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谷

- 姓名:臧谷
- 别名:字善也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扬州江都人
- 出生日期:1834
- 逝世日期:1910
- 民族族群:
臧谷(1834—1910),谱名肇镛,字善也,又字善均,后字宜生,一作诒孙,号雪溪,自称种菊生、菊隐翁、菊叟。清扬州江都人。
祖父臧之江,字效禹,方正有直声,敕赠文林郎。父祥瑞,字辑武,少孤贫,奉母以寒素起家,给事县衙,以廉慎称。臧谷两应童子试,皆不中,拟投笔从戎,父不允。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入扬州,谷避居东乡,贫将辍学。时乡先辈徐廷珍掌兴化文正书院,知其颖慧,留门下数载,学业日进,遂补诸生。同治三年(1864)举于乡,明年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谷生性落拓,好冶游,为京城某权贵所忌。适母病胃,乃乞假归。及父母故去,谷已年逾四旬,遂绝意仕进,闭门谢客,以诗酒自娱。家居府东街,筑有拜经书屋并桥西花墅,觞咏之会,多集其中。谷喜奖掖后进,凡具一技者,皆赞不绝口,而少年才俊咸乐与游,因结冶春后社,推谷主盟坛坫。每值春秋佳日,泛舟湖上,皤然一老,须髯如雪,望之者,疑为神仙。性爱菊,尤善艺菊,筑问秋馆,于斯种菊、品菊,扬人无出其右。谷既隐居林泉,犹念民生疾苦。是时湖上操舟者多为女子,曰船娘。青篙三尺,掩映碧流,楚楚动人,饶有韵致。光绪间,知府某以为有碍风尚,查禁女子操舟,舟者鸣冤于府署,置不理。谷乃率众女入府衙,击鼓于堂。知府闻之大惊,急整衣冠出,允撤禁令,女子业如故。时论美之。宣统二年(1910)卒于家,年七十七。
扬州自道、咸以来,盐业不兴,名宿谢去,才人星散。又值太平军几番进出,城内十室九空,疮痍满目,箫歌早已声歇。当扬州劫余之日,臧公攘臂起,慨然以文化复兴为己任,主持风会凡十数年。佐其事者,有梁公约、江石溪、陈懋森、马荫秦、谢无界诸君,而后孔庆鑅君承其余绪,继主诗坛,冶春后社得弦歌续奏,至民国而不衰,前后相继唱和者百余人。其振颓起废之功,臧公居首也。公于诗,取法唐之白乐天、宋之陆放翁,大抵率尔成篇,语虽浅近,亦不减流丽之气。可称述者,盖有二焉:
其一,世风众相,俨如画图。具此特色者,当为《续扬州竹枝词》。其《小游船诗》题词云:“人影衣香又一时,渔洋以后久无诗。半篙野水如瓜艇,谱出虹桥新竹枝。”自谓渔洋风雅,有己承之,诗可称者,《竹枝词》也。《续扬州竹枝词》凡100首,前20余首濡以重墨,极言太平军入城之后民生之苦。写官民逃难:“全城抛下开船走,直向清淮不向南。”(其三)写战祸之惨:“冬来喜说郡城收,雪湿枯骸满地愁。”(其八)“人家野祭哭声吞,邻舍无多屋尚存。”(其九)写战后捐税之烈:“贼退不来天又旱,乡间田亩让收捐。”(其十)知当日之扬州,先有太平军起事于前,继有官府豪门暴敛于后,此生民之所以不能堪也。待乱后重生,市面犹可观者惟辕门桥、教场、小东门数家。写辕门桥:“辕门桥上看招牌,第一扬州热闹街。闻道开张生意好,时新茶食鹤林斋。”(其二十八)写教场:“教场茶馆闹纷纷,每碗铜钱十四文。午后偷闲来到此,呼朋引类说新闻。”(其二十九)写小东门:“小东门外市声哗,走遍长街日已斜。樱笋鲥鱼都卖过,一声声喊大西瓜。”(其三十四)信手点染,娓娓道来,饶具乡土情味。而社会之另一面,其五十九云:“安梅两院考纷纷,只论财交不论文。库中发来底几色,学中领出扣三分。”可谓斯文扫地,道德沦丧,乃当年书院之弊。其七十九云:“莫言人世慕官场,地下如今鬼亦忙。急嘱娇儿焚纸帛,加衔指日盼城隍。”此以鬼事说人事,言官绅卖官鬻爵,贿赂公行,乃人间官场之弊。积弊既久,药无可救。当是时,天下滔滔皆是,非独扬州而然,亦封建末世之缩影也。
其二,以诗系事,借事论史。扬州乃名胜之区,佳丽之地,其住宅园林或故老传闻,咸多流布人口。然年代既久,至有阙而不传者,间或遗迹尚存,而往事已杳然难凭。臧公遍涉园亭,城郊无不备览,又熟谙故事,所至皆有诗,而所述之事,多有可传信者。其《康山》诗云:“响鼓琶琵艳一时,隐居风雅系人思。洵宜地借园公读,最后人如竹垞诗。纯庙时巡尝莅止,阮公予告暂栖迟。而今邦土增颜色,尸祝新成节相祠。”此诗所举诸人,皆与康山紧相关连,脉络至为清晰。首二句写康海造园于此,隐居作乐,“园公读”,园公指吴绮,绮字园茨,曾读书康山,“竹垞诗”,竹垞指朱彝尊,彝尊有句云:“有约江春到”,引出此日之园主江春,“纯庙”句谓乾隆曾临幸康山,“阮公”句,指阮元曾购是宅,死后灵柩暂厝于此,“尸祝”句,尸祝谓立死者画像于祠堂,受人祭祀祝祷,“节相”指曾国藩,句下作者自注曰:“山有曾文正公专祠。”以是推之,今扬州卢氏盐商旧宅堂侧有曾公祠,知其宅即康山旧址也。他如《广陵涛》云:“从古沧桑凡几变,浙人且莫看潮夸。”句下自注曰:“《七发》明指广陵,不得谓汉时扬州幅员甚广,观涛必至钱塘也。”谓广陵曲江之涛本在扬州,与浙江无涉也。又《谢安宅》云:“本来雅度有山泽,散处吾州有子孙。”句下自注曰:“国朝谢侍郎溶生、探花增谓皆公裔。”当年谢安在扬州有宅一区,后舍宅为寺,即法云寺。人或以为非是,臧公坚信其有,且指谢安之后裔犹居扬州,确为力证。再如《迷楼》云:“千秋此地忘前鉴,六月游人闹满湖。”告诫世人鉴古知今,居安思危,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丧邦,堪为醒世良言。
臧谷与江都书画家陈念东、陈崇光,诗人马荫秦、萧丙章相友善,皆有名于时,人称“五君子”。钱塘陈懋森有《五君咏》言其事,其《臧吉士宜孙谷》云:“抱膝长吟静掩扉,朝衫早脱易儒衣。岂惟林下饶清福,不睹沧桑一笑归。”言其早离官场,优游林泉,不问世事沧桑,故终其一生,并无憾事。臧谷已刊著作有《臧雪溪诗集》3卷附《问秋馆菊录》1卷《霜圃识余》2卷。未刊稿本,为其裔孙收藏。
臧谷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患难与忠诚
《患难与忠诚》, 作者查尔斯.里德。杰勒德是荷兰特尔哥城一个布革商的儿子。他与玛格丽特真情相爱,却遭小人暗算,被迫流落他乡,走上坠落之路,遭刺得救后皈依宗教并成为一名出色的修士。在教堂偶遇已为他生下一子的玛格丽特,得知真相后因极端的宗教信念,不敢留恋世俗情爱,躲进山洞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因玛格丽特夜怀抱幼子再三苦劝,才迁出隐居处,成为教区神父但不幸也随之而来......
阴符枪谱
原系抄本,唐豪藏。1936年经唐豪校订印行。佚名氏作序称此谱为“山右王先生”撰。唐豪考证此“王先生”即作《太极拳论》之山右王宗岳。其枪诀及高下、左右、刚柔、虚实、进退、动静、阴阳、粘随诸理,基本上都与王宗岳之《太极拳论》相合。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年),王先生在洛阳,曾以此谱示作序者。后来两人又相遇于开封,王先生决定以其数十年之心得“公诸天下”,于是将枪法集成为诀,明其进退变化之法,乃请作序者写了序言。
风萧萧
现代长篇小说。徐訏著。上海怀正文化社1946年10月初版。作品以青年哲学家徐的自述形式,写了一个发生在太平洋战争前后的上海的间谍斗争和爱情故事。在上海“孤岛”,环境使徐无法从事他的美与善的哲学研究,因而不得不常在舞厅、酒吧寻求暂时的麻醉。他偶然救了美国海军军官史蒂芬,两人成了好友。由此,他结识了百乐门的红舞女、漂亮而多情的白苹,又结识了有着美国血统、艳若太阳的梅赢子,以及温柔纯真、富有音乐天才的美国少女海伦。他和白苹往来密切、情深缱绻,又欣羡梅嬴子的美艳,醉心于海伦的天赋和纯情。但他坚持独身主义,不特别钟情于一人。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他才了解到史蒂芬及其夫人都是美国特工人员,梅嬴子是他们的手下。他在史蒂芬太太的劝导下加入了他们的对日战线,并奉命盗窃被疑为日本间谍的白苹手中的密件。第一次成功了,第二次却暴露了。而白苹实际上是重庆派来的间谍,误会他是受日本间谍指使,奉命处决他,但未致死命。梅嬴子追踪至白苹寓所,拔枪相对,才得以相互了解。于是三人协同作战,亲密无间。在一次窃取日军梅武少将的秘密文件中,他们遇上了劲敌日本女间谍宫间美子。白苹英勇献身,梅、徐二人也暴露了身分。梅杀了宫间美子,为白苹报了仇。徐则婉言拒绝了海伦的恋情,赴内地为抗战尽力。作品“并无充实的生活基础,却以编织浪漫故事,抒发人生哲理见其特色,具有较重的感伤情调”(严家炎《中国现代名流派小说选·前言》)。被看作是抗战后期出现的“后期浪漫派”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徐訏的代表作品。
都是幻
清代白话中篇小说集,全称《批评绣像奇闻都是幻》, 四卷,收《梅魂幻》与《写真幻》各二卷,每卷三回,合六回演一事,共十二回。题“潇湘迷津渡者辑”,首有“潇湘耽奇子”序,无绣像, 《梅魂幻》偶有旁批,《写真幻》回末有评,评署“闽山爱石主人”。此书日本元禄间《舶载书目》著录, 日本元禄年间为清康熙二十七年至四十二年(1688—1703),书当作于此前。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参见附录小传。在数量众多的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署名为“潇湘迷津渡者辑”的清代前期文本《都是幻》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它由《梅魂幻》与《写真幻》两部内容独立而旨趣相同的小说构成,二者皆围绕一男与数美的风流遇合展开故事,却有意识地设置了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在弘扬梦之美的同时否定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流露出一种强烈的混合着“人生如梦”之迷茫以及“人生非梦”之沉痛的梦幻意识及悲剧情调。这种梦幻意识在清前期文学创作领域频频出现,对这一文学现象及其文化内涵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准确描述此时期的文学创作原生态。
杜牧之诗酒扬州梦
元杂剧剧本。简名《扬州梦》。乔吉撰。末本。剧演唐代翰林侍读杜牧,因公差赴豫章,在好友豫章太守张纺家宴上,见其13岁的家妓张好好,有爱慕之意,遂以瑞文锦等物及诗一首相赠。3年后,好好被扬州太守牛僧孺收为义女。杜牧又公差扬州,于牛僧孺席间再见好好,爱慕更甚,再以诗相赠。恨无媒妁相通。杜牧游翠云楼,闷倦睡去,梦好好前来相会。有富豪白文礼者,为杜牧饯行。探知内情,愿为作伐,成就此事。牛僧孺任满回京,白文礼特地随往。文礼再设宴招杜牛2人,将原委说破,僧孺应了亲事,杜牧拜了岳丈。关于本剧,木青正儿在《元人杂剧概说》中指出:“此剧情节是单纯的,因为五段都是酒宴之场,一看似乎很平凡;不过各酒宴场的情趣都不相同,曲辞也有变化。在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苦心和本领吧。而贪花恋酒的诗人杜牧的面目,也活跃着。曲辞典丽,并且生气泼刺。”现存主要版本有:《改定元贤传奇》本,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继志斋刊本,《元曲选》本,《柳枝集》本,《扬州丛刊》本。
僧羯磨
律学著述。唐怀素集。三卷。系集录《四分律》中羯磨部分之别行本。全书立“方便篇”至“修奉篇”共十七篇文。历代大藏经均有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