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龄

- 姓名:李昌龄
- 别名:字天锡
- 性别:男
- 朝代:北宋
- 出生地:宋州楚丘(今属河南)人
- 出生日期:937年
- 逝世日期:1008年
- 民族族群:
李昌龄(937年—1008年)北宋太宗时参知政事。字天锡,宋州楚丘(今属河南)人。太平兴国三年(978),中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合州(今属四川)。历将作监丞、右赞善大夫、通判银州(今属陕西)。京城开金明池,他献诗百韵,太宗嘉之,擢右拾遗、直史馆。改右补阙,出知滁州(今属安徽)。又起为淮南(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转运使,转户部员外郎、知广州(治所在今广州市)。因不能以廉自守,淳化二年(991)召还。后知审刑院事、权判吏部流内铨、右谏议大夫,充户部使。三年,改度支使,拜御史中丞。至道二年(996),拜参知政事,在任无所建树。真宗即位,加户部侍郎。三年五月,坐与王继恩、胡旦等谋立楚王元佐事,贬忠武军(今属河南)节度使。咸平二年(999),起为殿中少监,后知数州。真宗谓其素无清誉,授秘书监致仕。大中祥符元年(1008),卒。
产生于宋代的《太上感应篇》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部劝善书,因其流播广泛、影响深远而被誉为“善书之祖”。《感应篇》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其范围涉及家庭、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感应篇》中“忠孝友悌”“阴贼良善,暗侮君亲”“轻蔑天民,扰乱国政”“男不忠良”等条目,就具有明显的臣民政治伦理意蕴。《感应篇》原文基本上是简短的条目形式,宋李昌龄注《感应篇》(以下简称李注)则对《感应篇》原文中有关臣民政治伦理的条目进行了详细阐发。
猜你喜欢的书
空中历险记
18世纪50年代的一个9月,我来到了缅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我乘气球穿越了德国的几个主要城市,因此这次旅程很是惹人注目。可当呆在吊舱里时,我的身边并没有德国人相伴,而我在巴黎成功的升空也吸引不了那些板着脸孔做人的德国人尝试着做次空中旅行。
三姓山川纪
《三姓山川纪》仅五千余字,记载三姓(今属黑龙江省泣兰、境内窝肯哈达山、马鞍山、朱尔山、巴彦哈达山、阿吉玛玛山、大瓦丹山等四十八座山峰,老岭一座,短羊、凤凰硷子二座,大迎门石、小迎门石二座,古木呐城旧城遗址一处,窝肯河、苏木河、巴胡力河、七胡力河、瓦玺别拉河、哈达河、浓浓河等河流二十七条,横头饱、方正泡、妖精泡冬处,西芬沟一条。其中脱、衍字数处,李兴盛、张杰标点时,均予指出或存疑。所记河流首起窝肯河,止卜雅密河。所记河流范围上讫阿勒楚喀副都统辖区与记之列,诸如胡尔哈河(牡丹江)、布雅密河、萨林河等。二十七条河都属松花江水系,辖区内属乌苏里江之河流概不叙述,汇入黑龙江一下游之河流亦不记。叙述时,一先及河名,有异名时亦予指出,接叙其方位、发源、流经流程、河源至河口距离、河口至二姓城距离。
星
叶紫一九三五年完成的一部中篇小说。作品以大革命中的湖南洞庭湖滨为背景,叙述的是农村妇女梅春姐在农民运动前后命运变化的故事。叶紫调动多种艺术手段,以展示人物心理特征为重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带着时代风姿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通过人物命运同农民运动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指明了一条我国妇女解放的正确道路,同时深刻地揭示出农民运动的深远影响。《星》思想上取得的成就,远在当时同类作品之上;艺术上的成功,标志着叶紫创作的高峰。作品发表之初,曾受到读者热烈的称赞,说它“好象孤耸在黑夜的大海上的灯塔一般,有睥睨一切之概。”
魏庆之词话
宋魏庆之撰。魏著诗话集《诗人玉屑》,据黄昇序文所述,成于理宗淳祐四年(1244)。有二十卷本及二十一卷本,其二十卷本末附词话十四目十五则,二十一卷本末附词话二十二目二十五则。两相比勘,二十卷本缺李易安评、聂冠卿、宇文元质、晏叔原、晁无咎与朱希真、柳耆卿、王逐客、僧惠洪八目。《词话丛编》据二十一卷本辑为《魏庆之词话》。是书征引前贤及时贤著述时,例于文末注明出处,惟东坡《卜算子》、《蝶恋花》二则,只注“词话”二字,未标书名全称,疑为黄昇《中兴词话》。李易安评一则,出自《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也未注明。是书采摘繁富,但缺少己见。《诗人玉屑》二十卷本,有明武林谢氏刻本、清《四库全书》本等。二十一卷本,有日本宽永十六年刻本、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王仲闻校勘本。唐圭璋《词话丛编》本据日本宽永十六年本收入。
兰盆献供仪
《兰盆献供仪》一卷,宋元照重集,昔孤山法师尝作兰盆礼赞文。三宝目连共为六位。启白忏悔各四句而已。仍用常途罗汉礼请之声。后真悟律师更为天竺祖礼唱之。
往生礼赞偈
全一卷。唐代善导着。全称劝一切众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六时礼赞偈。又作六时礼赞偈、往生礼赞、礼赞。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以龙树、世亲之礼赞偈为基础而订六时礼赞法,印于日没、初夜、中夜、后夜、晨朝、日中等六时,行不同之礼赞。如于中夜,诵龙树之十二礼偈,行十六拜;于后夜,诵世亲之往生论偈,行二十一拜。此为念佛行人之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