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渊映

钟渊映
  • 姓名:钟渊映
  • 别名:字广汉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秀水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钟渊映(约1640-约1680),字广汉,浙江秀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崇祯十三年至清康熙十九年之间在世,年三十岁。少好学,熟于诸史。性傲慢,乡曲之士多疾之。与朱彝尊、李良年等交最契,而年最少,每为彝尊所称叹。尝约彝尊共为五代史注,方事编纂,忽得呕血疾。良年贻书止之,犹日夕编摩不肯辍。未几,游京师,其友叶舒崇介往见汪琬,与琬辩论六经、三史之源流,诗歌、古文辞之利病,夜漏四刻犹不止琬欲傲以所不知,而渊映性敏识高,卒为心服。旋出居庸关,疾作而卒。渊映所为诗文,横绝时人;其论驳援据古昔,虽老儒钜公莫能难。所著有历代建元考十卷;其信志堂遗诗二卷,(均清史列传)彝尊为序而刊之。

钟渊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简称《通论》,1936年出版。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代表作,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最有影响的经济学著作。该书使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发展到完备的形式,并震动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界,被称为“凯恩斯革命”。其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深刻地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并使许多经济学家改变了原来的观点。不同于以往经济学家,凯恩斯不回避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危机和失业现象,而是力图解释这些现象,并试图加以解决。他抨击了“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抛弃了资本主义可以通过自动调节实现充分就业的传统理论,提出社会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的大小;而“有效需求”又由“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和货币量的大小所决定。它们的作用引起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形成大量失业。因此必须放弃自由放任原则,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有效需求,才有可能实行经济计划化,达到充分就业。这部著作在方法论上的特点是“总量分析”即“宏观分析”,也称“收入分析”,以及短期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

解愠编

解愠编

笑话集:明佚名撰。不分卷。作者原署“乐天大笑生纂集,逍遥道人校刊”,不知编校者真实姓名。文前有“粲然子”评语:“古今漫录,雅俗兼收,义存箴警,一笑舒忧。”可见该书内容与编者意图。书中收笑话一百余篇,其中多数从民间流传中记录下来,虽经编者润色而不失原貌。内容多讽刺贪官污吏、官衙黑暗,语言清新活泼,构思多有艺术性。有万历间刊本。路工《访书见闻录》可资参考。

重庆堂随笔

重庆堂随笔

医论。清王学权撰。二卷。学权字秉衡,晚号水北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长于医术。对伤寒证治、本草药性、脉诊等问题,采摭先哲名言,抒发己见,于嘉庆十三年(1808)整理编撰成书。未及刊行而逝。后经其子永嘉辑注,其孙大昌校正,曾孙王士雄刊定,始得刊行。卷上论六气、虚劳、治案、方剂,卷下论药性并附解毒诸药、论看法。全书以随笔形式,采录有关内容,予以发挥。其中论六气、虚劳篇侧重阐发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案篇则除叙述己之验案外,尚分析其他医家之治验案例。论方剂及药性所收方二十七首,药八十七种,详述方之主治及药物功效、生药鉴定等,还论及五十三种毒品中毒及解救方法。论宗《内经》,取诸家之长,参以个人体会,通俗易懂。有《潜斋医学丛书八种》本,光绪三十一年 (1905) 上海书局石印本。

忠贞录

忠贞录

三卷,附录一卷。明李维樾(生卒不详)、林增志(生卒不详)合撰。李维樾,字荫昌,林增志,字可任,二人皆吉州安福(今属江西省)人。生平事迹不详。《忠贞录》为记其同里卓敬事而编。卓敬,字惟恭,瑞安(今浙江省瑞安县)人。明洪武年间进士,授给事中,曾密疏请徙燕王于南昌,燕王即位后,不屈死节,福王时谥号忠贞。《忠贞录》卷一为卓敬遗稿,前有卓敬像赞及遗稿序,收录其诗、序、志铭等;卷二卷三为后人记载题咏诗文,附录一卷收黄养正、陈茂烈二人传,黄为卓敬同乡、学生,又死于“土木之难”,附录收之尚有道理,陈茂烈于卓敬仅同乡而已,别无渊源,收于附录未见合理。该书有1935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故宫文渊阁原藏本。《四库全书总目》载该书为江苏巡抚采进本。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阿啰跛左曩,有梵字,有释义。

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

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

具名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一卷,唐宝思惟译,与义净译之一字咒王经同本,是一字文殊法之本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