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宧光

赵宧光
  • 姓名:赵宧光
  • 别名:字凡夫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苏太仓璜泾人
  • 出生日期:1559
  • 逝世日期:1625
  • 民族族群:

赵宧[yí]光(1559-1625)字凡夫,又字水臣;号广平,又号寒山长,江苏太仓璜泾人。国学生。是宋太宗赵炅第八子元俨之后,宋王室南渡,留下一脉在吴郡太仓,便有了晚明时期吴郡充满人文色彩的赵氏一族。作为王室后裔,赵宧光却一生不仕,只以高士名冠吴中。他兼文字学家、文学家、书论家于一身。


据《太仓州志》和太仓市政协《地方小掌故》记载,其父赵枢生,喜读诗书,六经子史无所不通,但不善理家政,常只身远游,寻幽探古。赵宧光从小随其父学习四经六艺及古文奇字,博览群书,学习进步很快,于篆书尤其精通。


赵宧光在篆书中掺入草书笔意,开“草篆”先河,写出自己的面目,堪称一精,志趣不凡,被人称为“高士”。他一改前人篆书笔画均匀的常态,结体紧密,但不求规板平整,用笔亦有轻重、快慢、顿挫、转折之变化,并时有出锋牵丝映带上下笔,气韵贯通,灵便而活泼,这种草篆书法艺术曾为人所讥讽,但在某种意义上讲,却是返璞归真再现简牍篆书的神态,对当时及后世篆书艺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启迪作用,傅山、八大山人、邓石如,乃至吴昌硕多多少少都受到其影响。晚明著名印学家朱简的篆刻,多采用赵宧光草篆体入印,在印章中强调草篆意趣而名闻于世。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宧光笃意仓、史之学,创作草篆,盖原《天玺碑》而小变焉。由其人品已超,书亦不蹑遗迹。”《吴县志》云:“所著书几数十种,尤精字学,《说文长笺》其所独解也。”


其篆刻直追秦汉,据《中国书法篆刻辞典》说,曾摹秦汉玺印两千余方,以王侯印、官印、私印之序而编之,辑为《赵凡夫先生印谱》,文人雅士曾赞誉说“展阅间秦汉典型灿然在目矣”。


明代万历22年(1594)赵宧光遵照父亲的遗愿将父亲的坟安在吴县寒山。在寒山守孝之际,宧光为寒山创造了别开生面的景象,利用岩石山野的天然景观,自辟岩壑,叠石造园;凿山疏泉,构建小塘;又斩榛植松,养木培林;置砖雕木,筑室起屋,于是有了寒山别墅。其妻陆卿之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师道的女儿,家学渊源,颇具文才,著有《云卧阁稿》、《寒岩誉草》等,与当时的徐媛齐名,人称“吴门两大家”,为吴中有名的才女。寒山别墅造好后,他携其妻一同隐居于此;儿子赵灵均,又“能诗画,善画事”;所配文淑,“善诗,世称女宗。”“父子篆学,姑诗妇画”,被人称为“吴门三秀”。赵宧光经营寒山的初衷、过程、规模、寒山在他手中形成的胜迹、情趣、风光,他专门撰写了一篇《寒山志》,以留后人。之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寒山,赵宧光夫妇在寒山岭埋头读书,深居简出,他们在纸上写,也在山石上写,岩上岭上手迹遍处,书卷气就象江南氤氲的水气,充盈了整座山岭,夫妇皆有名于时,夫唱妇随,给隐居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人们都交口称赞,一时传为文苑美谈。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凡夫饶于财,卜筑城西寒山之麓,陶洗泥沙,俾山骨毕露,高下泉流,凡游于吴者,靡不造庐谈讌,广为乐方。”当事者造门求见者,宧光亦不下山报谒。至今沿洗心泉侧御道朝上走,过飞鱼峡,在泉石上尚能依稀见到镌有笔力雄健的“千尺雪”三字,这三字乃赵宧光亲笔手书,乾隆皇帝为此专门写下赞词,“泉飞千尺雪千尺,山篆三字铭云峦”(详见《题千尺雪长句》)。


赵宧光博学多才,卜居寒山,著书数十种。据《璜泾志略·艺文志》书目记载,所著有一百余种,涵盖经学、训诂、书法、博古、天官、艺文、稗官等诸多领域,可见其治学之勤奋,学识之渊博。赵宧光传世著作《四库全书》收有《寒山帚谈》二卷,另有小学类《说文长笺 》、《六书长笺》、天算类《九圜史图》、《六 曼》;艺术类《寒山帚谈拾遗》;另集类《牒草》;总集类《寒山蔓草》等。他的同乡挚友、文学家冯时可所著《凡夫传》评价他的所著:“书各为类,类各为品,品各为篇,篇各为目,莫不搜微抉妙,穷作者之心。立未有之义,雕镂造化,争光云汉,而吟风弄月者不与焉。”

赵宧光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从前有个老女人

从前有个老女人

从前从前有个老女人……这不是童话故事的开头,但整件事的确像是个虚构的童话故事,里头有个强势的老女人,而接连的杀人事件就环绕着一首鹅妈妈童谣次第展开。 柯妮利雅·波兹是美国最知名的波兹鞋业创始人,她的崛起便是一项传奇──嫁给一个补鞋匠,与两任丈夫生了六个小孩,开创出美国最大的鞋业王朝。前夫的三个小孩个性古怪,第二任丈夫的孩子则品貌双全,但个性强势且残酷的柯妮利雅只疼爱较年长的那三个怪孩子,对于其他孩子的横死不闻不问。大家都晓得柯妮利雅的遗嘱内容,也都清楚少了一个波兹家的人就可以多分得一笔财产,但痛下毒手的人究竟是谁?为何要附会童谣杀人?杀人的动机真的是因为巨额的遗产吗? 奎因父子机缘巧合地介入此案,却眼睁睁看着谋杀案发生。理查德·奎因探长的手下屡屡身陷险境,埃勒里势必要稳住这失控的场面还原真相,冷血的幕后真凶原来是……

乾隆福州府志

乾隆福州府志

清徐景熹修,鲁曾煜纂。七十六卷,首一卷。分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城池、山川、水利、乡都、津梁、田赋、学校、军制、海防、坛庙、寺观、古迹、公署、第宅园亭、冢墓、风俗、物产、封爵、职官、选举、名宦、人物、流寓、列女、释老、艺文、碑碣、祥异、外纪等。是志大抵以《三山志》、明正德二志为基础,参万历四十年喻政修《福州府志》和新旧福建通志。乾隆十六年(1751)修,历六年而终成此书。一百零八万余字。

云林石谱

云林石谱

3卷。南宋杜绾撰。成于绍兴二年(1132)前。杜绾,字季阳,号云林居士。《云林石谱》是一部石器品专著。作者于所记诸石,各叙其名称、产地、采法、形状、大小、颜色、光泽、声响、用途等方面,又为之品评高下。全书一百一十六目,有零璧石、太湖石、昆山石、形石、石笋、萍乡石、鱼龙石、穿心石、零陵石燕、玛瑙石、于阗石、柏子玛瑙石、端石、红丝石、石绿、镜孔、饭石、墨玉石、石镜、雪浪石、浮光石等。大多以产地名石。

西滢闲话

西滢闲话

中国现代作家陈西滢的散文集。其中的篇目首先发表在《现代评论》上,后于1927年成集,由新月书店出版,内收文74篇。在集中作者对于20年代中国社会的众方面进行了批判和评价。内容上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批评类,包括《粉刷毛厕》、《五卅惨案》、《中山先生大殡和我的感想》等篇,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国内外政治事件的态度;一是文明批评类,包括《东西文化及其冲突》、《罗曼·罗兰》、《中国精神文明》、《民众的戏剧》等篇。反映的是他对国内外文化现象的评价。整个集子文字晶莹透剔,流畅自如,具有从容淡泊的风格。

明儒言行录

明儒言行录

十二卷,清沈佳著。正录十卷,续录二卷。此书仿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的体例,收入明代儒学家共计二百一十七人,各自征引诸书,述其行事,并间摘语录附之。此书带有明显的崇朱抑王的倾向。“其书一宗朱子,故是编大旨,以薛瑄为明儒之宗,于陈献章则颇致不满。虽收王守仁于正集,而守仁弟子则删汰甚严,王畿、王艮咸不预焉。其持论颇为淳谨。初,黄宗羲作《明儒学案》,采摭最详。顾其学出于姚江,虽于河津一派不敢昌言排击,而于王门末流诸人,流于猖狂恣肆者,亦颇为回护。门户之见,未免尚存。佳撰此录,盖阴以补救其偏。鄞县万斯大,宗羲之弟子也。平生笃信师说,而为佳作是录序,亦但微以过严为说,而不能攻击其失。盖亦心许之也。学者以两家之书互相参证,庶乎有明一代之学派可以得其平允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四库全书》本。

费太公传

费太公传

《费太公传》,民国学者钱基博撰。费太公名允嘉,清末著名的义侠之一。清末民初,学者爱颂红妆,喜写侠客,从而存留了许多社会下层的珍贵史料。《费太公传》即其中的一篇。据《虞初近志》本标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