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蓘

- 姓名:李蓘
- 别名:字于田,号黄谷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内乡(今属河南)人
- 出生日期:1531年
- 逝世日期:1609年
- 民族族群:
李蓘[gǔn](1531年-1609年),明代诗文作家。字于田,号黄谷。内乡(今属河南)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选庶吉士,除检讨,改南礼部郎中,出为贵州提学副使,罢归。归里之后,纵情声伎。有一次,女优登场,他杂伶人中持板按拍,主人知而延之上坐。及去,借主人枥上马,挟女优连骑而去。可见其狂放不羁的性格。他学识渊博,中州人比之为杨慎。著有诗文集《太史集》6卷、笔记《黄谷琐谈》,还编纂有《宋艺圃集》、《元艺圃集》。其诗大抵皆安雅有法,但缺少深警之思。他的一些绝句,还有些情韵,如《望啸台》:“飘零湖海笑浮萍,一宿云房尚未能。春水泠泠秋树冷,斜阳影里吊孙登。”他的《嘉靖宫词》尚有一定史料价值。他编纂的《宋艺圃集》、《元艺圃集》,尽管错漏不少,但在当时言必称汉魏盛唐的情况下,尚有开阔人们眼界的作用。王士禛在《香祖笔记》里认为他编《宋艺圃集》,“时在隆庆初元,海内尊尚李王之派,讳言宋诗,而于田独阐幽抉异,撰为此书,其学识有过人者”。
猜你喜欢的书
X的悲剧
X的悲剧是推理小说史上最完美的作品之一,本书是奎因的巅峰之作,是很难超越的作品,它作为悲剧系列的开篇作,意义更为深远,它被一些欧美读者亲切地称为“完美的典型”。故事发生在一辆拥挤的电车上。一个男人在车上被杀,所有人都看到男人死去的经过,却没人发现凶手。很多人都有理由憎恨死者,包括死者的合伙人,然而,萨姆巡官得到的线索都指向了死胡同。受邀参与调查的哲瑞·雷恩,一名专以饰演莎士比亚剧作的老演员,宣称知道凶手是谁,却拒绝在没得到确切的证据前指认凶手的身份。一案未解,一案又起:电车上的售票员在回家的渡轮上遇害了!
谈美
朱光潜著。写于1932年。同年11月作为作者《给青年的十二封信》(1929年开明书店出版)后的“第十三封信”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作者自称该书是《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朱自清作序说:“它自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有些处是那部大书所不详的,有些是那里面没有的。”作者谓本书意图是从人对现实的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谈起,讨论美感经验中诸问题及美感与联想、文艺与道德、美与丑和艺术的起源、创造、艺术美等问题,以达到“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心美化”的目的。与《文艺心理学》所不同的是,本书采用书信体的方式,文笔浅近,情文并茂。其最后一章谈到“人生艺术化”问题更具特色。收入198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
居官水镜
天地間合成一個情字乾坤不毀情相續也凡在有知、情自聯屬、□於父子、兄弟、族屬親隣為尤切偶因忿爭。意氣乖隔。倘猶有真情一點不絕如綫為上者委曲處分。善言勸解。使復全恩義以去是我與彼接續一番。無父子而有父子。無兄弟而有兄弟無族屬親隣而有族屬親隣。此之恩與天地生成等若直操一切决斷之。全無調停意縱。處斷果當。然彼此恩情終身異世、不復接續矣。故每事須以解紛為主對兄勸友。對弟勸恭。對親隣勸和睦。不惟息一時之訟且陰消數世禍云。
紫玉钗
高阳著。本书收作者的"紫玉钗", "章台柳", "藕丝心莲"和"桃花扇"四篇中短篇小说。四个感人至深又恼人至极的爱情故事,四对人人歆羡的才子佳人:霍小玉与李益;李香君与侯方域;柳青青与韩翃;王一姐与郑板桥。可奈何佳人情深,才子薄幸。欢聚时,愿作鸳鸯不羡仙;离别后,郎心如铁,而美人枯等,只守着一支钗、一把扇,空留念想。小说改编自唐人传奇《霍小玉传》《章台柳传》以及明清传奇《桃花扇》。比起前人旧作,此书情节更丰富,人物更饱满。
台湾海防档
本书(二册二○三面一二一、八○○字)系就「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海防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选辑而成;不分卷,按年编次。所谓「海防档」,即为清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暨外务部誊清之「海防」档案。本书所录,凡与台湾直接或间接有关者共九十九案。其内容,包括船政、电线、铁路三类:(一)船政一类,较为广泛。学其要者,有涉及闽、台买受租雇洋船章程,有派官轮赴台渡送官兵、文报及顺搭客货之案,并有福州船厂养船经卖与台防经费之关涉事件等项。(二)电线,约可分为三段落:一为因同治十三年台防事起,筹设福厦电线及与丹商北大电报公司闲之交涉诸事;二为分省之初,刘铭传购办安设台北(基隆、沪尾)、安平陆线及安平、澎湖、厦门海线各案;三为日据以后,关于让售闽、台海线外事件。(三)铁路,主要自属建省时期刘铭传筹建基隆台南铁路、兴办商务之件;其次,则为光绪十六年以后修建芦汉铁路台湾摊筹经费一案。书末,编附有「大事年表」。
吹万禅师语录
凡二十卷。明代僧吹万广真撰,三山灯来重编。崇祯十六年(1643)刊行。系吹万说法之广录,内容包括卷一至卷二之衡州东禅院、忠州聚云寺等处五会之语录,卷三之普说、小参,卷四之示众、茶话,卷五之法语、入堂、入室、勘辨、问答,卷六至卷七之颂古,卷八至卷九之偈,卷十之佛事、像赞、书问,卷十一至卷十三之诗、歌,卷十四之赋、记、引,卷十五之序、文,卷十六之传、篇,卷十七至卷十八之说,卷十九之缘起,卷二十之杂着等,卷末附录田华国撰之吹万禅师塔铭、至善撰之行状、高仰之所撰重刻全录疏等。吹万一生致力于弘扬佛法,令当时衰弊之禅风为之一振。崇祯十五年,刊行灯来较早期所编之吹万真禅师语录三卷,全称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其后,于重编广录时,大幅度收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