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辰鱼

梁辰鱼
  • 姓名:梁辰鱼
  • 别名:字伯龙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昆山(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梁辰鱼,明代诗人,戏曲作家。字伯龙,号少白、仇池外史。昆山(今属江苏)人。以例贡为太学生。身长8尺有奇,虬须虎颧,好轻侠,善度曲,啭喉发响,声出金石。傥荡好游。嘉靖三十二年(1553)客居永嘉,曾发出“拔剑空踌躇”的感喟。嘉靖四十一年(1562)赴杭州入胡宗宪幕,王稚登、顾允默曾以诗送之。隆庆元年(1567)客居南京,与莫是龙、孙七政、殷都、吴嵌共举鹫峰诗社。万历七年(1579)到青浦访屠隆。万历八年又客居杭州,与沈懋学、冯梦祯相会。后欲北走边塞,南极滇云,尽览天下名胜,不果而卒。他终身未仕,但在文学上却取得了多方面成就。


其诗作繁富,今存《鹿城诗集》的抄本有28卷之多。另有《远游稿》,已佚。因其性爱游历,故诗中多山水、景观之作,如《夏日泛舟荆溪暮宿湖口》:“五月荆溪上,惊湍走白沙。风樯欹听燕,浪楫远冲花。山势通吴直,溪流向月斜。维舟见渔火,深树有人家。”可见他到处览胜的情况。他间或也有些感慨时事之诗,如《海寇未辑,有怀亲舍》,对当时倭寇猖獗表示了忧虑。其诗多丽藻,从《屈原庙》一诗可见其一斑:“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昼舞白霓幡。龙舆已逐峰头梦,鱼腹空埋水底魂。斑竹丝丝杂芳杜,鹧鸪飞处欲黄昏。”对其诗作,《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说:“集中篇什,七古如《松云歌》、《五台山歌》、《破瓢诗》、《落魄公子夜阑曲》、《双头莲叶歌》等最为出色,律绝次之,古乐府则兴会飚举,独具体格。”可见其诸体诗作中,均有较好的作品,在前后七子左右诗坛时,其诗能自成一格。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是戏曲创作,著有杂剧2种:《红线女夜窃黄金盒》(简称《红线女》)、《红绡女手语传情》。前者今存,后者已佚。《红线女》是据唐人袁郊文言小说《甘泽谣·红线传》改编而成。祁彪佳《远山堂剧品》评论此剧“秀婉犹不及梅叔《昆仑》剧,而工美之至,已几于金相玉质矣”。他还著有传奇两种:《浣纱记》、《鸳鸯记》。前者今存,后者已佚。全剧共45出,以范蠡为中心人物,叙述吴越的兴亡。这是第一部运用改革后的昆山腔写的剧本。首先改革昆山腔者是魏良辅,后来梁辰鱼起而效之,并继续丰富加工,“又与郑思笠精研音理,唐小虞、陈梅泉五七辈杂转之,金石铿然。谱传藩邸戚畹、金紫熠爚之家,而取声必宗伯龙氏,谓之昆腔。”(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可见昆山腔只是在梁辰鱼手中才确立了地位。而《浣纱记》正是这种声腔的创作实践,其作用不能低估。


他还著有散曲集《江东白苧》5卷,今存。据载他还著有《江东二十一史弹词》1卷,今已佚。

梁辰鱼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康平县乡土志

康平县乡土志

地方志书。约为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由李绍纲、徐芳修纂。此志依清末部颁乡土志例目。一册不分卷。绍纲,时任县劝所总董;徐芳,县巡警总局董事。按清末固定目录程式填报成书。约四千五百字。记事止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分历史、政绩、兵事、耆旧、户口、地理、山、水、物产等十五目。记事简略。是为康平县设治百余年第一部志书。沈阳市图书馆藏抄本。

戏剧论

戏剧论

文学理论集。郁达夫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7月初版。分6章。前2章论述戏剧的特点和希腊民族戏剧发达的原因及其发展的历程;后4章探讨近代戏剧的发生、发展与分化以及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表现形式与技巧等。

家山图书

家山图书

一卷。不著作者姓名。《永乐大典》题为朱熹所作。今考书中引用诸说,有朱熹《家礼》,并且有朱子之称,故非为朱子所作。钱曾《读书敏求记》说:“《家山图书》,晦庵私淑弟子之文,盖逸书也。李晦显翁得之于刘世常平父,刘得之于鲁斋许文正公。其书以《易》、《中庸》、《古大学》、《古小学》参列于图,而于修身之旨归纲领,条分极详。”曾家所藏旧本,久已不传,世无刊本。书虽散佚,唯《永乐大典》尚备载其原文。然而首列《古小学本旨图》,中多《曲礼》内则少仪之事。与钱曾所说:“以《易》、《中庸》、《古大学》、《古小学》参列于图”,体例稍异。原因是诸儒相传此书,互有增损,行世者非一本,然其旨归相同。此书是先图而后说,根据《礼经》,依类标题,词义明显。自入学至成人,序次为“冠礼”、“婚礼”、“丧礼”、“祭礼”、“宾礼”、“乐”、“射”、“御”、“书”、“数”诸仪节,至详且备。如“冠礼”,书中有《三加冠图》,绘有初加缁布冠、缁布冠、皮弁、次皮弁、爵弁、次爵弁的式样,文中详说颜色、尺寸。又有《加冠之图》,绘有加冠仪式详图,标明各人所在的位置,文中详说仪式的程序。而《负剑辟咡之图》、《乡饮之图》等,尤足以补聂崇义所未及。朱子《小学》详于义理,此书则详明于名物度数。二书相辅而行,本末互资,内外兼贯,均为旧时训课童蒙书本。书中数十种图和文字解释,为研究中国古代礼俗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其版本有《四库全书》本。

清代名人轶事

清代名人轶事

本书系绍兴人葛虚存于民国初年从众多清人笔记小说、方志、文集、书牍、奏摺、诗话中采集编纂而成,全书分学行、令节、治术、将略、文艺、怜才、吏治、先德、异征、度量、清操、科名、风趣、境遇、闺阁、杂录16类,573则,记述了清代各式名人的各种轶闻趣事,既可助谈资,又可以此了解清代社会的状况。

东都事略

东都事略

南宋王称撰,共130卷。东都,指北宋都城河南开封府。《东都事略》记载北宋九朝的史事,起自太祖建隆,止于钦宗靖康。成书于《宋史》之前,有些史料是《宋史》中所没有的。以北宋都开封称东都而命名。其父王赏曾任实录修撰,称承家学,以实录国史为本,旁搜公私著述,采辑成编。上起太祖,下迄钦宗,共9朝。凡本纪12、世家5、列传105、附录8,叙事约而赅,对研究宋史有较大参考价值。

长寿王经

长寿王经

一卷,失译。说长寿王之因缘。附西晋录第二出,说佛昔为长寿王,广行布施,贪王伐之,誓不与战。同子长生逃出,后愍贫人来乞,随之而见贪王。王即杀之,杀时,诫子慎勿报怨。子奉遗命,欲报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