑了唐明清三朝诗《别载》和《古诗源》。其中,《古诗源》十四卷,收录了上古至隋代的古诗、歌谣七百余首。每篇都有注释和评语,是一部比较完善的古诗选集,为世人所推重。
猜你喜欢的书
老子变化经[敦煌本]
道教经典。S.2295。一卷。约成书于东汉末。首残尾全。抄于隋大业八年(612)。存九十五行。经文言老子在历代名称法相之变化,宣扬老子神异变化之说,类似东汉边韶《老子铭》。《正统道藏》未收。
吴三桂演义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四卷四十回。题“小配世次郎撰”。作者即黄小配。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911)。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宣统三年(1911)香港循环日报活字版本,藏英国图书馆;清宣统三年(1911)上海书局石印本,藏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华明书局石印本,藏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民国石印本,藏上海图书馆。1988年齐鲁书社排印本,1989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排印本。主要描写吴三桂由宁远总镇到投降满人,逼死永历帝,后又反抗清朝,妄自称帝,最后终至败亡的这段史实。其中穿插了吴三桂与爱妾陈圆圆的离合。作者对吴三桂不拘于“成王败寇”之说,比较真实、生动地刻画了这一复杂的历史人物。小说中的陈圆圆也是一个有个性、有节气、智慧果断的乱世佳人形象。作品行文简洁明快,颇得历史小说笔法。
打倒汉奸
1936年创作并演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1936年冬天。黑蛋母与二嫂坐在床上,手中拿着消闲的活儿,黑蛋妻坐在右侧椅子上。二嫂问黑蛋母为何不去看看保官?黑蛋母告诉她,因黑蛋不争气,无脸去看保官。二嫂夸黑蛋聪明能干,大学已快住满,比他保官十个也不换。黑蛋母不无埋怨地说:“他爹把我的地也快卖完,供得他念书,念了十年,如今毕了业,家也不回,事也不干,闲闲地住在省城会馆。”黑蛋妻见婆婆说黑蛋的缺处,羞惭地拂袖而去。二嫂建议让白蛋(黑蛋的弟弟)跟上保官去天津纺线挣钱。黑蛋母说,“白蛋痴眉瞪眼,哪里会给人家纺线。”此时,保官由黑蛋父陪同来到这里,村民四五人来找保官替儿子报名去天津纺线,黑蛋父要保官先写上白蛋。黑蛋母见村里几个年轻人去了半年,没挣回钱来,反对为白蛋报名。保官欺骗说:“那不能看眼前,明年你再看。”这时,小乱跑来告诉黑蛋母: 黑蛋妻上吊!众人跑去救命,保官扫兴地走了。二嫂扶黑蛋妻坐到床上,劝其勿寻短见。接着,黑蛋回来了!他告诉大家: 来拴在天津遭了一场大难,今天跟他一起回来了。黑蛋父埋怨黑蛋不会挣钱,夸赞保官穿绸穿缎,一年挣了几万,还做了什么委员。黑蛋说,保官当的是汉奸,挣的是昧心钱。片刻,来拴来到这里,当众揭发了保官的骗局。原来保官把村里人骗到天津不是纺线,而是替日本人做苦力、修机场,从中渔利。他不堪忍受逃回了家园。大家听后非常气愤。保官又到这里行骗,巧遇跑回来的来栓,急忙取出手枪。来拴上前夺枪,保官开枪击中小乱。众人将保官抱住,来拴趁势夺了手枪,黑蛋建议拉到外面给他一颗子弹。众人拥保官下,黑蛋从来拴手中抢过手枪,欲下,黑蛋母拉住儿子说:人命关天,保官爹难缠。黑蛋父夺开黑蛋母的手,黑蛋执枪下。外面传来枪声。
咸同将相琐闻
《咸同将相玫闻》收人《清代野史》第3辑中,凡20篇(重印时疏忽,目录漏录2篇),记咸丰、同治两朝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起义的清军将领(如曾国荃、苗沛霖)的史迹,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宗喀巴大师造,法尊译。佛教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自印度传入中国至少已有一千年的历史,印度佛教对中国藏传佛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由印度佛学而来的中观思想为中国的藏传佛学注入了思辨性,而对中国西藏佛学的中观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就是龙树的《中论》和月称论师的《入中论》,其中又以《入中论》的探究最为出色,中国佛教学者宗喀巴所著《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就是在此基础上对中观思想的诠释与重构,体现了中国佛教学者对印度中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体现了印度佛教中观思想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入中论善显密意疏》的作者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教者,大师在抉择见地上以中观应成派为正宗,以月称论师为依止,一生曾师从多位大德精勤无断地修学,其中观思想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是宗喀巴依照中观应成派的宗规,广为阐释深广二道之意涵的一本巨著。是宗喀巴中观思想成熟的标志之一。
三界图
三界图,一卷,佚名,编号二八四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