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辰鱼

梁辰鱼
  • 姓名:梁辰鱼
  • 别名:字伯龙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昆山(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梁辰鱼,明代诗人,戏曲作家。字伯龙,号少白、仇池外史。昆山(今属江苏)人。以例贡为太学生。身长8尺有奇,虬须虎颧,好轻侠,善度曲,啭喉发响,声出金石。傥荡好游。嘉靖三十二年(1553)客居永嘉,曾发出“拔剑空踌躇”的感喟。嘉靖四十一年(1562)赴杭州入胡宗宪幕,王稚登、顾允默曾以诗送之。隆庆元年(1567)客居南京,与莫是龙、孙七政、殷都、吴嵌共举鹫峰诗社。万历七年(1579)到青浦访屠隆。万历八年又客居杭州,与沈懋学、冯梦祯相会。后欲北走边塞,南极滇云,尽览天下名胜,不果而卒。他终身未仕,但在文学上却取得了多方面成就。


其诗作繁富,今存《鹿城诗集》的抄本有28卷之多。另有《远游稿》,已佚。因其性爱游历,故诗中多山水、景观之作,如《夏日泛舟荆溪暮宿湖口》:“五月荆溪上,惊湍走白沙。风樯欹听燕,浪楫远冲花。山势通吴直,溪流向月斜。维舟见渔火,深树有人家。”可见他到处览胜的情况。他间或也有些感慨时事之诗,如《海寇未辑,有怀亲舍》,对当时倭寇猖獗表示了忧虑。其诗多丽藻,从《屈原庙》一诗可见其一斑:“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昼舞白霓幡。龙舆已逐峰头梦,鱼腹空埋水底魂。斑竹丝丝杂芳杜,鹧鸪飞处欲黄昏。”对其诗作,《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说:“集中篇什,七古如《松云歌》、《五台山歌》、《破瓢诗》、《落魄公子夜阑曲》、《双头莲叶歌》等最为出色,律绝次之,古乐府则兴会飚举,独具体格。”可见其诸体诗作中,均有较好的作品,在前后七子左右诗坛时,其诗能自成一格。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是戏曲创作,著有杂剧2种:《红线女夜窃黄金盒》(简称《红线女》)、《红绡女手语传情》。前者今存,后者已佚。《红线女》是据唐人袁郊文言小说《甘泽谣·红线传》改编而成。祁彪佳《远山堂剧品》评论此剧“秀婉犹不及梅叔《昆仑》剧,而工美之至,已几于金相玉质矣”。他还著有传奇两种:《浣纱记》、《鸳鸯记》。前者今存,后者已佚。全剧共45出,以范蠡为中心人物,叙述吴越的兴亡。这是第一部运用改革后的昆山腔写的剧本。首先改革昆山腔者是魏良辅,后来梁辰鱼起而效之,并继续丰富加工,“又与郑思笠精研音理,唐小虞、陈梅泉五七辈杂转之,金石铿然。谱传藩邸戚畹、金紫熠爚之家,而取声必宗伯龙氏,谓之昆腔。”(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可见昆山腔只是在梁辰鱼手中才确立了地位。而《浣纱记》正是这种声腔的创作实践,其作用不能低估。


他还著有散曲集《江东白苧》5卷,今存。据载他还著有《江东二十一史弹词》1卷,今已佚。

梁辰鱼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曼丽

曼丽

庐隐的第2个短篇小说集。1928年由古城书社出版。收入1927年9月以前四、五个月里写的18篇,如《房东》、《风欺雪虐》、《曼丽》、《憔悴梨花》、《一幕》、《时代的牺牲者》、《雷峰塔下》、《寄梅窠旧主人》、《月夜孤舟》、《愁情一缕付征鸿》等。自序中说是她“从颓唐中振起的作品,是闪烁着劫后的余焰”。作者想走出社会来,重新估定人生的价值;这是时代的震荡,因此取材较以前宽了一些,感情也蕴蓄深挚了一些。在形式上,不炫奇弄巧,写得流利自然,但词藻过多,结构也有些散漫。茅盾发表在《文学》第3卷第1期的《庐隐论》中说: “《曼丽》集中除了几篇小品而外,大多数表示了作者颇想脱落那《或人的悲哀》以来那件幻想的sentimental的花衫,而企图从新估定人生的价值。于是在《时代的牺牲者》,在《一幕》,在《憔悴梨花》,这几篇里,庐隐把婚姻问题和男女问题不当作单纯的恋爱问题而当作社会问题提了出来。在《风欺雪虐》和《曼丽》中,庐隐给我们看‘恋爱失败后转入革命的女子’,以及大革命时代一个女子的幻想和失望。在《房东》里,庐隐怀疑了近代的‘都市文明’,感染起‘怀乡病’来。这些,都是《海滨故人》集子里没有的。这些,虽然观察得并不深刻,意识也不大正确,可是这些到底表示了作者颇想从她自己的‘海滨故人’的小屋子里走出来。”

幼学歌

幼学歌

清·王用臣撰,王用臣生平不详。蒙学作品,分天文门,地理门,人事门,物类门四类。

般若心经易解

般若心经易解

般若心经易解,一卷,附往生呪,清谢承谟注释并序。

往生集

往生集

凡三卷。明代袾宏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集录我国与印度往生西方者,计分九类:(一)沙门往生类,东晋慧远至明代宝珠,凡九十八人。(二)王臣往生类,乌苌国王至张无尽丞相,凡三十二人。(三)处士往生类,周续之至华居士,凡二十八人。(四)尼僧往生类,尼大明至尼法藏,凡五人。(五)妇女往生类,隋皇后至许氏妇,凡三十二人。(六)恶人往生类,张善和至金奭,凡八人。(七)畜生往生类。(八)诸圣同归类。(九)生存感应类。另有续录附于畜生往生类之后,举出僧明本至吴居士,凡二十人。其中,诸圣同归类举出观无量寿经之择生极乐、无量寿经之往生无数等;生存感应类则举出鬼不敢啖、夫妇见佛、却鬼不现、荐拔亡灵、睡寝得安、病目重明等现世利益。并于附录普劝必修净土,最后举出念佛十种功德。

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于太平兴国五年(980)之后。又作如意摩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佛陀对阿难宣说袪除雷电恐怖灾难之法,谓东西南北四方各有雷神,名为阿伽、设帝噜、哆钵啰、扫那摩你;若人知其住处之方位,并将此方位之雷电名号书写供养之,则可避免一切雷电之恐怖及伤害。此外,同为施护所译之消除一切闪电障难随求如意陀罗尼经,为本经之同类本。

大云轮请雨经

大云轮请雨经

梵名Maha^ -megha-su^tra 。凡二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大云轮经、请雨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收录请雨时所受持之陀罗尼。卷上列出十种供养云海、降雨之利益及五十四佛名,卷下举示大陀罗尼。佛曾于难陀邬波难陀龙王宫大云道场宝楼阁中对大比丘、诸菩萨、百八十余龙王等宣说此经。本经之同本异译有三种:北周阇那耶舍所译之大云请雨品第六十四、隋代阇那崛多所译之大方等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各一卷、隋代那连提耶舍所译之大云轮请雨经二卷。其中,那连提耶舍所译本,于一八七一年,由英国佛教学者比尔(S. Beal)英译出版。一八八○年,英国佛教学者宾达(C.Bendall)复刊行本经之梵本及其英译本。晚近于新疆吐鲁番所发掘回鹘文字土耳古语佛典中之 Tisastvustik,其内容与本经颇为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