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祥

陈天祥
  • 姓名:陈天祥
  • 别名:字吉甫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洛阳(今属河南)人
  • 出生日期:1230
  • 逝世日期:1316
  • 民族族群:

陈天祥(1230-1316)元集贤大学士。字吉甫,洛阳(今属河南)人。至元十一年(1274)起,曾任军职,有战功。至元二十一年(1284),拜监察御史。时右丞卢世荣执政,权倾一时,御史中丞崔彧言“世荣不可为相”,被罢官,左司郎中周戭议事微有可否,世荣诬以“沮法”,奏令杖一百,然后斩之,于是臣仍震慑,无敢言者。至元二十二年二月,乃上疏,极言世荣奸恶,其略曰:“世荣始为江西榷茶转运使,屡犯赃罪,动数万计。今竟不悛,狂悖尤甚,虽居臣辖,实专大政,恣行苛刻,大肆苛求,欲以一岁之期,致十年之积。考其行事,不副所言。始言能令钞法如旧,钞今愈虚,始言能令百物自贱,物今愈贵,始言不取于民,能令课程增300万锭,今乃迫胁诸官司虚增其数。凡若所为,动为民扰。脱不早有更张,须其自败,……”疏闻,诏丞相以下杂问其罪,令世荣、天祥皆赴上都。于是,御史中丞阿刺帖木儿等以世荣所招罪状入奏,世荣对于帝前,一一抬服,当年十月伏诛。后任吏部郎中、治书侍御史,受命理算湖北、湖南钱粮,至鄂州,即上疏劾岳束木凶暴不法。时右丞相桑哥专擅朝政,与岳束木姻党,使其爪牙羽翼诬天祥以罪,欲致之死,系狱四百日。至元二十五年(1288)遇赦得释。后任山东西道廉访使,时盗贼群起,山东居多,诏求弭盗方略,乃上奏曰:“古者盗贼之起,各有所因,除岁凶饥馑,诿之天时,宜且勿论。他如军旅不息、工役薦兴、聚无厌。刑法紊乱之类,此皆群盗所起之因。”对于杀人行劫、屡教不改的惯犯,认为:“既不感恩,又不畏法,凶残悖逆。性已顽定,诚非善化能移,惟以严刑可制。”于是,严刑督责有司追捕盗贼,使东方群盗屏息。后任御史中丞、集贤大学士商议中书省事,大德八年(1304),以疾辞官。大德九年,拜中书右丞,以年老不能,坚辞。延祐三年卒于家。

陈天祥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吴梅村全集

吴梅村全集

诗至宋末,已见式微,到了明清易代之际,出现了多若繁星的诗人群,开展三百年诗坛的盛局。其中最重要的诗人,便是吴伟业。他身历亡国之痛,却又不得不屈节出仕异族,所以他的诗感慨兴亡,音节浏亮,尤以叙事歌行,足以继美长庆,风格遒上,自成“梅村体”。他在艺术是多面手,诗、词、文、曲以及书法绘画,无一不工,过去刊行者,多限于诗集,本书则于诗之外,其他作品,无不搜罗。《吴梅村全集》以宣统三年董氏诵芬室刻梅村家藏稿为底本,增收梅村乐府3种,以原长乐郑氏藏顺治刻本为底本,参校了康熙九年卢·刻本梅村集四十卷、康熙十一年慎墨堂刻本郑汉仪辑诗观初集、顺治元年长洲朱隗辑本明诗平论、民国三十一年董诵芬室翻刻康熙中邹式金杂剧三集通天台、临春阁等31个版本。竖排繁体字。是吴集最完善的版本。

东瀛识略

东瀛识略

清丁绍仪撰。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八卷。一建置、疆域,二粮课、税饷, 三学校、习尚,四营制、屯隘,五海防、物产,六番社、番俗,七奇异、兵燹,八遗闻、外纪。作者游台湾,就所见闻之记录。

中国古典文心

中国古典文心

《中国古典文心》是20世纪国学大师顾随学问与人生的巅峰之作,由国学大家叶嘉莹精准详实地记录,并珍藏了六十多年才公之于世。这部著作把中西文化熔于一炉,把学问与人生融会贯通,把人生、文章融为一体,把学文与学道、作文与做人放在同一高度,使读者不仅在学问、写作、知识等方面得到启示,也可以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方面得到裨益。它是情与理的有机结合,蕴含着现实的人生哲理,洋溢着诱人的艺术魅力,闪烁着生活智慧的火花。在博大的中国文脉中,传承古典文化的精华,启迪当下生活的提升。

甄异传

甄异传

东晋·戴祚撰。又称《甄异记》、《甄异志》、《甄异录》。志怪小说集。三卷。原书早佚。《隋书·经籍志》入史部杂传类,题“晋西戎主簿戴祚撰”。 《旧唐志》同, 《新唐志》入小说家类。宋以后史志皆不见载,大约亡于宋。重编《说郛》本辑其遗文五则,但多有误收;鲁迅《古小说钩沉》自《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广记》、《太平御览》、 《齐民要术》和苏易简《文房四谱》诸书中辑其遗文十七条,是当前较完备的辑佚本。所记多为晋太元、建武中鬼神怪异、感应灵验之事,为此前志怪书所不载。其中“秦树”、“杨丑奴”记人与鬼、人与妖恋爱,“张阁”、“张牧"记鬼使、鬼奴故事,皆首尾完整,情节曲折,较有小说韵味。

始终心要

始终心要

全一卷。唐朝荆溪湛然述。收于卍续藏第一○○册。内容阐论天台宗之教义要旨,如三谛(真谛、俗谛、中谛)、三观(空观、假观、中观)、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等。谓三谛乃天然自存之性德,众生若于三谛产生迷执,必生起三惑;其对治之法,可依三观而破除三惑,破除三惑以成就三智,复依三智而证得三德。其文甚短,然虽仅寥寥数语,亦足以窥知天台圆宗之纲要。

万如禅师语录

万如禅师语录

清通微说,行猷等编。十卷。卷首收序、荆溪龙池老和尚列传。卷一收住浙江嘉兴府如如禅院语录,卷二收住福建兴化府曹山上生禅寺语录,卷三至卷六收住荆溪龙池山禹门禅寺语录,卷七收示众、入室机缘、勘辩机缘、问答机缘、卷八收法语、拈古、颂古,卷九收书问、真赞,自赞,卷十收佛事、杂著、偈。卷末附行实、行状、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