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布尔

- 姓名:索布尔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阿尔及利亚奥兰
- 出生日期:1914年4月27日
- 逝世日期:1982年9月11日
- 民族族群:
阿尔伯特·马里乌斯·索布尔(AlbertMariusSoboul,1914年4月27日-1982年9月11日),当代法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生于阿尔及利亚奥兰(今瓦赫兰),出身于农民家庭,是国家抚养的战争孤儿。1936年毕业于巴黎大学。1936年加入法国共产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积极参加抵抗运动。1945年后长期在巴黎等地任教。1958年获国家博士学位,执教于克莱尔蒙—菲朗大学。1959年起任罗伯斯庇尔研究学会秘书长,并任《法国革命史年鉴》编委。1967年起,任巴黎大学法国革命史讲座教授,并任该校法国大革命史研究所所长。索布尔毕生致力于法国革命史的研究,享有盛誉。他的博士论文《共和二年的巴黎无套裤汉》(1958年)在历史著作中第一次全面证明了无套裤汉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这部专著开创了城市人民运动的研究方向,确立了索布尔在法国革命史研究中的卓越地位。以后,索布尔对法国大革命前后长期的历史发展做了综合研究,写出了《法国革命史纲》(1962)、《革命前夜的法国》(1966年)、《文明和法国革命》(第1卷,1970年)等著作。他通过国际历史学家的协作,合编了《巴贝尔全集》。此外,他还编写了19种关于法国革命各段历史的书籍。索布尔继承了法国史学研究的进步传统,强调以严格的批判精神对待史料,重视研究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变化,重视研究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注意城市平民和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他通过分析城市下层平民运动,发展了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社会史的研究。自70年代中期起,他转而研究法国革命时期消灭封建关系问题。批驳了许多资产阶级史学家否定革命具有反封建性的论断,强调指出革命在消灭封建关系中的作用。索布尔的著作推动对法国大革命总体史的研究。
索布尔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石门文字禅
宋代诗文别集。30卷。释惠洪撰。据《四部丛刊》初编收入的明径山寺刻本所题,该书为作者门人觉慈所编,释氏收入大藏支那撰述中。此书卷1至卷8为古诗,卷9为排律、五言律诗,卷10至卷13为七言律诗,卷14为五绝、六绝,卷15至卷16为七绝,卷17为偈,卷18,卷19为赞,卷20为铭、词、赋,卷21至卷24为记、序、记语,卷25、卷26为题,卷27为跋,卷28为疏,卷29为书、塔铭,卷30为行状、传、祭文。卷首有明代万历二十五年(1597)达观和尚所作序文。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即据此本采入。作者身为僧人,诗中却时作绮语,故有“浪子和尚”之称。他在创作上主张“文章五色体自然,秋水精神出眉目”(《鲁直弟稚川作屋峰顶名云巢》),极推崇苏轼、黄庭坚,而黄庭坚也称赞他韵胜不减秦观、气爽绝类徐俯。在江西诗风大炽之际,其诗雄健俊伟,清新奇警,辞意洒落,气韵秀拔,正可谓独树一帜。至于其小词,则情思婉约,颇似秦少游。
新竹县采访册
地理杂志。清陈朝龙等撰。十二卷。该县旧无专志,光绪年间,奉檄设局,聘人采访,由朝龙等编辑,约于光绪二十年(1884)成册,约十九万字。悉依台湾省通志局颁发程式。冠总目、总括。正文分沿革、城池、山川、庄社、街市、水利、碑碣、风俗等三十二目。一部分系陈氏实地勘查采访记录,另一部分摘抄府志、厅志和档册中有关新竹县资料,分门别类,加工整理成篇。其中山川分堡记述,山以百计,河港数十,各载起顶分脉,源流汇合,纪胜五十处。所收碑碣文字六十二通并附考异。全书共有人物简历四百余条。史料价值较高,有传抄本,1962年《台湾文献丛刊》本, 1968年《台湾丛书》本。另有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四气摄生图
四气摄生图,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晚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灵图类。卷首有序,作者自云幼年慕道,「今则采摄方书,搜罗秘诀」,编成此书,号为《四季摄生图》。书中讲述摄生理论及方法。认为人禀元气而成形,「形气相须,全在修养」。摄养有方则寿,恣情纵欲,饮食不节则百病横生。又称人之五脏六腑与四季、五方、五行相应,各有图像和神名,并各具饮食禁忌及沐浴修斋之法。若脏腑有疾,则可以呵、嘘、呬、吹、呼、嘻等六气吐纳法治之。又称人不畏威则大威至,摄生若无畏,则心乱形躁,神散而气昏。本书所述摄生理论和方法,多采自唐人所作《黄庭遁甲缘身经》、《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幼真先生服内元炁诀》、《孙真人枕中方》等书。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竺摩法师讲述,在澳门佛学社。地藏经在我国流行之盛,其情形可与金刚、弥陀、法华三经相提并论。所以在近代中国讲经法师丛里,盛行著讲‘四部头’的术语。所谓‘四部头’,即上面所举的四部经;能讲得这四部经的,自然嬴得法师这个衔头了。因此,学讲‘四部头’几乎也成了今日学做法师的‘登龙术’!话虽如此说,这四部经所以能够这样盛行,亦自有其里因:弥陀和地藏,与此土众生缘力殊胜,所以二经特别流行。法华自智祖大苏妙悟,抉微发隐,唱为纯圆独妙;金刚自六祖得法黄梅,代替了襌宗传佛心印的楞伽经;这都是二经在后世畅行无阻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些内在底里因,即使你以为这是学做法师的‘登龙术’,恐怕也难得给你学得成功,或学成而变为‘屠龙术’了。
调实居士证源录
清 陆瑛说 罗机彻编 罗开驎序 佚名序(末页缺) 有行略(依驹本印)
净业障经
全一卷。译者不详。约译于前秦、西秦时代(351~431)。又称净业部经、净除业障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内容分三段,各以无垢光比丘及勇施比丘之犯淫、杀戒之因缘,阐明由一切法本来清净之知见,根本净化业障。无垢光比丘入城乞食,为淫女所咒,犯根本戒,生大苦恼。见文殊师利菩萨,菩萨将诣佛所,佛为说无性之法。发心得记,因广说净业障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