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铄

卫铄
  • 姓名:卫铄
  • 别名:卫夫人
  • 性别:
  • 朝代:晋代
  • 出生地:272年
  • 出生日期:349年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卫铄(272年—349年)晋代著名书法家,女,字茂猗。李矩的妻子,东晋时期著名女书法家,后世称之为“卫夫人”。河南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家学渊源,是她成为杰出书法家的基础。曾祖卫觊、祖父卫瓘、叔父卫恒都是当时享有盛名的书法家。她自幼喜爱书法,私下潜心习摹,师承曹魏时期大书法家钟繇。汉代的楷书到钟繇手中已臻完善,卫铄则更得其妙,钟繇称她的书法:“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语见张怀瑾《书断》)。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经跟她学习书法,受卫夫人的启发,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大有增进,两人的交流成为书法史上的美谈。卫铄曾细心观察过自然界各种有趣的现象,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充实书法创作的内容。她著《笔阵图》一卷问世,总结前代书法家的经验,归纳汉字的七种笔法,提出书写要“多力丰筋”的理论。还总结出“若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的可贵经验,仍为今天书法爱好者所遵循。永和五年卒,时年七十八,葬于浙江嵊州。

卫铄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内科摘要

内科摘要

内科著作。明薛己 撰。二卷。己字新甫,号立斋,江苏吴县人。父薛铠,精医理,尤以儿科见长。立斋医学造诣较深,初以疡医知名,后又以内科著称,并兼通妇、儿、五官各科。正德间选为御医,嘉靖间晋升院使。撰有 《外科发挥》、《疠疡机要》、《女科撮要》、《口齿类要》、《痘疹撮要》、《本草约言》等。本书成于嘉靖八年(1529),记述薛氏内科验案二百零九例,分上、下卷。其中除记有元气亏损内伤外感,饮食劳倦亏损,元气、命门火衰不能生土等病案外,主要还记载脾胃亏损、脾肾亏损、肝肾亏损、脾肺亏损、肝脾肾亏损等病案。可见薛氏对脾、胃、肾和命门虚损证的辨治颇为重视。他尊崇李杲脾胃学说,对肾命之认识遥承王冰、钱乙之学,临床上多用补中益气汤等方剂温补脾胃,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用八味丸温补命火。书中有不少病案是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合用,或朝服补中益气汤,夕服六味地黄丸,或补中益气汤加益肾之药,或金匮肾气丸加益气补脾之药等。薛氏在学术上以温补见长,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有《薛氏医案》本。

金丹大要

金丹大要

道教论著。全称《上阳子金丹大要》。陈致虚撰。原书10卷,收入《正统道藏》,分为16卷,且将原书第8卷抽出单为一书,题名《金丹大要图》。该书综合全真道北派列祖的心法,论金丹大还最上乘之道。认为金丹由神与气、精调和而成,迎送动止皆主于意。能息意静念,见性明心,穷理尽性,则丹成道就。收入《道藏》第七三六至七三八册。

江月松风集

江月松风集

元诗别集。12卷。钱惟善撰。《四库全集》曾据山东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江月松风集》明人未见著录。明人论钱惟善诗,主要依据赖良《大雅集》中选入的数首,钱惟善本人手录《江月松风集》原藏于练川陆氏,后归嘉兴曹溶,清康熙年间,金侃自曹溶家抄录1部,顾嗣立据金侃抄本选入《元诗选》初集。此即《四库全书》本。卷首有后至元四年(1338)陈旅序,后至元五年夏溥序。本集12卷,未按诗体编次。所收诗篇仅限作于元代,元未明初的诗未收入。清光绪年间刊印本集,在卷末又附录有《江月松风集补遗》及《江月松风集附文》。他的七律,如《述怀》、《怀陈子敬王子仁》,苍凉沉郁,工力颇深。他的绝句,如《张园杂赋二首》、《西湖竹枝词》清婉温雅,耐人寻味。钱惟善主要从身边事物中寻找诗材,很少涉及社会重大事件。他是杭州人,集中有不少描写杭州及西湖风光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再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

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

古代作家研究著作。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10月出版。全书由3部分组成:一、关于李白,二、关于杜甫,三、李白杜甫年表。关于李白部分探讨了李白的出生地问题,李白的家室,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两次大失败——即待诏翰林与赐金还山、安禄山叛变与永王李璘东巡——过程中李白的活动,介绍李白在流放夜郎前后的情况,分析了李白对道教的迷信及其觉醒经过,并就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方面的交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杜甫部分则重在探讨杜甫的思想意识。依次分析了杜甫的阶级意识、门阀观念、功名欲望、地主生活、宗教信仰及嗜酒问题,并分别阐述了杜甫与严武、岑参、苏涣的关系。本书作者认为,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诗人,杜甫是站在地主阶级、统治阶级的立场而为地主阶级、统治阶级服务的;杜甫较之李白具有更加固执的门阀观念;杜甫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杜甫对道教和佛教的信仰很深,尤其在佛教方面也是禅宗的忠实信徒,直至辞世;杜甫嗜酒终身,不亚于李白。该书提出了一些在学术上值得重视的观点。但由于作者受60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机械地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评价古人,加上个人的主观爱好,使得该书带有明显的扬李抑杜的倾向,对某些杜诗作了不恰当的解释。自1976年10月以来,曾受到学术界的批评。

中国通史(第九册)

中国通史(第九册)

范文澜1941年原著《中国通史简编》,后受毛主席委托准备将其扩充为《中国通史》,全书未成即逝世,后续工作由蔡美彪完成。1995年,《中国通史》出版,全书原本共十册,其中前四册为范文澜著,后六册为蔡美彪补充定稿,全书从远古先先秦一直叙述到近代清中期嘉庆年间。一九九五年人民出版社十册版《中国通史》出版。第九册是中国通史第五编明清封建制时期的第二册。由本编第三、四章组成。第三章综合叙述清朝的建国、农民战争与明朝的灭亡。第四章叙述清朝统治的巩固与疆域的奠立,即清圣祖至世宗时期的政治概况。

般若心经易解

般若心经易解

般若心经易解,一卷,附往生呪,清谢承谟注释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