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桐寿

- 姓名:姚桐寿
- 别名:字乐年,号桐江钓叟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桐庐(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姚桐寿,元代作家,字乐年,号桐江钓叟。桐庐(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元末前后在世。早年与其兄姚椿寿隐居于峨溪。后至元五年(1339)出任余干州教授,任职时间较长,后被解职还归旧里。他的儿子姚福娶海盐人沈谷善之女为妻,正值江南兵乱,他就和儿子一同到海盐就婚,当时海盐尚未被战火波及,于是就避兵寓居于海盐。与杨维桢、贝琼等人来往于丰阳别业之间,并且不时于春林夏泽寻访旧迹,借以聊遣旅怀。以寓居海盐的见闻与感受写成《乐郊私语》一书,流传至今。他还有少量的诗传世,散见于《槜李诗系》等书中。《元诗选癸集》辑入他的诗1首,诗作于至正二十年(1360)借南湖小集分韵赋诗,抒写了自己对战乱的感受。
姚桐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小说面面观
《小说面面观》是E•M•福斯特唯一的文学批评专著,原是作者一九二七年应母校剑桥大学“克拉克讲座”之请所作的系列演讲,系统并深入地讲解和论述了长篇小说这个文学门类的取材、内容与艺术形式等诸方面的问题。作者将小说的艺术分为故事、人物、情节、幻想、预言、模式与节奏等七个方面,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地进行讲解和分析,以自己小说大师的切身创作体验去体贴和关照小说史上的众多名家与名著,慧眼独具、洞见迭出,同时又轻松幽默、如话家常。 福斯特在这组系列演讲中谈到小说与现实的关系,提出小说既大于现实又小于现实的观点;提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著名观点,成为后世的评论家所经常采用的术语;提出“小说家的职能就是从其根源上揭示隐匿的生活”的著名观点,对于叙述角度以及艺术表现形式如模式与节奏的探讨尤其深具开创之功与启发意义。《小说面面观》至今仍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美学的经典名著。
哥伦布、大航海时代与地理大发现
共十三章,精准客观地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独特性格与航海事业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哥伦布第一次至第四次远航为主线,讲述了15世纪地理大发现的宏大历史。哥伦布远航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哥伦布实现远航梦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挫折?卡斯蒂尔女王伊莎贝拉二世为什么决定资助哥伦布远航?哥伦布是如何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美洲新大陆与殖民时代来临、印第安人种族大灭绝存在怎样的现实逻辑及如何推动西班牙成为第一个全球性帝国的?本书将一一揭晓答案。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元·不著撰人,郝近大点校,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32开,123页。《增广和剂局方图经本草药性总论》原附刻于某些版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后,有的称为《增广和剂局方用药总论》。收载中药450余种。分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10部,每部又多分上、中、下三品。内容主要介绍了每味药物的性味、君、臣、佐、使、功效主治、七情、宜忌、用法等药物理论与实践经验。本点校本是以元刻高氏日新堂刻本作为校勘底本。原书中绘有药物图谱400余幅,点校本未收录。
岳阳集
(唐) 张说撰。张说 (667—730),字道济, 一字说之。洛阳 (今属河南) 人。武则天载初元年 (689) 应诏举,以策对第一授太子校书。累官至中书令,左、右 丞相。封燕国公。卒谥文贞。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 30年,朝廷重要文诰多出其手,人称“大手笔”。开元三年 (715) 由宰相贬为岳州刺史,至五年 (717) 离去,在 岳阳生活近两年。在此期间,写有大量诗篇,曾自编为 《岳阳集》。其平生所为诗多应制奉和之作,自谪岳后,诗 多凄婉有情致,人言 “得江山之助”。其所编 《岳阳集》 今已失传,据《钦定全唐诗》整理,共76首,其中张说43首,张说之子张均5首,张垍1首,其他唱和之作27首。编为一卷。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是傅斯年生前未能完成的一部中国古代史专著。他从1929年开始着手写《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由于时局动乱和公务繁忙,他先后撰写的主要章节,分别以《夷夏东西说》、《姜原》、《周东封与殷遗民》、《大东小东说——兼论鲁、燕、齐初封在成周东南后乃东迁》、《论所谓五等爵》等为题目以论文形式发表。2002年,其学生、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对这些论文进行系统整理,以傅斯年生前所定书名出版面世。何兹全在前言中曾肯定地说:可以作为傅斯年史学代表作的“就是这部未完成的《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对构成该书的几篇论文评价说:“篇篇都有精意,篇篇都有创见——独到的见解,篇篇都是有突破性、创造性的第一流的好文章。就这一本未完成的书之已完成的几篇文章,已足以使傅斯年坐上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大师的宝座,享有大师荣誉。”
缁门警训
凡十卷。元代临济宗僧永中补,明代临济宗僧如卺续补,先后刊行于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及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永中将宋代择贤所撰之缁林宝训一卷重编增补,改题为缁门警训。明代如卺再予增补,成为现今通行之版本。内容包括沩山大圆禅师警策、鹅湖大义禅师坐禅铭、大唐慈恩法师出家箴、洞山和尚规诫、司马温公解禅偈、后汉书郊祀志、梁皇舍道事佛诏等,计一七○余项先贤古德参禅办道之遗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