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仁

魏秀仁
  • 姓名:魏秀仁
  • 别名:字子安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
  • 出生日期:1819
  • 逝世日期:1874
  • 民族族群:

魏秀仁(1819—1874),字子安,一字子敦,又字伯肫,别署眠鹤道人、眠鹤主人、咄咄道人、不悔道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父本唐(又瓶)为嘉庆己卯(1819)举人,历官永安县训导、上杭县教谕、台湾县训导,并著有《读经札记》、《爱卓斋集》。魏秀仁幼承家学,随父研习经史,学识广博。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县学,次年中举人。此后四次赴京应会试,皆落第。辗转漫游陕西、山西、四川,曾入太原知府保龄(眠琴)之幕,主讲渭南象峰书院、成都芙蓉书院。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横扫大西南,魏秀仁父卒弟亡,遂乘舟东下,至次年始抵故里。授徒糊口。同治八年(1869)就馆于建宁之小湖。同治十二年(1873)挈家之延平,不久卒。


魏秀仁能诗文,尤精经史,一生著述达四十余种,仅文学方面的著作即有《陔南山馆诗集》二卷、《陔南山馆文录》四卷、《陔南山馆骈体文钞》一卷、《陔南山馆诗话》一○卷、《故我论诗录》二卷、《论诗琐录》二卷等。多未刊刻行世,现存者极少。以小说《花月痕》而知名于世。该书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狭邪小说,对后世影响甚大,其后在晚清形成争写狭邪小说的热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均予以详细论述。生平事迹见容肇祖《〈花月痕〉作者魏秀仁传》(王俊年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小说卷》)、陈新《魏秀仁的生平及著作考辨》(《文学评论丛刊》第十三集)、曾宪辉《魏秀仁年谱》(《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4期)等。

魏秀仁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孤独旅者

孤独旅者

《孤独旅者》是凯鲁亚克一些已出版的和未出版的小说片段的合集,这些文字均关注这样一个主题:旅行。描写了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和城市。与凯鲁亚克以数字般的精确再现都市人的孤独。在他笔下,工业化社会中“单向度的人”的生活使每个人都如机械一般准确。在这部松散的遗作中,“流浪者宣言”,制度、法律、婚姻都是人类因为害怕孤独而做出的无奈的选择;愤怒则是一种对此充满了进攻性和欢乐的力量;互助、友爱、平等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而商业、科技、管理都只是获取幸福生活的工具。

入夜

入夜

《入夜》是美国悬疑小说殿堂级人物康奈尔·伍尔里奇的遗作,由当代最具风格的推理小说作家劳伦斯·布洛克续写完成,让这部爱恨交织、悬念迭起的作品得以与读者见面,功莫大焉。小说基本上沿袭了伍尔里奇在四十年代的经典写法:玛德莲·查默思误杀了一个年轻女性,陷入了自责的折磨之中。她循线找到那个女性生命中的两个冤家,一男一女,决意代为报复。她因此有了新的身份,迂回在那两人的世界中,她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伺机摧毁他们,却不想情不自禁爱上了她要暗杀的男主角。《入夜》证实他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尽管如此悲惨艰苦,还是没有丧失那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神奇笔触。此作足可与作者的经典作品《黑衣新娘》、《幻影女士》、《我嫁了一个死人》并列,毫不逊色。

苦炼

苦炼

《苦炼》从酝酿到成书历时四十余年,尤瑟纳尔漫长的创作过程也堪称一部人生的炼金术。十六世纪初的欧洲,泽农出生于布鲁日首屈一指的富商家庭。他从未谋面的生父是来自佛罗伦萨的一位年轻教士,为了远大前程的召唤,断然割舍北方水城的短暂恋情。身为私生子,泽农是为教会长大的。然而二十岁时,他决定离家出走,到大千世界去探寻知识。他在三十多年里游历了大 半个世界,然后隐名埋姓回到布鲁日,在济贫院里为穷人看病。一桩与他几乎无关的僧侣风化事件令他的真实身份暴露,经世俗司法当局与教会的联席审判,泽农被判火刑。1569年2月,寒冬将尽的时候,泽农在临刑前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出生的城市里死去。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隋唐间道流模拟释典而作。唐代《要修科仪戒律钞》及《至言总》二书皆引《观门经》,疑即本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载九位真人《行道任证颂》九首,倡导修持五复三归观门之道。所谓五复者,初察五知明十行有无妄门,次观心智了无常生灭化门,三进修信惠净业田覆命寂门,四妙致种玄混冥蒂洞真明门,五染契照道登通明真洞证门。据称能修此五观门者,则身心洞妙,具足圆成,出离无常,得真常道,然后三宝自然复归矣。经文袭取佛教万法皆空与止观修持,而倡导成仙。

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

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

元始天尊述六甲直符神君姓名,劝人诵经、礼拜、持咒,以保胎护命。

回生集

回生集

方书。清陈杰(乐天叟)辑。正续集合刊,刊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集分内症、外症、损伤、杂治、女科、小儿门等,卷末附《续补经验单方》,计收验方400余首。续集分为头面眼目耳鼻、心胃噎膈胀积吐泻感冒等10余门,收方500余首。现存初刻本及多种清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