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 姓名:杨华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台湾屏东人
- 出生日期:1906年
- 逝世日期:1936年5月30日
- 民族族群:
杨华(1906年—1936年5月30日),台湾诗人、小说家。原名杨显达,一说杨建。笔名杨器人、杨花、杨华等。男。台湾屏东人。家境贫寒,体弱多病,靠苦学成才。1925年后以教私塾为生。因爱国进步,屡被日本殖民当局拘捕。1936年出狱后肺疾加重,生活陷于绝境。新文学界同仁曾发起募捐资其度日。是年5月30日悬梁自尽。早年即受大陆新文学影响。1927年1月,他在新竹青年会假《台湾民报》的征诗活动中,以器人为笔名写的《小诗》、《灯光》分获第二、第七名,从此崭露头角,活跃于文坛。诗作计有《黑潮集》(作于1927年,发表于1937年)、《心弦集》(1932)、《晨光集》(1934—1935),其余散诗有《小诗(5首)》(1927)、《小诗(12首)》(1932)、《褐色的草舍》(1932)、《燕子去了后的秋光》(1934)、《女工悲曲》(1935)、《秋赠给我的》、《春愁》、《梦醒》、《褪黄的纸窗》、《西子湾》、《愁绪》、《潇潇雨》、《春来了》、《温柔的春阳》、《淡薄的哀愁》等。另有短篇小说《一个劳动者之死》(1935)、《薄命》(1935)。诗歌代表作《黑潮集》作于1927年2月因治安维持法违犯被疑事件入狱期间,逝世后由友人整理发表于1937年《台湾新文学》第二卷第二、第三号上。原有53首,其中7首因内容尖锐,编者“怕把纸面戳破”在发表时抽去,目前仅见46首。诗集集中抒发了台湾人民在殖民蹂躏下的愤怒和哀怨。在艺术表现上,受郭沫若、冰心、泰戈尔和中国古典诗词、日本俳句短歌的影响较深。作品大多篇幅短小而意境深邃,语言清新朴素、凝炼简洁。由于殖民统治浓重的黑暗和个人生活的不幸,驱使他“从热情走向冷酷,由雄心壮志步入悲观失望”(羊子乔《光复前台湾新诗论》),他向历史悲剧的控诉往往与无力者的悲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悲怆凄楚的风格。他被称为是日据时期中文诗作最丰、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台湾诗人。
猜你喜欢的书
来自沼泽乡的女孩
塞尔玛·拉格洛夫自幼就受到传奇故事的熏陶濡染,后来又酷爱思索,想像力非常丰富。只有这样的一颗心灵才能够大胆地去揣测解释那肉眼所观察不到的神秘世界的奥秘。……正如沙漠中炽热空气的折射使得旅行者目睹海市蜃楼的奇景一样,她的情真意切浓墨重彩的想像力更赋予了她的幻觉以传神的力量,从而使得这些幻想变活起来。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小说丛书:来自沼泽乡的女孩》收录了:《斋戒之灵与皮特·诺德》、《神枪手雷欧的故事》、《神来之作》、《弗莱翠卡小姐》、《圣诞来客》、《他母亲的肖像》、《来自沼泽乡的女孩》、《昆格哈拉的森林女王》等二十三篇中短篇小说作品。 塞尔玛·拉格洛芙,女性,瑞典人。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是瑞典第一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代表作品有:《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医方捷径指南全书
简称《医方捷径》。综合类著作。明王宗显辑。二卷(一作四卷)。宗显自号怀阴道人。约成书于万历年间。全书约三万三千字。卷上包括医学入门、本草引序、药性赋、诸品药性歌二百首、用药发明、药本五味歌、引经报使药歌、六陈歌、十八反歌、捷径歌、十九畏歌、妊娠服药禁歌、炮制药歌、药象圭治及用药身稍论、用药丸散论、和类集古方、得效诸方歌百五十八首;卷下包括用药入门要诀、伤寒六经传变、正病歌九首及伤寒各症歌诀,载方二百零八首内、妇、儿各科病症六十七类。后附救急数条。所选方药多以歌括形式表现,内容完备,便于学者记诵,为中医入门之参考书。有万历刻本,天启间刻本,清同治十一年(1872) 刻本。
阴符经玄解正义
(清)闵一得撰古书隐楼藏书本 清光绪三十年(1904)刊本。阴符经玄解者,范一中所着,名曰玄解而义不轨于正,遗误非细,故述本经之义以正之。一得亦深惧饶舌之罚,惟是阴符经注凡数十家,各有玄义,何敢敢轻议而谓是,的解则未能治于心。
细说三国
本书是《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一种,系已故旅美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所著。作者以生动别致的“讲史”形式详细讲述了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书中不但将三国时期的各种事件和人物剖析、介绍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加上作者自己的判断和评论,让读者更深刻、更有兴趣地了解历史真相。作者还善于用现代人所了解的名词去解释历上的各官职和家族关系等,使全书显得通俗易懂。本书则是丛书中最富可读性的一种。
京口耆旧传
《京口耆旧传》9卷,南宋刘宰撰。刘宰,字平国,镇江金坛人,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他博学多识,熟知乡土前贤,宁宗嘉定七年(1214),镇江府教授卢宪奉知府史弥坚之命,准备重修郡志,卢宪本为台州人,对镇江先贤知之不多,他便请刘宰搜访名贤事迹,以供修志时参考,刘宰于次年撰成此书,取名《京口耆旧传》(京口为镇江古称)。该书在宋代未见著录,原本卷数不详,今本系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馆臣将其析为9卷,今天通行的《守山阁丛书》和《粤雅堂丛书》本都是出自《四库全书》。宋代的镇江府下辖丹阳、丹徒、金坛3县,《京口耆旧传》即专为此3县的名贤耆旧立传,收录范围上起北宋初,下迄嘉定七年,生者不录。今本共有68人的传记(附传不计在内),其中王遂、刘宰两传记事晚至理宗宝祐年间,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订,此两传当系刘宰小儿子刘汝进增补。镇江一地在宋代名贤辈出,其中如沈括、米芾、陈东、张悫、汤东野、洪兴祖、苏颂等人,虽然在正史中都有传,但此书所记他们的轶闻逸事都较正史为详。在体例的谨严上此书并不亚于正史,每篇传文都本末详备,生卒必具,与杂记随笔不同。其中内容多可与史传相参证,如第5卷汤东野传,记苗刘之变时朝廷发文宣布高宗退位,汤东野劝张浚将这篇文告隐瞒起来不予宣布,而《宋史·张浚传》却说这是张浚自己的主意,证以刘宰《漫塘集》中《汤侍郎〈勤王录〉跋》,可知《京口耆旧传》的记载是可信的。此书本为卢宪修镇江志而作,后来修成的《嘉定镇江志》,其人物门即主要参据此书修成。
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科
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科,一卷,宋知礼排定,明真觉重排,明仁宗经序,清悟开重刻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