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名世

- 姓名:邓名世
- 别名:字元亚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邓名世,南宋学者。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北宋末南宋初。字元亚,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末南宋初时人。酷爱经史,不事举业。时议禁学春秋及诸史,名世独好之,友人告之毋藏元祐党人文集以避祸,名世亦置之一笑。关门读书,遍考诸史。绍兴四年(1134),以宣谕官刘大中荐,遂以布衣召见。上所著《春秋四谱》、《古今姓氏书辩证》等书,进治人务实等说,高宗嘉纳,寻赐同进士出身,除敕令所删定官,兼史馆校勘。后改秘书省正字,绍兴七年(1137)除校书郎,迁著作佐郎,绍兴十一年(1141)因讥切时政得罪秦桧,罢官。后来再为官,以著述终。名世家学甚博,著述甚丰,特别是所著《古今姓氏书辨证》一书,倾毕生之力,未毕者其子继续之,较其它姓氏书大为精核。除此外,所著尚有《春秋论说》、《春秋类史》、《春秋公子谱》、《列国诸臣图》、《左氏韻语》、《国朝宰相年表》、《皇极大衍数》、《大乐图》等近十种,今皆不存。其事迹具见《宋元学案》卷三十五、《筠溪集》卷四等。
邓名世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澉水志
又题《海盐澉水志》。城镇志。宋罗叔韶修,常棠纂。八卷。叔韶籍里不详,绍定三至六年(1230—1233)任修职郎, 常澉浦税务。常棠字召仲,号竹,仕履不详。绍定间寓居澉浦,受罗聘请于绍定三年纂成此志。一万四千字。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镇志。澉水,水名转地名称澉浦,唐置镇,宋时为对外贸易港, 设署市舶务,掌管外贸和征收关税。故址在今海盐县西南杭州湾北岸,已湮没无存。于宝祐五年(1257)方付梓初刻。记事止于淳祐七年(1247)。此书分地理、山、水、廨舍、坊巷、坊场、军寨、亭堂、桥梁、学校、寺庙、古迹、物产、碑记、诗咏等15门,前冠以地图。叙述简赅,纲目详备,体例精严。宝祐四年(1256)刊行。
韵略易通
中国音韵学著作。兰茂撰。有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吴允中刻本、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高举刻《古今韵撮》本、清康熙二年(1663)李棠馥刻本等。兰茂(1397—1496),字廷秀,云南嵩明人。中国明代医学家、语言学家。本书分韵类为20、声类20、其划分的根据是:“凡字有宫、商、角、徵、羽五音,有平、上、去、入四声,四五相乘而为二十。牙、齿、舌、喉、唇又凡五用,每一字母子翻切,必四言而成字,四五相乘亦为二十。故此编横有二十母,纵有二十韵,其阴、阳出入亦均分而两之,皆自然而非强也。” (凡例)其20韵类为:东红、江阳、真文、山寒、端桓、先全、庚晴、侵寻、缄咸、廉纤、支辞、西微、居鱼、呼模、皆来、萧豪、戈何、家麻、遮蛇、幽楼。其中前10韵平、上、去、入四声俱全,后10韵无入声。声母20类是用《早梅诗》的形式概括的:“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每一个字代表声母相同的一类字,因此这20字的诗便代表了20类声母。本书为便于儿童识字而编,在字形、字义方面都讲求便捷,在字音方面完全以当时云南方言的实际语音为准。作为韵书,对于研究云南方音的演变以及当时北方话的实际语音状况有很大价值,对研究《中原音韵》也有参考意义。特别是首次采用诗歌形式标举声类在中国音韵学史上具有独创意义。
周易古占法
经学著作。南宋程迥撰。1卷。有绍兴三十年(1160)自序。书中采用邵雍加一倍法,据系辞说卦发明其义,用逆数以尚占知来。其叙占法、占事颇详,所论亦多有源流根据。朱熹所著《易学启蒙》多采其例。又附《古周易章句外编》一卷。《四库全书》本。此二书旧本传写多混而为一。《四库全书提要》考曰:“凡藏书家所传写者均作二卷。前卷题曰《周易古占法上》,凡十一篇。后卷杂论《易》说及记古今占验,题曰《周易古占法下》,又题曰《古周易章句外编》,中有一条云‘迥作《周易古占法》,其《序》引’云云,显非《占法》之下卷矣。考《宋史·艺文志》载迥《古易占法》、《周易外编》二书,均止一卷
唐人七绝诗浅释
1981年3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本书按年代排序,选择唐人七绝诗86首,兼及宋人、清人七绝160余首,将相类相近的绝句叠放在主题绝句之后讲解,连类而及,穿插赏析,故给人以深刻印象;其鉴赏则逐幽探微,深入浅出。作者新颖别致的审美眼光和连类而及的评析方法不仅使唐人七绝名作的意蕴得到新的阐释,更将古典诗歌的解读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全唐诗话
宋代诗论著作。6卷。旧署尤袤著。本书初传时未题著者姓名,明人因书前《自序》有“咸淳辛未重阳日遂初堂书”一语,而南宋尤袤又曾以“遂初”名堂,便附会为尤袤所撰。尤袤卒于绍熙五年(1194),至咸淳辛未(1271)已作古70余年了。对于这一舛误,清初时人已有考辩。尤侗《艮斋续说》卷8定本书的著者为尤袤之孙尤焴。《四库全书总目》卷197则断言:“考周密《齐东野语》载贾似道所著诸书,此居其一。盖似道假手廖莹中,而莹中又剽窃旧文,涂饰塞责。后人恶似道之奸,改题袤名以便行世,遂致伪书之中,又增一伪撰人耳。”全书共载录320余位唐代诗人的有关资料,全部抄袭自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虽有删繁就简之劳,但草率疏漏颇多,特别是在诗人的取舍方面多有不当,象卢照邻、杨炯、宋之问、崔颢、王翰、高适、岑参、元结等重要诗人均未入选,甚至连代表唐诗发展顶峰的李白、杜甫也遭删弃,实少可取之处。为补《全唐诗话》之缺失,清人孙涛另撰有《全唐诗话续编》2卷。
净土十疑论
佛教论著。隋智顗述。一卷。此书前有宋熙宁九年(1076)杨杰序,书末有宋元祜八年(1093)陈灌序。以问答的形式,论释有关净土的问题。所论“十疑”为:(1)求生净土,自安其身,则是无大慈悲疑;(2)求生西方净土,岂不乖本来无生理疑;(3)偏求一佛净土,与平等性乘疑;(4)偏念一佛净土疑;(5)出过三界,具缚凡夫疑;(6)即得不退,超过三界疑;(7)弥勒菩萨,一生补处,何须求生西方疑;(8)无恶不作,临终十念即得往生,云何可通疑;(9)女人及得根缺者,定必不得往生疑;(10)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疑。其中第八疑末“上古相传判十念成就”一段,引自《杂集论》,其论为唐玄奘所译,故知此文有唐人补注的内容。此书见载于明清诸藏及《频伽藏》、日本《大正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