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避尘

赵避尘
  • 姓名:赵避尘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北京市昌平区
  • 出生日期:1860
  • 逝世日期:1942
  • 民族族群:

赵避尘(1860—1942),道号一子,自号千峰老人,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内丹学正宗传人,晚清民国时期道教内丹清修派丹法的重要代表人物。咸丰十年农历七月十六(1860年9月1日)出生于北京市昌平区的阳坊镇。赵避尘一生为求得性命双修真诀拜师三十余位,最终在镇江金山寺向了然、了空禅师求得伍柳派内丹要诀。赵避尘主要继承了全真龙门派伍柳一系的要诀,同时吸收了全真南无派等其他内丹派别的内丹理论和功法,在晚清民国的时代背景下创立了以内丹修炼为核心的道教教外别派——千峰先天派。一生徒众有两千余人,遍布大江南北,至今仍有不少千峰派内丹传人。赵避尘积极著书立说,有《性命法诀明指》、《卫生生理学明指》、《三字法诀经注》流传于后世,其中的《性命法诀明指》一书详细论证了全真千峰先天派内丹修行的理论和方法,用朴素亲切的白话,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经验,对内丹学中的千古不传之秘进行了详细、通俗的讲解,是赵避尘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部。

赵避尘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应无数对她的教育方法感兴趣的父母和教师的要求,创作的一本操作性手册。该书描述了如何使用“儿童之家”教学用具,介绍了如何对孩子进行“自发性教育”的方法,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自由地学习。本书从运动神经训练、感官训练、语言及对世界的认知、自由、书写、识记乐谱、算术等方面入手,各种训练相辅相成,逐步进阶,指导父母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自我学习环境,培养孩子工作的有序性,让孩子在自主学习中完善人格。

严复文集

严复文集

《严复文集》收录了严复政论、演讲稿、译作二十一篇等。

通俗内科学

通俗内科学

内科著作。张拯滋(若霞)编,成书于1916年。作者试图融会中西医学,以传染病、呼吸器病、循环器病、消化器病、泌尿器病、运动器病、神经系病分类方法阐述常见内科疾病43种,每病分病因、症候、经过、预后、类症、治法、处方等项。解释病理多采西医说,治疗则以西医常规处理参合中医方药。该书将西医所论由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与中医之伤寒、霍乱混为一谈,并提出分别用麻黄汤、理中汤治疗,是明显错误。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及单行本。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原为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内载正一道士传授初级法箓之仪法。其中有《五种女人受要箓》,叙处女、出家女、嫁归女、寡归女、归居女等五种女人受箓之仪法。又有《下人四夷受要箓》,叙奴婢和夷狄羌戎等受箓之仪法。又叙进受「七十五将军箓」、「一百五十将军箓」等法箓后上章谢恩、奉持戒律、立功求进、忏谢罪衍等科仪章法。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简名《东墙记》。杂剧剧本。元白朴作。五折一楔子,生旦轮唱。写书生马文辅与董秀英相爱而私自结合,最终大团圆的故事。共五折一楔子。 剧情是:书生马文辅与董秀英由双方父亲自幼定亲,马文辅父母双亡之后家道中落,前往松江府问亲,投宿于董府隔壁一人家。秀英游园散闷,恰巧马文辅立于东墙赏花,二人一见钟情。秀英相思成病,又闻马文辅月夜琴声,由丫环从中传递书信,两人私下结合。此时董父已死,董老夫人知道此事后,坚持不招白衣女婿,立逼马文辅赴京应试。马文辅一举考中状元,夫荣妻贵,最终团圆。

金刚般若义记

金刚般若义记

佛典注疏。作者与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所疏为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经》,但仅存卷首证信序。序谓:所有教典可分为大乘满字法门与小乘半字法门,《金刚经》乃大乘满字所摄。在科分方面,本书反对采用传统的序、正、流通三分法,而采用十二分法:序分、护念护嘱分、住分、如实修行分、如来非有为相分、信者分、校量分、显性分、利益分、断疑分、不住道分、流通分。据吉藏《金刚般若疏》,此十二分法“盛行北地,世代相承,多历年序,而禀学之徒莫不承信”。由此可知,本书当属北方系统。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