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

- 姓名:穆修
- 别名:字伯长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郓州(今山东东平)人,
- 出生日期:公元979
- 逝世日期:公元1032
- 民族族群:
穆修(公元979~公元1032),宋文学家。字伯长,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徙居蔡州(今河南汝南)。幼年好学,不事章句,从陈抟学《易》。大中祥符间,真宗东封泰山,诏举齐鲁经学之士,穆修预其选,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为通判诬陷,贬池州。遇赦,补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性刚介寡合,好指斥时病,诋诮权贵,由是穷困潦倒。明道元年卒,年五十四。是时杨亿、刘筠倡导西崑诗体,天下学者靡然从之,穆修独以古文称,力主恢复韩、柳古文传统,尝刻韩、柳文集,鬻于东京大相国寺。后世称宋代文风之变,始于穆修,后经尹洙、欧阳修等倡导,得以炳然复古。穆修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矫西崑体骈俪之弊,以古朴拙直为上,不事文彩,故后世亦有“拗拙亦与(柳)开类,诗尤不工”之讥(《池北偶谈》卷一七)。其《亳州魏武帝帐庙记》称赞曹操“伐谋制胜,料敌应变”的才能,卓有见识。《送李秀才归泉南序》、《祭第二子文》,章法与韩愈相近。叶适讥刺穆修《法相院钟记》、《静胜亭记》二文为“腐败粗涩”,实亦一偏之见,未为公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庆历间,祖无择访得穆修所著诗文数十篇,编为《穆参军集》三卷,今存影宋刊本(涵芬楼影印)、明清抄本、《四库全书》本等。《全宋诗》卷一四五录其诗一卷。《全宋文》卷三二二至三二三收其文二卷。事迹见苏舜钦《哀穆先生文》(《穆参军集》附录)、《宋史》卷四四二本传。
穆修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老老恒言译注
养生类著作。清曹廷栋撰。四卷,附粥谱一卷。廷栋字楷人,号六圃,嘉善 (今属浙江) 人。贡生,工诗文书画,著述《孝经通释》、《宋百家诗存》等十余种。年七十五岁于病中摘取群书中涉及养生的内容辑成,时乾隆三十八(1773)年。卷一、二载安寝、晨兴、饮食、昼眠、燕居、省心、消遣等篇,详叙日常生活起居之宜。卷三列书室、坐榻、衣帽、杂器等篇,专论老年生活用具。卷四叙卧房、床帐、便器等,专论老年居处备用之要。末附粥谱,专载煮粥方,分上、中、下三品,凡百四十五种,供老年调养治疾之需。书中叙述无微不至,颇切实用。如安寝类中,载有失眠多梦等老年常见病证的防治,并强调寝中对心神元气及头、胸腹、手足的护持。导引类中,专取简便易行方法,分为卧、立、坐功三项,二十法,方便老年习用。书中引据古籍,随文附注。然后专辟引用书目项,列引书三百零七种。全书内容丰富,文辞精练,条理清晰,颇具特色,实俾于老年养生。有乾隆间刻本。
套不住的手
短篇小说。赵树理著。发表于《人民文学》1960年11期。写76岁的“老技术”陈秉正是山区特等劳模,公社化后进了敬老院,但他三天后就闲不住,要求出院,到大队教练组教青年学技术。他的儿孙们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想保护那双劳苦功高的手。他在物资交流会为队里买桑杈,在县招待所里主动打扫环境卫生时,两次丢失了手套。手套找回来,他便还给儿媳妇,并说:“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作品热情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朴素的美德和全心全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干精神。全篇以手套为中心线索,把一些零碎小事联缀成篇,结构新颖独特。茅盾在《文艺报》1961年第4——6期发表《1960年短篇小说漫评》,其中对《套不住的手》作了高度评价: “几乎没有一般小说所谓故事,全篇的结构(同时也是重心)建立在主人公的两次戴手套而又两次丢手套这样近于插曲的基础上。” “这篇小说的取材,是别开生面的。通过一双与众不同的手,戴不住手套的手,描写了主人公的勤劳朴质的高贵品质。而且也描写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茅盾认为这篇小说“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整篇是娓娓而谈,谈到哪里就是哪里,布局虽然不拘规格,好在行文从容自如,因而不觉得有拖沓之感”。
海岱会集
十二卷。冯琦编。凡12卷。是书为明石存礼、兰田、冯裕、刘澄甫、陈经、黄卿、刘渊甫、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八人结诗社于北郭禅林后编辑所作《海岱会集》。兰田有《北泉集》。冯裕字伯顺,号闾山,临朐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按察司副使。澄甫字子静,号山泉,寿光人,正德三年进士,官至布政司参议。陈经字伯常,号东渚,益都人,正德九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黄卿字时庸,号海亭,益都人,正德三年进士,官至布政司参政。渊甫字子深,号范泉,澄甫之弟,正德三年举人。应奎字文焕,号绳谷,益都人,官至知府。嘉靖年间,经以礼部侍郎丁忧里居,田除名闲住,渊甫未仕,存礼等五人并致仕。是集凡十二卷。前有序五篇,集中所录古乐府二卷,五言古诗二卷,七言古诗二卷,五言律诗二卷,五言排律一卷,七言律诗一卷,五言绝句一卷,七言绝句一卷,计诗七百四十九首。八人皆不以诗出名,而其诗皆清雅可观,无三杨台阁之习,亦无七子摹拟之弊。而八人皆闲散之身,自吟咏外,别无余事,故互相推敲唱和,斐然可诵。有《四库全书》本。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五卷,圆瑛法师撰。清凉云:大以旷兼无际,方以正法自持,用则称体而周。具此三义,故名圆觉。修多罗,此云契经。谓契理、契机故。
金刚针论
梵名Vajrasu^ci^ 。法称(梵Dharmaki^rti )造,宋代法天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基于佛教的立场,批判吠陀时代以来印度之阶级制度。除引用婆罗门教经典之文献而加以反驳外,并提倡人间平等,为一部简明之论书。本书之梵文原本现存,西元一八二九年英国东方学者荷吉森(B.H. Hodgson)出版梵文原本及英译本。此外另有德译本、西藏译本。又本书汉译本、西藏译本皆指为法称所作,而梵本之序及跋皆谓此书为马鸣(梵As/vaghos!a )所撰述。
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
一卷,赵宋法贤译。十忿怒明王之仪轨也。佛在净光天,放大光明。金刚手菩萨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