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冠

戴冠
  • 姓名:戴冠
  • 别名:字章甫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字章甫,号濯缨
  • 出生日期:1442
  • 逝世日期:1512
  • 民族族群:

戴冠(1442~1512)明诗文家、学者。字章甫,号濯缨。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颖敏笃学,刻意为古诗文,博览无所不学,然八举不中,弘治四年(1491)“始以年资贡礼部”,授浙江绍兴府儒学训导,后罢归。罢归后潜心著述。戴氏以“好古笃学,淹贯百家”,受尚书王恕推重,尝访以时务。其文章奋迅凌轹,大学士李东阳深爱之。著有笔记《濯缨亭笔记》、《礼记杂说辨疑》、《读史类聚》,《气候杂解》、《经学启蒙》、《通鉴纲目集览精约》以及诗文若干卷。


《明史》无传,《献征录》卷八五及《莆田集》卷二七有文征明撰的《戴先生冠传》,称“其学自经史外,若诸子百家、山经地志、阴阳历律与夫稗官小说,莫不贯总。……议论高远,……务出人意”。但八次应举不中。弘治四年(1491)“始以年资贡礼部”,授浙江绍兴府儒学训导,后罢归。《濯缨亭笔记》前有陆粲的《序》,介绍了戴冠的事迹。陆粲字子余,是戴冠同乡,嘉靖五年(1526)进士,补工科给事中,后任永新知县。《明史》有传。当代著名明史学家谢国桢刚主先生撰跋,载于《明清笔记谈丛》中。

戴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收藏整理了傅斯年先生关于“战国子家”和《史记》的珍贵讲义资料,前者概括了诸子百家的源流和特点,后者则开创了现代《史记》研究的先河,两部分内容都是傅斯年巅峰时期的精华之作,至今仍为学界所推重。

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

南宋王应麟撰。为作者读书杂记,凡二十卷。计说经八卷,天道、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诗文评三卷、杂识一卷。共二千余条目。考订典籍,言必有据,多发人所未发,于宋人同类书中向称精审。关于河渠、漕运、田制等方面记载亦颇有史料价值。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颇有价值的工具书。全书贯穿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伦理思想,倾向陆九渊心学,认为仁义道德为人心所固有,“人者,天地之心也。仁,人心也。人而不仁,则天地之心不立矣。为天地立心,仁也。”卷首有自叙云“幼承义方,晚遇艰屯。炳烛之明,用志不分”,当成于入元后。其论学无门户之见,故所考切实可据,为时所重。

外科十三方考

外科十三方考

外科著作。张觉人编。《外科十三方》约为明代著作。原书记述外科病的13个有效方剂。作者姓张,佚名,是一位民间医生。本书依赖师徒授受,相互抄录流传至今。有多种传本,因珍秘而从未刊印。编者根据所看到的几种抄本,加以校勘考证,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并将自己的一些其他验方附入其内,编撰而成。1955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印行(修订本)。

风骚旨格

风骚旨格

诗论。唐人齐己撰。一卷。己有《白莲集》已著录。此编分题论诗,其题为:六诗、诗有六义、诗有十体、诗有十势、诗有二十式、诗有四十门、诗有六断、诗有三格。题下有分论,且引诗一句为证。表现出唐人研究诗体、诗理之一种方法,虽则细致、规整、而终为仅重形式,无济于创作与鉴赏。全书分8部分讲示诗的做法,各以2句或4句诗为例,不加解释。“六诗”、“六义”等题,沿袭传统儒家诗论的说法;从所选用的空灵,谈远的例诗中,反映出了晚唐诗风的趋向。

八识规矩纂释

八识规矩纂释

八识规矩纂释,一卷,明广益纂释,德清序,方远跋,程开裕跋。(皆并百法)

续传灯录

续传灯录

凡三十六卷,另有目录三卷。明代圆极居顶编。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继景德传灯录之后,集录禅宗六祖大鉴慧能以下第十世至第二十世之传法世系。主录机语,少载事迹,共一二○三人,若加无传文者则共有三一一○人。本书在编修过程中,采择五灯会元、佛祖慧命、僧宝传、禅门宗派图、诸祖语录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