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应芳

谢应芳
  • 姓名:谢应芳
  • 别名:字子兰,号龟巢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苏武进(今江苏常熟)人
  • 出生日期:1295
  • 逝世日期:1392
  • 民族族群:

谢应芳(1295~1392),字子兰,号龟巢,江苏武进(今江苏常熟)人,元明之际的无神论者。自幼立志向学,终生不仕,设教授徒,生活清贫,曾被举为清献书院山长,不就。隐居于白鹤溪,筑室名“龟巢”,又用为名号。他一生致力于反对佛教、道教以及破除世俗迷信的斗争,所著《辨惑编》是宣扬无神论思想的重要著作。他称佛教、道教为“异端”,并着力反对佛教神学的因果报应论。他说:“因果无足征”(《与王氏诸友论斋醮书》)。又于诗中称道:“不为因果惑,真是丈夫雄”,“抗言摧佛骨,所愿学韩公(愈)”(《龟巢稿》卷2《和孙伯昭佛社二十韵》)。同时,对社会上的“佞佛”风气,也有批判,他说:“浮屠之事,习以成俗,无有贫富贵贱,识者犹以其事为耻,可不悟乎?”(《辨惑篇》卷2)对于道教,他主要批判的是服食丹药以及长生不死的妄说。他指出:“神仙无足信,何药可延年?”(《龟巢集》卷5)更进一步指出崇道佞佛,浪费财物,破坏生产,主张把浪费的钱财用于救灾济民。他坚持无鬼论,认为人的生与死是自然之理,于诗中称:“常持无鬼论,不作送穷文”(同上,卷四)。他主张破除淫祠,平息邪说。批判卜筮迷信是巫觋们“假龟策以售妖诞之说”(同上,卷十四)。此外,他认为人的生死与祸福同其体形与相貌是无关的,他说:“若夫生死祸福,又岂言貌间所能尽邪!”(《辨惑编》卷三)他又广泛征引前人揭露与批判相术迷信的言论,说明相法的荒谬。他对以阴阳五行推演人生吉凶的禄命说,也坚持批判的态度,他说:“昔之人,以阴阳五行推测禄命而知死生祸福,亦间有奇中者矣。论其拘泥,又不啻如相法焉。若今之泛泛售其术者,尤不足信,知命君子,何以惑为?”(《辨惑编》卷3)所谓“奇中”,也只是偶然的多言偶中而已,并非是肯定禄命说,相反是证明其“不足信”。谢应芳对宗教神学及世俗迷信,有较为全面的揭露与批判,成为元明之际重要无神论者。

谢应芳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写于一八八五年,是坪内逍遥的文艺评论,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理论著作。 明治以后,日本文坛流行两股风气,一是继承了江户幽默传统的戏剧文学,二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目的的政治小说。而《小说神髓》主张,文学应当排除道德和功利主义,立足客观描写。坪内逍遥提出的“写实主义”对近代日本文学的诞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卷主张小说最重要的是应该描写人情,并进一步阐释应描写当世的面貌和风俗,下卷则论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

医论拾遗

医论拾遗

此中的“退思集题词”、“杂说”、“痰论”、“疟辨”等文,原散见于抄本《退思集》及《葛可久十药神书歌诀》等书之中,其中“杂说”系残文。以上均为首次出版。《医学问对·注》系从王旭高表兄高鼎汾所著《医学问对》中摘出,并附录了相关内容。《医学问对》刊在《三三医书》中,此系节录再版。

重订时行伏阴刍言

重订时行伏阴刍言

《重订时行伏阴刍言》,1卷。清·田宗汉原著,李贡三重订。系摘取田氏《医寄伏阴论》中部分内容,并附重订者有关验案数则。

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

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

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仅二百余字。谓天之三光与人身相应,人若耳不乱听,眼不恶视,鼻不闻嗅,口不杂昧,则「虚中三光,周流遍体」,寿命可与天同。能服金液还丹,亦可延年成仙。若能无为无欲,便可成道。

夜雨飘流的回忆

夜雨飘流的回忆

十六年——一九二七——底冬初十月,因为父亲和姊姊的遭难,我单身从故乡流亡出来,到长沙天心阁侧面的一家小客栈中搭住了。那时我的心境底悲伤和愤慨,是很难形容得出来的。因为贪图便宜,客栈底主人便给了我一间非常阴黯的,潮霉的屋子。那屋子后面的窗门,靠着天心阁的城垣,终年不能望见一丝天空和日月。我一进去,就象埋在活的墓场中似的,一连埋了八个整天。

起信论裂网疏

起信论裂网疏

凡六卷。佛典注疏。清顺治十年(1653)智旭述。是南朝陈真谛译《大乘起信论》的注释书。又称起信论裂网疏。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本书系新译(实叉难陀译)起信论之注疏。其名裂网者,欲破除法相宗、法性宗二宗差别的见解之网。本论以藏、通、别、圆四教中之圆教配以一心之众生心,而举出圆教观境之妄心。注疏本有观国之讲录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