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凤仪

曾凤仪
  • 姓名:曾凤仪
  • 别名:字舜征,号金简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湖广耒阳县
  • 出生日期:1556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曾凤仪(1556-?) 字舜征,号金简,明湖广耒阳县(今湖南耒阳市)人。官至礼部郎中。嘉靖末至隆庆初曾从学王万善,为王的得意门生。后又拜王阳明再传弟子、著名心学家张元忭为师。曾凤仪万历元年(1573)应乡试,主考官王凤洲拔为第一,因副主考刁难,降为第二。十一年中进士,官礼部郎中。万历十二年(1584)主售问津书院春祭。与萧继忠、邹元标、罗大竑知己,受萧、邹、罗之聘主讲问津书院。万历二十一年(1593)疏请建储,有功。不久即致仕乡居,潜心研究宋儒朱(熹)陆(九渊)理学。从张阳和研究主静之学,订朱子摘编,倡建集贤书院于衡岳,祀昌黎,邺侯、清献、藻溪四君子,复迎晦庵、南轩两主合祠。捐资购学田,以资问津书院建置田产为生员膏火费,又于北京集资建湖南会馆。年八十余卒。晚年潜修佛学,栖居南岳从事佛经研究与著作。撰有《金刚般若宗通》3卷、《心经释》1卷、《楞严宗通》10卷、《楞伽宗通》8卷、《圆觉宗通》4卷。

猜你喜欢的书

民主之为自由

民主之为自由

本卷收录的是杜威在政治哲学和法哲学方面的著作和论文。约翰•;杜威尝试打通理论和实践、科学和信仰、民主和自由的隔阂,认为除了民主生活,现代人找不到另一种更加美好的社会生活。杜威关注人的当下实践及其后果,用民主政治观取代独断政治观,提升人们对现代民主生活的整体期望。杜威认为,哲学、科学和民主相融。他的实用主义政治和法哲学,既是对现代民主观念的合理论证,也是对它的真实描述。

别本刑统赋解

别本刑统赋解

《刑统赋》注解书,《刑统赋》宋律学博士傅霖撰,共2卷。傅霖以 《宋刑统》律文不便于记诵,于是以韵文体裁改写成一部律学读本,并加注释,名为 《刑统赋》。原本已不可考,清末沈家本《枕碧楼丛书》所收集有宋元祐中东原郄氏《刑统赋解》2卷,金代孟奎《粗解刑统赋》1卷,元代沈仲纬《刑统赋疏》1卷,都是后人就《刑统赋》所作的注解。

二侠传

二侠传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明徐广编纂。存明万历四十一年刻本。共二十卷。此书杂采正史与小说人物, 自周至元,男始甾丘诉,终以郑思肖,共七十人,女始宣姜后,终以吴氏女,共一百八人。书之所以标名曰“二侠”者,其序言曰: “盖取男之磔然于忠孝,女之铮然于节义”。从中可见其思想倾向。此书还可注意者,颇重女性。其《凡例》曰: “古有男侠而未闻以女侠。呜呼!兹搜其捐生就义,杀身成仁者续于简后,殊见妾妇可为丈夫,丈夫可愧于妾妇乎!”故书中所列女侠数量也大大超过了男侠。编者徐广,福建柘浦(今浦城)人,字广居;校者黄国士,四川平昌人,字允符,两人生平皆无可考。

集诸法宝最上义论

集诸法宝最上义论

善寂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初明诸法皆从缘生,不离于识,广引经证,次释菩提无所得义,谓剎那王所诸法,即菩提相等,乃至菩提法中无所安立,若执无因,不集诸福,起染着心,感恶趣果,智者如实信解尊重恭敬,即得最上福聚。

大孔雀咒王经

大孔雀咒王经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与《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同,而华梵音声稍别。

维摩经义疏

维摩经义疏

凡六卷。隋代吉藏(549~623)撰。又称维摩经疏、维摩经广疏、净名经广疏、维摩广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立于三论宗之立场以注释维摩经。初论‘玄义’,其次逐一注释维摩经十四品之文句。该‘玄义’部分可视为维摩经概论,亦可视为本书之序论,后已别出一书成为‘维摩经游意’一卷。除‘玄义’之外,本书注释各品,首皆解释品名,次概说该品大意,复逐次注释经文;于注释之中屡屡引用鸠摩罗什、僧肇、兴皇等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