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叟行端

元叟行端
  • 姓名:元叟行端
  • 俗姓: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浙江临海人
  • 出生日期:1254
  • 逝世日期:1341
  • 民族族群:

元叟行端(1254~1341)元代临济宗大慧派僧。浙江临海人,俗姓何。号元叟。家世业儒,六岁随母习儒学。及长,随化城院之叔父茂上人剃发,参径山藏叟善珍而得法。大德四年(1300),住湖州(浙江)翔凤山资福禅寺。八年,敕住中天竺万寿寺,赐号‘慧文正辩禅师’。未久,住灵隐景德寺,追赐‘佛日普照’之号。至治二年(1322),住径山兴圣万寿寺。其间,三度受赐金襕袈裟,并受历代皇帝之皈依。至正元年八月四日示寂,世寿八十八。法腊七十六。编有慧文正辩佛日普照元叟端禅师语录八卷。[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续传灯录卷三十六、增续传灯录卷三]

元叟行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灯火阑珊

灯火阑珊

约翰做了一个美丽庄园的梦,此后他一再地梦到相同的庄园,他也一直渴望进入庄园的里面,直到有一次梦中见到了庄园窗帘后可怖的景象;炙手可热的女演员奥尔加·斯多玛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惯于敲诈女人的无赖贾克知道她的底细;年轻貌美的伊莎贝尔曾是社交场的风云人物。她除了钱,什么都有。在众多追求者中,伊莎贝尔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画家艾伦。一起意外事件,使得艾伦真正认识了自己的妻子。最后一抹亮色从艾伦的作品上消失了……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英国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喜剧。剧本写约翰·福斯泰夫爵士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他知道温莎地方的两个绅士福德和培琪都很有钱,便设法勾引他们的妻子。他同时向福德夫人和培琪夫人都送了求爱信。这两个夫人交换情况后发现他们收到的信不仅字迹相同,而且语句完全一样。于是她们商量了办法,把福斯泰夫戏弄了三次:第一次把他约会到福德家里,刚刚进门,培琪夫人慌忙赶来说,福德先生来了。福斯泰夫很惊慌,只好藏到装脏衣服的篓子里被扔进了泰晤士河。第二次仍是这样,福斯泰夫只好装扮成一个老巫婆溜走,在大门口碰上福德先生,被福德先生打了一顿。第三次把他约会到一个树林里,让他装扮成一头公鹿等着。福德夫人和培琪夫人早就布置了许多人藏在周围,“公鹿”一出来,大家把他围住,叫他无处逃跑,并且撕掉他的伪装,露出福斯泰夫的真面目。与此同时,还穿插着一个安·培琪小姐的婚姻事件。他的父亲培琪先生叫她在捉“公鹿”的那天晚上穿上白色衣服,去跟斯兰德结婚。她的母亲培琪夫人叫她穿上绿色衣服跟卡厄斯医生去结婚。而安·培琪小姐却和少年绅士范顿相恋。这天晚上,她让两个男孩子分别穿上白色和绿色衣服跟着斯兰德和卡厄斯去了。安·培琪却和范顿一同去教长家里举行了婚礼。《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是一出讽刺喜剧,它讽刺戏弄了贪财好色的福斯泰夫爵上,赞美了安·培琪和范顿的真挚爱情。

南海志

南海志

又名《大德南海志》,中国元代的航海地理著作。陈大震撰。本书原刊于元大德八年(1304),凡20卷,现多佚散,仅有北京图书馆藏残本卷6至10,卷7物产篇列舶货,诸番图。《永乐大典》卷119.07广字,也予收录。列举和广州通商的国家和地区名共140余处。本书涉及元代海舶通商所至的广大亚非区域,对东南各国记述尤详,对印度地名的介绍也相当完备,还涉及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的重要港口,对非洲各国,北起勾斯离(今埃及)、芦眉(今肯尼亚、坦桑尼亚)、麻加里(今基尔瓦)都已提及。其所述地名之广,实已超出宋元时代的其他航海地理著作,惜其残缺,难窥全豹。

通鉴纪事本末[四库本]

通鉴纪事本末[四库本]

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南宋袁枢撰。宋朝之前,中国史书不外两种,即编年、纪传二体。前者以年为纪,后者以人为主。虽各有所长,但都不善记事,“或一事而隔阅数卷”;“或一事而复见数篇”。袁枢喜读司马光《资治通鉴》,但苦其浩博。有时一事延续数年,如果想要知其全貌,便要翻阅数卷。为解决这个困难,便以事件为中心,把分散的史料集中起来,按照《通鉴》原来年次,抄上原文和司马光的论,并起一题目,共编纂239个条目,另有附录66事,附在各条目之后,以类编纂,辑成一书。起自“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征淮南”,记载1360余年的史事。由于每事一篇,起迄了然,故称“纪事本末”。全书共42卷。所记305件大小事情,绝大部份是政治、军事事件。涉及经济方面的,只有唐朝两条。一是奸臣聚敛,一是两税之弊。作者开始编撰时间不详,书成约在乾道九年(1173)。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上孝宗。孝宗阅后大为赞赏:“治道尽在是矣”。诏令严州摹印10部(作者时任严州教授),此书因而得以迅速流传。从史料价值方面看,本书内容全部录自《资治道鉴》,没有作者一句话。所收集的也是材料集中的题目,零碎材料,也还要查阅《通鉴》原本,因此其使用价值就受到一定限制。但从史籍的编纂方法来说,却是开创了一种新体裁。另外阅读方便,故事性强,也吸引了不少读者。之后,各种纪事本末体书相继问世,极大丰富了中国史学宝库。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书教下》中赞此书“文省于纪传,事豁编年”。《四库全书总目》也说“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晰,节目详明,一览了然,遂使记传编年贯通为一,实前古之所未见”。此书最早刻本为南宋淳熙二年(1175)严陵郡摹刻本。明末,张溥在《通鉴纪事本末》每一篇后作一论,附在原篇之后,并按原本条目重新析为239卷。此书刊出后,宋42卷本渐为减少。1964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是为最好版本。此本为四库本,本站也有标点本,可以搜索查找!

一初元禅师语录

一初元禅师语录

清元说,真开、真智等编。收上堂、示众、小参、机缘、行实、颂古、象赞、诗偈、杂著、佛事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九册。

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

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

一卷,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