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心

王治心
  • 姓名:王治心
  • 别名:名树声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吴兴县人
  • 出生日期:1881
  • 逝世日期:1968
  • 民族族群:

王治心(1881-1968),名树声。吴兴县人。前清考入痒生。曾任东吴第三中学、华英学校、上海裨文女学、惠中女学等校国文教员。1913年至1918年间任基督教刊物《光华报》编辑。1921年任南京金陵神学院国文和中国哲学教授,编辑《神学志》。1926年至1928年间任中华基督教文社主任编辑。1928年起出任福建协和大学文学院院长、国文系主任兼荣誉教授。1934年后应刘湛恩校长之请出任沪江大学国文系主任。1948年从沪江大学退休后回金陵神学院教授国文和教会史,主编《金陵神学志》。1957年退休。其后一直在北京居住。著有《孔子哲学》、《孟子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帝观》、《道家哲学》、《墨子哲学》、《中国学术源流》、《基督徒之佛学研究》、《庄子研究及浅释》、《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孙文主义与耶稣主义》、《三民主义研究大纲》、《中国学术概论》、《中国文化史类编》、《耶稣基督》(与朱维之合编)、《评基督抹杀论》(与范子美合编)等,为中国基督教界有较大影响的、多产的著述家之一。

猜你喜欢的书

交叉小径的花园

交叉小径的花园

《交叉小径的花园》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创作的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中国人。它讲述了一战期间在英国为德国当间谍的主人公俞琛在同伴被捕、自己被追杀的情况下,为了把重要情报告知德国上司,而不惜杀死汉学家阿尔贝的经过。故事的讲述又以俞琛被捕后狱中供词的方式展开,且以欧洲战争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的推迟为切入点,引人入胜。

摄生集览

摄生集览

养生类著作。佚名撰,明胡文焕校刊。一卷。文焕有《幼幼集》已著录。是篇首论养神、惜气、隄疾,忘情去志,恬淡虚无等养生之术。次论五气通五味及安乐、摄养之道。指出善养生者养内,不劳神,不苦形,使脏腑安和,三焦各守其内,饮食常适其宜。强调阴阳二气与精、气、神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条理清晰明辨,论述简捷,主题突出,为通用性养生学著作。有《格致丛书》本。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

经名:洞真太上丹景道精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据称系谷希子传。书诵读《曲素诀辞玉景内真金章》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不署撰者。经中称与《隐地八术》名同事异,又名 《太素三 元曲素诀辞玉景内真金章》。《道藏》中有《上清丹景道精隐地八 术经》和《上清曲素诀辞箓》,皆为六朝古上清经。该经述诵《曲 素诀辞》之法,盖亦为六朝古上清经。主要内容为上品、中品交 替各七章,无下品,并有《太素金真消魔内真咒》。劝人诵咒。

归藏

归藏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归藏》为三《易》之一,又名《坤乾》,《周礼·春官·大宗伯》有记载。郑玄以为殷代之《易》。该《易》以重卦坤为首,乾次之,故名《坤乾》。又因坤象征地,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故名《归藏》。《礼记·礼运》载孔子语:“我欲观殷道,是故知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孔子以《坤乾》之义可以观殷道,表现在《坤乾》的卦序上首坤次乾,反映殷代强调母系即“殷道亲亲”的特点。《太平御览·学部》引桓谭《新论》称: “《归藏》四千三百言”,又 《北堂书抄·艺文部》 引 《新论》:“《归藏》藏于太卜”。据此,该书汉时尚存,独不见于《汉书·艺文志》中。今传《三坟书》中有《归藏》,已证其伪。此《玉函山房辑佚书》本,未知作者,晋《中经簿》已见,说明成书较早。《隋书·经籍志》作三卷,晋薛贞注,后散佚。宋《中兴书目》仅存初经、齐母、本蓍三篇,宋以后此三篇亦佚。欧阳修以为宋时所存三篇疑非古经,马端临疑并出刘炫伪作。《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有《归藏》文一条,王国维据殷墟卜辞证其为殷代古《易》。马国翰辑本大体本之朱彝尊《经义考》,或有补遗。日本藏唐写本《秘府略》卷八百六十四及日本写本《释遍照文镜秘府论》中各引一条,不见于马氏辑本。据《丛书综录》知,清人王谟、洪颐煊、马国翰各有辑一卷。唐人司马膺亦注《归藏》十三卷,早佚。

辨言

辨言

笔记。南宋员兴宗撰。1卷。兴宗字显道,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官至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以历代经解传注之言有出入于道者,惧其不纯,因约众万之指,示精一之义,随意而订正之,撰为是编。其间采《左传》、《史记》、荀子、刘向、扬雄等所言,以及宋代诸儒之说,凡于理未安者,皆条举而系以辨,故曰“辨言”。其论多中理要,有特识者甚多。有《艺海珠尘》、《丛书集成初编》本。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

清上睿说卷首收序;卷一收住潭州南云兴化禅林语录、住南云放光山毗卢禅寺语录;卷二卷三收住郢州潼泉山法兴禅寺语录;卷四收住北京慈明寺语录、住北京翊教寺语录;卷五卷六收颂古。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