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名世

- 姓名:朱名世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朱名世(约公元1573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初前后在世。生平亦无考。江西临川人。明代小说家。
他根据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改编成通俗小说四卷。题曰“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有万历中仙源余成章刻本。文中详细列出四卷中的各段名称。著有《牛郎织女传》4卷,《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题“儒林太仪朱名世编”。还有《鲸背吟》。
明代临川朱氏是个小说世家,产生了朱星祚、朱开泰、朱名世等著名小说家。朱星祚,代表作是《罗汉传》。朱开泰,代表作是《达摩传》。朱名世,代表作是《牛郎织女传》。
明代朱名世的《新刻牛郎织女传》整合了历代文献中关于牛郎织女故事的资料,综合了许多相关故事情节,是目前发现的第一部完整地记叙牛郎织女故事的中篇小说。这本书在牛郎织女故事流变中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研究牛郎织女故事源流和演变的学者们几乎都没有这部小说进行分析和评价,可见这本书的价值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对这部小说的著录收藏、作者和出版以及内容和价值进行了考察,发现这本小说无论在文献还是在学术研究方面,都有一定价值,值得我们作一番考述。
朱名世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竹友集
宋代诗文别集。10卷。谢薖撰。本集所附绍兴二十二年(1152)苗昌言题跋称:作者与其兄谢逸“有文集合三十卷”。除去谢逸《溪堂集》20卷,则此集应为10卷。清人王士禛《居易录》称,他所见到的此书10卷中有诗7卷、杂文3卷,而《四库全书》辑入本,据提要说原只有诗4卷,实则仍录诗7卷、文3卷,末附苗昌言题跋。王士禛评谢薖的诗,认为在江西诗派中属清逸可喜,但与黄庭坚沈雄豪健之气则去之远矣。宋代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也说:“吕紫微(本中)评无逸诗似康乐,幼槃诗似玄晖。按康乐一字百炼乃出冶,玄晖尤丽密。无逸轻快有余而欠工致,幼槃差苦思,其合玄晖者亦少。”此书除《四库全书》本外,尚有《小万卷楼丛书》本、《续古逸丛书》本,但均题名为《谢幼槃文集》。其中《小万卷楼丛书》本除将苗昌言后跋移为前序外,集中内容及分卷则概同于《四库全书》辑入的《竹友集》。
全史日至源流
三十二卷。清许伯政撰。许伯政字惠棠,一字石云,巴陵 (今湖南岳阳)人。乾隆进士。著有 《易深》、《诗深》、《春秋深》等。是编主旨在于稽考经史传注中的至朔气闰是否符合实际天象并纠正记载中的误失。前三卷论述推步方法,实为许氏推算至朔的历术原则。后三十卷将上起轩皇下迄明代四千年的朔闰编为长历,可依历谱考校经史传注所载历日。实为三十三卷,总目作三十二卷。有《碧琳琅丛书》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黄箓五苦轮灯仪
黄箓五苦轮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宋元时。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本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超度亡魂。内称世人生前作恶积罪,死后堕入地狱,受五道轮回之苦。若能依科建斋,燃点三途五苦回耀神灯,供奉寻声救苦天尊、转轮圣王天尊等神灵,念诵真经,赞颂启告,即可祈求神灵超拔亡灵,解脱地狱轮回之苦。
班超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班超》孙毓修著。班超 (32—102)东汉名将、外交家。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固弟。本读诗书,后投笔从戎,随外戚窦固击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西域31年,为西域都护,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封定远侯。暮年回京,不久病死。
十三日备尝记
清曹晟撰。一卷,附《事略附记》一卷。道光二十二年(1842)五月英国军队进犯上海,曹晟适在城中,以所存十三天日记,于同年九月整理成此编。其事有得自目击,亦有得自传闻。揭露英军焚掠暴行。有光绪间上海申报馆刊本。收入1935年上海通社辑《上海掌故丛书》第一集时,据曹氏书存目,题为《夷患备尝记》。
礼记通论辑本
姚际恒的礼记通论,是他的九经通论之一。清初以来的各家书目、史志及地方志等,皆未见著录。独杭世骏续礼记集说加以著录,云「上中下三帖」,不注卷数。本书原本已亡佚,杭世骏续礼记集说曾引用三十馀万字。礼记通论此书曾引到诗经通论。诗经通论作於康熙四十四年(一七○五),可见本书成书年代更晚於诗经通论。杭氏续礼记集说云:「(姚氏)著九经通论,中有礼记通论,分上、中、下三帖。」(卷首,姓氏,页一○)这种编排方式,与传统按礼记四十九篇之顺序排列者不同。柳诒徵劬堂读书录云:「姚氏自以其意评判戴记各篇之高下,而分为上、中、下三等。据杭书所集姚氏之说,有所谓列上帖、列中帖、列下帖者。」(文澜学报第一卷一期)可知,姚氏通论分上、中、下帖是一种品评的等级。等级之高下,以是否能得儒学之真义为标准。有关大学、中庸部分,姚氏以二书皆禅学,应黜回礼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