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深

赵景深
  • 姓名:赵景深
  • 别名: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浙江丽水人
  • 出生日期:1902年4月25日
  • 逝世日期:1985年1月7日
  • 民族族群:

赵景深(1902年4月25日—1985年1月7日),浙江丽水人。著名中国戏曲史和戏曲理论家、教授、编辑家。5岁随父移居安徽芜湖,在芜湖圣雅各中学上完一年级后,随叔父到天津考入南开中学,1920年,考入天津棉业专门学校纺织科。学习期间,即开始向《妇女杂志》、《新民意报》等报刊投稿,并与吕一鸣、孔襄我一起,替天津的《益世报》编辑“新知识”副刊,分管文学理论与创作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稿件。1922年秋,从棉专毕业后,即入天津的《新民意报》任文学副刊主编,组织绿波社,正式踏上编辑之路。1923年秋,在湖南长沙,与图画教师创办文艺刊物《萧湘绿波》。1924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7年7月,接任《文学周报》主编(1929年1月8日第351期起,改为与郑振铎,谢六逸等8人合编)。是年秋,任开明书店第一任总编辑。1928年至1929年,译《柴霍甫短篇杰作集》8卷1000多万字,1930年,由开明书店出版。1930年起,任北新书局总编辑,主持编辑出版了大量的书刊,其中包括鲁迅等进步作家的大量译著。他主编的初高中混合国语教科书,把语言、文学、写作、逻辑、修辞等知识,由浅入深地编入语文教材,新颖实用,很受师生欢迎,短期内一再重印,对后来的教科书编撰者也很有启发。他编辑的《现代小品文选》、《郁达夫论》、《创作新刊丛书》、《抗敌小丛书》等,有新意,有个性,深受好评。与此同时,他还主编了许多刊物和大量的《北新活页文选》。他主编的《青年界》,对青年影响甚大。主编的《现代文学》专门介绍世界各国的文学著作及动态。他还参加了《文学季刊》、《小说月报》的编辑工作。抗战期间,在上海与胡山源合编过《文林月刊》(由联美公司出版)5期,与庄一拂合编过专谈昆曲的《戏曲》5期(后因不愿向敌伪登记而停刊);在安徽时,与文学青年组织“星社”,并在《晚报》编《旬刊》。抗战后,一度接替阿英主编上海《大晚报》的《通俗文学》周刊和中央日报的《俗文学》周刊。解放后,他参加了《辞海》修订本的编辑工作,并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戏曲研究会会长等职。先后出版了戏曲史与戏曲理论著作《宋元戏文本事》(1934)、《元人杂剧辑逸》(1935)、《读曲随笔》(1936)、《小说戏曲新考》(1939)、《元人杂剧钩沉》(1956)、《晚清曲谈》(1957)等。

赵景深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怀星堂集

怀星堂集

三十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五岁能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后博览群书,文章有奇气。弘治五年 (1492) 中举,以后久试不第。正德十年(1515)授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正德十四年(1519)因病辞官,回归故里。著有《苏材小纂》(已著录)、《怀星堂集》、《祝子罪知录》等。此集为万历三十九年(1611)陈以闻所刻,共三十卷;卷一、卷二为骚赋,卷三为乐府,卷四为古调,卷五为歌行,卷六至卷八为近体诗,卷九为古体诗、箴铭,卷十、十一为论议,卷十二、十三为书牍,卷十四为碑版,卷十五至二十为传,卷二十一至二十九为纪叙,卷三十为外教。祝允明以书法闻名于世,其诗文亦较有特点,顾璘《国宝新编》称:“允明学务师古,吐词命意,迥绝俗界。效齐、梁月露之体,高者凌徐庾,下亦不失皮、陆。”虽有些过誉,但亦说明其诗颇受人们的关注。不仅诗的取材丰富,而且语言华美,下撷晚唐,上薄六代,往往得其一体。其文也潇洒自如,不甚倚门傍户,自成一家。

武略神机

武略神机

明胡献忠辑著。这是一册关于火药、火器技术的兵书,其内含:边防形胜图、武略神机火药品妙卷、神机演习图说、火器图式等。书前有胡献忠、周应治序,书后有沈文辅跋。此本大致为明万历时期刊刻。

太上九真妙戒金箓度命拔罪妙经

太上九真妙戒金箓度命拔罪妙经

太上九真妙戒金箓度命拔罪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系南北朝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另有敦煌唐抄本一件(S957号)。经文宣称元始天尊于九清妙境为诸天大圣演说道法,并应酆都北帝之请求,传授「金箓白简九真妙戒」及「救苦真符」、「长王灵符」等,以广救地狱罪人。「九真妙戒」共九条,劝人忠于君王、孝养父母、慈救众生、不淫不盗等等。据说世人若能受持妙戒,并佩服灵符,即可「消九幽大罪,标名九宫」。

花神三妙传

花神三妙传

明代通俗短篇言情小说。一卷,收入《国色天香》卷六。本篇也同见于《风流十传》 (篇名为《三妙传》)、 《绣谷春容》(篇名为《白潢源三妙传》)、《花阵绮言》 (作二卷,篇名为《花神三妙》)、 《燕居笔记》何本(作二卷)、 《燕居笔记》冯本(篇名为《三妙传》) 《万锦情林》 (篇名为《白生三妙传》)。叙述白景云与赵绵娘、李琼姐、陈奇姐三表姐妹艳情事。

曲海总目提要

曲海总目提要

董康编著。四十六卷,著录元、明、清戏曲六百八十五种(号称六百九十种),系董康汇集无名氏《传奇汇考》及《乐府考略》,又取黄文旸《曲海目》互勘,加以编订而成。该书署为董康、王国维、吴梅、陈乃乾和孟森五位名家共同校订,可谓名家荟萃。其中董康负责第1、6、11、16、21、26、31、36、41、46卷;王国维负责第2、7、12、17、22、27、32、37卷;吴梅负责第3、8、13、18、28、33、38、43卷;陈乃乾负责第4、9、14、19、23、24、29、34、39、44卷;孟森负责第5、10、15、20、25、30、35、40、42、45卷。这部由王国维、吴梅等共同校订的《曲海总目提要》,已经成为戏曲研究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并多次再版,然而他们参与整理的过程则几乎不见记录。甚至在王国维、吴梅等人去世后,此书也并未归人其著述名录。

大疏百条第三重

大疏百条第三重

大疏百条第三重,十卷 日本 圣宪 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79卷,圣宪(1307~1392)继承了赖瑜(1226~1304)的加持身说,使新义真言教学大成。此外,他还总结了赖瑜以后未经整理的庞大论义算题,撰述了《大疏百条第三重》、《释论百条第三重》等,是新义真言宗极为重要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