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

- 姓名:郭璞
- 别名:276年-324年)字景纯
- 性别:男
- 朝代:两晋
- 出生地: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
- 出生日期:276年
- 逝世日期:324年
- 民族族群: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好经术,博学有高才,但口讷不能言论。初为临沮长,常游境内清溪山。 《游仙诗》中“青溪一千仞,中有一道士”即咏此。永嘉末年,海内将乱,郭璞先卜之,投策而叹,率亲暱十余家南来渡江,避地东南。所作《流寓赋》即记此段行程。既过江,宣城太守殷祐引为参军。后殷祐迁石头督护,郭璞随往。王导见而深重之,引为参军。晋元帝即位,郭璞于太兴元年(318)奏《南郊赋》,元帝见而嘉之,以为著作佐郎。又命他与王隐共撰《晋史》。顷之迁尚书郎。时司马绍以太子之重位居东宫,与温峤、庾亮并有布衣之好,郭璞亦以才学见重,位与温、庾相埒,时人美之。永昌元年(322),以母忧去职。不久,大将军王敦起为记室参军。郭璞因劝阻王敦谋反,被害。王敦事平,被追赠弘农太守。故世又称郭弘农。
郭璞为人不修威仪,性格轻易。形质颓索,纵情嫚惰,嗜好酒色,时或过度,而有醉饱之失。 但博学有通才。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历算。尝从精于卜筮之术的郭公受业,得秘传真法,由是得以精通五行、天文和卜筮之学。 前后筮验六十余事,名为《洞林》。 又抄京费诸家要最,更撰《新林》十篇、《卜韵》一篇。时人或讥笑他的卜筮,他便著《客傲》作辩难。实际上他常借卜筮形式,隐晦曲折地表示对时局的看法。他的谏元帝减轻赋敛,劝温峤、庾亮起兵讨伐王敦等等,都是这样。 他在古文字学和训诂学方面具有颇深的造诣,曾注释《周易》、《山海经》、《尔雅》、《方言》、《穆元子传》及《楚辞》等古籍,对后代影响极大,是我国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
郭璞尤善属文,所作诗、赋、诔、颂数万言,惜已散失。诗赋成就相当可观,史称其“词赋为中兴之冠”(《晋书·郭璞传》)。 以《游仙诗》、《江赋》等作品最为著名。钟嵘《诗品》将他列为中品,说他“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现。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说明他在晋宋诗风的转变中起过重要作用。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晋弘农太守郭璞集》十七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郭弘农集》二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猜你喜欢的书
鸽翼
长篇小说。詹姆斯著。作于1902年。家境平凡的凯特·克罗依与记者莫顿·丹什是一对经济拮据的英国恋人,两人情投意合,却因囊中羞涩无法结婚。一次凯特偶然结识了富有的美国女继承人米莉·蒂尔,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米莉来到英国后,其巨大的财富吸引了形形色色之人来到她身边,有人真心诚意,有人图谋不轨,年轻的米莉见识到了古老欧洲的复杂人心。不久,米莉身患绝症,临终前得知了凯特的计划:她试图让莫顿接近米莉,骗取她的财产。最终米莉给莫顿留下一笔巨款后撒手人寰,凯特与莫顿是否能够如愿获得财富、过上向往的生活呢?
欧阳行周文集
又名《欧阳四门集》、《欧阳助教集》。诗文别集。唐欧阳詹(字行周,官四门助教)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欧阳詹集》十卷,唐李贻孙编次,今传《欧阳行周文集》十卷,凡赋一卷、诗二卷、文七卷,有宋蜀刻本和明弘治、正德刻本,《四库全书》亦加收录;清乾隆秦恩复抄本有补遗一卷,近代缪荃孙辑《三唐人集》本有校记一卷,《四部丛刊》则据明正德本影印。别有《唐欧阳先生文集》八卷,明徐蚴编次,凡赋一卷、诗二卷(古今体分编)、文五卷,附录一卷,所收篇章较十卷本完备,有万历刻本。又清嘉庆《王氏汇刻唐人集》所收《欧阳四门集》,亦八卷;另旧抄本《欧阳行周集》六卷,附录一卷,藏台湾“中央图书馆”。单收诗歌的,有《欧阳助教诗集》一卷,清席启㝢辑《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又《中唐欧阳詹诗》一卷,龚贤辑《中晚唐诗纪》本。
宝真斋法书赞
廿八卷。著录。宋代岳珂撰。珂(1183—1234年),字肃之,号亦斋,又号倦翁。汤阴(今河南)人。鄂国公武王岳飞之孙,岳霖之子。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历官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制置史。是书以其家藏前人墨迹,自晋唐迄于南宋,各系以跋而为之赞。珂处于南渡积弱之余的政治环境,又当家难流离之后,故在其著作中多发愤激烈之情,时见于言词之中。其对诸家古帖,尤征人论世,考核精审,文亦兼备众体,新颖百变,层出不穷,可谓赏鉴而兼文章。全书前三卷为历代帝王帖;卷四为晋人真迹、梁陈名人真迹;卷五、卷六为唐名人真迹;卷七为唐摹晋人帖、唐人摹二王帖、万岁通天帖;卷八为唐摹杂帖、唐无名人帖、吴越三王判牍帖、五代名人真迹;卷九至卷二十七共十九卷皆为宋名人真迹;卷二十八为鄂国公传家帖。是编在每帖题名之下系以总赞,次列案语,各帖皆录原文,分别记述书体、字数、行数、题记、考订、跋尾、纸本、缺损等。所谓诸帖刻石,流传者十仅二三,墨迹仅存者百鲜一二,皆因珂汇集以传。此编因泯没零落数百年之久,由清代纪昀为总纂官,于乾隆年间重订刊行,始为世人所用。有乾隆四十六年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
群仙要语纂集
群仙要语纂集,元末明初道士董漌醇编集。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节录部分道书中有关修炼之理论,重加纂集成编。所录道书有《日用诀》、《关尹子》、谭峭《化书》、吴筠《玄纲论》、张继先《大道歌》、《心说》、王嚞《论打坐》、《坐忘铭》、曹仙姑《大道歌》,王玠《还真集》、白玉蟾《玄关显秘论》、马钰《丹阳真人直言》等。全篇大旨以论述静心守一,养气全神,识心见性。归根覆命等理论为主。
马忠肃公亮墓志铭
晏殊撰。马亮,字叔明。进士出身,曾任大理评事、芜湖知县。迁殿中丞,通判常州。后调濮州知州,升太常博士、福州知州,又迁饶州知州。北宋咸平三年(1000),任西川转运副使。后又知潭州、升州、广州、杭州、庐州及江陵、江宁府,历迁工部尚书侍郎、御史中丞、兵部侍郎等职。仁宗时,拜尚书右丞,复知庐州,迁工部尚书,知毫州等。升太子少保后病死。赠尚书右仆射。谥号“忠肃”。
孔子诗论
上博楚简之一。收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完、残简共29支。由马承源整理并释读。全篇盖为孔子向弟子授诗之记录。马氏认为“可能当时社会对诗的认识和诗的运用,已有相当的偏差,所以在《诗论》中常强调主观的见解”。如多次出现“吾信之”、“吾悦之”、“吾美之”等。与《论语》中孔子论诗相比较,《论语》中只涉及《诗》与修身的关系,而竹简中出现关于《诗》与“情”的关系的讨论。《诗论》首简即提出:“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乐亡离情”说,点明了“情”在孔子《诗》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各篇诗的排序,与今本《毛诗》也不相同。就内容而言,仅涉及《周诗》。《诗论》作者,今有子夏、子羔以及孔子再传弟子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