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蓘

李蓘
  • 姓名:李蓘
  • 别名:字于田,号黄谷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内乡(今属河南)人
  • 出生日期:1531年
  • 逝世日期:1609年
  • 民族族群:

李蓘[gǔn](1531年-1609年),明代诗文作家。字于田,号黄谷。内乡(今属河南)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选庶吉士,除检讨,改南礼部郎中,出为贵州提学副使,罢归。归里之后,纵情声伎。有一次,女优登场,他杂伶人中持板按拍,主人知而延之上坐。及去,借主人枥上马,挟女优连骑而去。可见其狂放不羁的性格。他学识渊博,中州人比之为杨慎。著有诗文集《太史集》6卷、笔记《黄谷琐谈》,还编纂有《宋艺圃集》、《元艺圃集》。其诗大抵皆安雅有法,但缺少深警之思。他的一些绝句,还有些情韵,如《望啸台》:“飘零湖海笑浮萍,一宿云房尚未能。春水泠泠秋树冷,斜阳影里吊孙登。”他的《嘉靖宫词》尚有一定史料价值。他编纂的《宋艺圃集》、《元艺圃集》,尽管错漏不少,但在当时言必称汉魏盛唐的情况下,尚有开阔人们眼界的作用。王士禛在《香祖笔记》里认为他编《宋艺圃集》,“时在隆庆初元,海内尊尚李王之派,讳言宋诗,而于田独阐幽抉异,撰为此书,其学识有过人者”。

李蓘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繁荣与萧条

繁荣与萧条

本书是费雪1932年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上演讲后,对演讲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在费雪看来,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以及其他几次经济危机所产生的大萧条都是本书所讨论的九个因素产生作用的体现。本书除了分析这些因素,还根据美国的负债情况提出了造成萧条的根本原因;同时,作者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治本措施。

文心雕龙义证

文心雕龙义证

《文心雕龙义证(全3册)》编写的总原则是“无徵不信”。笔者希望能比较实事求是地按照《文心雕龙》原书的本来面目,发现其中有哪些理论是古今中外很少触及的东西;例如刘勰的风格学,就是具有民族特点的文艺理论,对于促进文学创作的百花齐放,克服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会起一定的作用。这样来研究《文心雕龙》,可以帮助建立民族化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体系,以指导今日的写作和文学创作,并作为当代文学评论的借鉴。

白话旧唐书

白话旧唐书

《旧唐书》纪传体断代史书名。“二十四史”之一。后晋刘昫监修,张昭远、贾韦等撰。原名《唐书》,后人为与欧阳修《新唐书》相区别成而改今名。开运二年(945)成书。二百卷。分本纪二十卷、传一百五十卷、志三十卷。此为《旧唐书》白话文。

玉泉其白富禅师语录

玉泉其白富禅师语录

清德富说,园顶等编。共三卷。卷首收像、赞、序;卷上收上堂;卷中收上堂、法语、机缘、像赞;卷下收拈古、偈、普说、分灯、颂古、行实、书问、杂著、佛事、塔铭;卷末附融彻顶禅师语录一卷(清园顶说、明盛、明聪等编、彻生序)。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

四品学法经

四品学法经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又称四品学法、四品觉法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叙说受持戒学之上、中、下、外等四品学法之义。(一)戒行备具,多知经法且能化度他人,称为真学,即上品。(二)纯行五戒,称为承法,即中品。(三)仅持守五戒中之前四戒,则称为依福学,即下品。(四)受持身所护法、供养法、同学法等,称为散持,即外品。

出家缘经

出家缘经

全一卷。东汉安世高译。又作出家因缘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旨在说明毁犯五戒之罪报,即:(一)杀生,若犯此罪,则有恒常痛苦、怨怨不息、思虑多恶、见者怖惧等十恶报。(二)偷盗,若犯此罪,则有恒为众疑、亲友恶逆等十恶报。(三)邪淫,若犯此罪,则有室家不和、危败躯身等十恶报。(四)妄语,若犯此罪,则有为人轻毁不起恭肃、虽言有实人不奉用等十恶报。(五)饮酒,若犯此罪,则有散尽财贿、恶名遐迩等三十五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