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
  • 姓名:威廉二世
  • 别名:
  • 性别:
  • 国籍:德国
  • 出生地:柏林
  • 出生日期:1859年1月27日
  • 逝世日期:1941年6月4日
  • 民族族群:

威廉二世(德语: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1859年1月27日~1941年6月4日),生于柏林,卒于荷兰多伦。1888年6月,在祖父威廉一世和父亲弗里德里希三世先后去世后,继位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年幼时曾是O.von俾斯麦的崇拜者,即位后却反对俾斯麦的谨慎外交政策,主张大力快速扩张。但俾斯麦并不将威廉二世放在眼里,二人的冲突加剧。1890年,威廉二世迫使俾斯麦辞职。后来,他先后任命L.von卡普里维、C.霍亨洛埃-谢林格斯菲尔斯特和B.von比洛为首相。20世纪初,威廉二世希望建立可以与英国相媲美的德国海军,跻身世界大国行列。1897年与1900年,威廉二世批准新海军方案,实行提尔皮茨计划,企图借此与英国的海军力量比肩。这与俾斯麦尝试跟英国保持良好关系的政策背道而驰。


威廉二世生性冲动鲁莽,屡次为德国带来外交危机。1905年3月31日,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丹吉尔,并表示支持摩洛哥独立,公然挑战法国在摩洛哥的影响力。他赞成摩洛哥独立的言论,导致了德国与法国之间的摩擦。1911年7月,威廉二世派出“豹号”战舰到摩洛哥港口阿加迪尔,宣示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这再次恶化了德国与法国的关系,并使英国、法国站在统一战线上。1908年,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威廉二世,他想借此机会宣扬德国与英国的友好关系,却因此冒犯了英国、法国、俄国及日本。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A.F.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身亡。威廉二世支持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从而揭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幕。大战期间,威廉二世的权力被军队指挥者P.von兴登堡和E.鲁登道夫架空。1918年,德军大势已去,失败已成定局。威廉二世转而支持停战。十一月革命爆发后,德国境内起义叠起,许多邦国的国王被迫退位。11月9日中午,帝国最后一任首相巴登的马克斯亲王宣布威廉二世退位,德意志帝国寿终正寝,正式结束了霍亨索伦王朝在普鲁士的400余年统治。11月10日,威廉二世乘火车越过边境,流亡荷兰。1919年初,《凡尔赛和约》缔结后,宣布威廉二世为战犯,但荷兰政府拒绝引渡他。他在荷兰的多伦购买了一座乡间别墅,1920年迁入。1941年,在多伦逝世,享年82岁。


在政治之外,威廉二世也曾积极推进艺术和科学方面的发展,赞助成立了威廉皇帝协会,还试图改革普鲁士的中学教育系统。

威廉二世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画山水序

画山水序

中国古代绘画美学论文。宗炳著。最早载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后收入明刊本《王氏画苑》、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中国画论类编》等版本中。宗炳(375—443)。南朝宋画家,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擅长书法、绘画和弹琴,好游山水,信奉佛教,曾作《明佛论》。《画山水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关于山水画的美学论文,作者对佛学精神的体悟也体现在这篇论文的基本美学命题“畅神”说之中。所谓“神”,既是指与佛学之“道”相联系的“神明”,一种无限、绝对的精神本体,又是指已经掌握了这个“道”的超脱、自由的主体精神。在客观方面,“山水以形媚道”,“质有而趣灵”,即山水自然处处都亲附着,显现着这个精神本体,并因此而显得有“灵”有“趣”。山水画固然要“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但亦应象领会典籍那样“旨微于言象之外”,即超越“形”的有限性而去领会那无限的“神”。这是构成“畅神”说的一重含义。书中尽管论述了类似西方透视法的远近法,但最终仍归结为得“嵩、华之秀,玄牝之灵”,即为了得山水之“神”。在主观方面,已经“含道”的主体在“映物”、“味象”、“应目会心”中,感发着自身的自由无限的内在精神,使得“万趣融其神思”;在和山水之“趣”的这种两忘俱一中,主体精神也得到了无限的解脱、展发和怡悦。这是“畅神”说的又一重含义。《画山水序》的“畅神”说,既深化了顾恺之“以形写神”说,又突出了主体表现的意义,对中国古代的后期写意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北斗七元金玄羽章

北斗七元金玄羽章

北斗七元金玄羽章。撰人不详,约出於宋代。内载北斗七元星君玄章,据称乃汉明帝於终南山遇北斗七真所授。附录符咒、诵经诀、二使者说等。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本章与阴帙《北斗七元金玄羽章》同名,内容有同有异。二章皆有七星玄章。本章多出 “左辅星官玄章”和 “右弼星官玄章”,无符、咒、诀、说。

渚山堂词话

渚山堂词话

明陈霆撰,3卷,曾收入《四库全书》。《四库提要》云:“宋元明佚篇断句,颇赖以存”,“持论多确”。如该书记载王昭仪《满江红》词为其位下宫人张琼英所作,《垂杨》、《玉耳坠金环》二曲为唐宋旧谱所无等等,颇有可资参证者。此书具有较强的民族爱国意识,对文天祥的词品和人品极为推重,誉之为“人豪”。对于元人词中之妄诋宋者,陈氏则加以痛斥。对稼轩词中之使事,加以具体辨别,很有识见。该书作者对摹仿古人、强和古人的一些因袭词作,均有批评的言词,足见其“持论多确”。但陈霆论词亦有迂腐不能免俗者,如谓后唐庄宗《如梦令》为亡国伤败之谶,黄庭坚《青玉案》“忧能损性”为其终身不振之证者即是。《渚山堂词话》共59则,附录《吴兴丛书》跋语和校点后记,王幼安据唐圭璋《词话丛编》本校点。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渚山堂词话》和杨慎《词品》合成一册出版。

永源寂室和尚语录

永源寂室和尚语录

凡二卷。又作寂室录、圆应禅师语录、圆应录。日本临济宗僧寂室元光(1290~1367)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辑录偈颂、佛祖赞、小佛事、说 、书简、法语、遗诫、遗偈、江州永源寺开山圆应禅师行状等。

删定止观

删定止观

删定止观,三卷,。唐·贞元二年(786)梁肃撰。述并统例,吴克己序,附智者大师传论,一名天台法门论,释门正统所载梁肃传,日本元政跋。收录在《卍续藏》第九十九册。系节略天台宗三大部之一的《摩诃止观》而成。共计十章,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指归。梁肃曾任唐代翰林学士,师事荆溪湛然,通达天台学。以有感于《止观》文义深广,初学者不易明了,因而删定要文撰成本书。

径石滴乳集

径石滴乳集

凡五卷。清代僧山铎真在编,石源机云续编,康熙二十一年(168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七册。系临济宗无准师范之道脉传统之丛传。自无准师范,及其法嗣第一世径山净慈寺之断桥妙伦至第十七世,除去别收于语录之九人外,共计二三八人,记述其本录及语要。真在示寂后,由门人机云续成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