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石

- 姓名:胡小石
- 别名:名光炜,号倩尹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嘉兴人
- 出生日期:1888.08.16
- 逝世日期:1962.03.16
- 民族族群:
胡小石(1888.08.16—1962.03.16),名光炜,号倩尹,又号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斋名顾夏庐,嘉兴人。父胡赢,字季石;母漆刁氏。六七岁时,父亲去南京为官,兼业医,全家迁往南京。8岁时父亲逝世,家道中落,靠母亲织锦为生。青年时代入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农博科求学,并师事著名书法家、学者、诗人李梅庵和沈曾植、陈三立。清宣统二年(1910)毕业后,数十年中一直致力于高等学校教学,先后在北京女高师、武昌高师、西北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白沙女师、云南大学等校任教授、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愤恨国民党政府误国,常表示不满,为当局所忌。在昆明期间,从友人处借马列主义书籍,阅读称善,被国民党特务搜去,名列“黑名单”。1949年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强迫大学南迁,小石挺身而出,率学生护校。1949年4月1日,亲率学生到总统府请愿,国民党军队开枪打死两名学生,小石挺身而出,保护示威的同学,几遭毒手。解放后,任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等职。曾任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南京博物院顾问,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江苏省文联书法印章委员会主席等。
胡小石学术研究的领域广阔,于古文字声韵训诂、经史诸子、佛典道藏、金石书画、楚辞、诗歌、词曲、小说无所不通,重点成就在语言文字学、古典文学、书法理论等方面。对古文字学的研究突破了古人以“六书”说为准则的成就,通过古代器物的大量考察研究,论述了自殷代到战国古文字变化的规律,断定《说文》所引古文是战国时的文字。对古文字音韵的研究有独到的成就,突破传统的方法,贯穿“以声求义”的原则,探究古代语音变化的规律。对甲骨文字的注释有所发现,对甲骨文语法的研究有先导之功。对我国的书法理论也作出了贡献,早年获教于李梅庵、沈曾植、吴昌硕,研究书学史形成体系,在昆明西南联大开“书学史”课,一些名教授都来听课。晚年见解更加精纯,作《书艺略论》,对书法艺术的源流演变和书法创作的艺术规律,都综合探讨和详细剖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了阐述。小石在大学学的是生物学,教授却以古典文学为主;早年就开设中国文学史课,阐述我国历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颇多创见。讲过历代作家作品专题课,对楚辞、杜诗的研究特别见长。作为一硕学通儒,小石治学严谨,条理细察,继承清代乾嘉学者研究方法,讲究实证。如对楚辞中一些名物训诂的新解,都是经过调查求证得来的。又曾在四川江津县详细调查方言,了解古今语音的变化。数十年来,胡小石通过大量古代器物铭刻和花纹的实物研究,对古文字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胡小石不仅是有创见的著名学者,还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篆刻家,对我国古典诗词有深湛的研究。所作诗词,气息醇厚,风采高远,直追唐人。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感时伤乱,嫉恶愤邪,多法杜甫。早年的诗作,即为陈三立激赏,称许为“七百年来罕见”。书法上,对甲骨钟鼎、秦汉碑板、历代名家的行楷无不临习,而取精用弘,自成面目;工隶书,擅行草,晚年笔力愈健,以碑体方笔作二王书,直追米芾“刷”字诀;其人品学问,喜怒哀乐都可于墨迹中想见,论者谓“环顾当世,能臻此境者寡”。善治印,精于书画文物鉴别,堪称一代艺术宗师。
胡小石一生著作等身。早年所著《中国文学史讲稿》上编,取“一代有一代之胜”观点,阐述中国文学演变,颇具卓识,后来的文学史家冯沅君、陆侃如、刘大杰的著述均受其启发。对楚辞之学,综合旧闻,择善而从,独创新说。著有《远游疏记》、《楚辞郭注义证》、《楚辞释名》、《离骚文例》、《屈原与古神话》、《楚辞札记》(未定稿)、《甲骨文例》、《读契札记》、《金文释例》、《齐楚古金表》、《声统表》、《广韵正续》、《说文部首疏证》、《江津方言志》等。书法著作,体系完备,论点精辟,除《书艺略论》外,尚有《中国书学史》未能完稿而卒。此外,论文、札记尚多。小石逝世后,南京大学曾组织遗著整理委员会。不久后,因“文化大革命”开始,遗稿墨迹受到很大损失,《中国书学史》(未完稿)下落不明,零散遗稿丧佚殆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整理委员会恢复工作,已整理出版的有《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共收论文14篇,内容包括古代神话、楚辞、杜诗、文学史、书法、古器物考订等。诗词存稿原分6卷,为《磐石集》、《硖林》、《无同沙语》、《蜩楼草》、《东风堂》、《夏庐长短集》,只搜集到250余首,不及原存之半,已集为《顾夏庐诗词钞》印入论文集。《论文集》二集在编辑中。
胡小石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智慧书(中英双语)
《智慧书》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著作,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推崇,与《君王论》《孙子兵法》一起被誉为“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三部奇书”。此书汇集了300余则绝妙的处世箴言,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智慧与谋略。这些宝贵箴言历经数百年仍煜煜生辉。其文字言简意赅,对人性剖析深刻,在谈论道德问题方面更是极为精妙,显示出葛拉西安超越时代的智慧。它以一种令人感到惊异的冷峻、客观的态度,极深刻地描述了人生的处世经验,为读者提供了战胜生活中的尴尬、困顿与邪恶的种种妙策。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生格言,人们不仅获得了克服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逆境的良方,更能增强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力。《智慧书》是为每一个人而写,它深刻地描述了人生的处世经验.为读者提供了战胜艰险、提升自我的良策。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这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是一位终身伴侣。在人类的处世哲学书中,此书是绝对的独一无二。”
鲁滨逊学校
儒勒·凡尔纳所著科幻小说。合众国公开出售距旧金山三天路程的太平洋上的一个荒岛——史班瑟岛。多年前在加利福尼亚掘到了第一桶金的威廉成了这次竞拍的赢家。戈弗雷是威廉的外甥,执意与他一同前往。不料海上轮船失事,戈弗雷被抛到了史班瑟岛。昔日对人生感到厌倦的戈弗雷却在生存的严峻考验下逐渐磨练成了一个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青年。然而,各种各样的灾难接踵而来,就在年轻人被熊熊烈焰围困之际,威廉率队赶到,救出他的外甥。凡尔纳善于在故事结束时为读者揭示一个意想不到的谜底:戈弗雷所经受的许多考验是他的舅舅威廉为考验他而精心策划的;同样出乎意料的是,岛上突然出现的那些几乎将戈弗雷置于死地的猛兽,却是他在竞拍史班瑟岛时的竞争对手——亿万富翁塔斯基纳为骚扰他的产业的恶意报复。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诗总集。今人逯钦立辑校。一百三十五卷(精装三册)。收先秦至隋代诗歌近六万首。钦立对于汉魏六朝文学造诣殊深,著述很多。他感到明人冯惟讷所辑《诗纪》、近人丁福保所辑《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虽“搜括靡遗”,有功于于世,但仍存在严重缺失,遂在前书基础上,重新扌審摭上古迄隋末的歌诗谣谚,另谋新编。历时二十四年,成此书。以此考核《诗纪》,冯书主要着力于“纲罗放佚”上,而于“删汰繁芜”方面则用力甚微;丁书功夫用在“删汰繁芜”上,但不录先秦逸诗,又剿袭冯舒《诗纪匡谬》,不加细审,致生新误。所录诗均不注出处,难以信据。而此书正是冯、丁二书纠偏补阙之作。其书优点是:取材广博,资料翔实,异文齐备。取材除《诗经》、《楚辞》外,悉数编入,引书近三百种,每诗皆注出处,各种异文及前人校勘成果及讹误,均有记录。且考订精审,编排得宜。如所谓苏武、李陵一组别诗,古人已有疑辞,而冯、丁二书仍以为苏、李自作。此书则从其内容题旨及修辞用语等,判定为出于后汉文士之手。编排按作者生卒年代,亦优于前书,以帝王宗室为首卷。此编囊括千余年诗歌篇什,引用数百种子史文集,审校皆可信据,颇富资料及研究价值。有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精装本。
查潘斗胜全传
晚清人情世态小说。又名《查潘斗胜香国绮谈》。今见清光绪辛丑(1901年)上海书局石印巾箱本,四卷三十回。封面题“查潘斗胜全传”,扉页署“辛丑暑月上海书局。”首有光绪辛丑六月“剑南白口口叟”序,图3叶6幅。正文半叶13行,行24字。正文回次前标“新辑查潘斗胜香国绮谈,阳羡铁盦隐士编次”,然序文中有“雁宕灿花生新编是集”之语,未知二者是否同为一人。其姓字、生平待考。小说叙述清乾隆年间,苏州府有查潘二姓望族。内有同窗好友二人,一名查珊,号瑜溪,人称查三;一名潘树勋,号梅溪。皆巨富之子。二人同游虎丘,遇慧贞、素琴二妓。相互爱慕。后经观音阁女尼撮合,共宴于庵中,吟诗唱和,乐而忘返。查母见子数日未归,命人寻其归家责之。查三愧,数月足不出户,无聊之际,抽鸦片以作消闲。后接慧贞来信,私至妓院与慧贞相会,且挥金如土,终日不归。
江式近思录集注
清江永撰。共十四卷,六百二十二条。记录了朱熹“义理根源,圣学体用”之说,并对朱熹及其门人的日常讲论作了考证。在注解过程中或解释分析文意,或阐发其中奥理,或辨别其中异同,或指明其中瑕疵。各卷以朱熹所定篇名为准,第一卷《道体》篇;第二卷《为学大要》篇;第三卷《格物穷理》篇;第四卷《存养》篇;第五卷《改过迁善、克己复礼》篇;第六卷《齐家之说》篇;第七卷《出处进退辞受之意》篇;第八卷《治国平天下之道》篇;第九卷《制度》篇;第十卷《处事之方》篇;第十一卷《教学之道》篇;第十二卷《改过及人心疵病》篇;第十三卷《异端之学》篇;第十四卷《圣贤气象》篇。广征博引,体例别具一格,与其他空谈尊朱的学者不同,所引证据较为真实可靠。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坚牢地天仪轨
全一卷。又作地天仪轨。唐代善无畏译于开元五年至二十三年( 717~734)。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礼拜恭敬供养坚牢地天及功德天,并诵其真言,结其根本身印者,能增益寿命,精进勤行,得大辩才、大智慧,及无量福德,并圆满诸事业。又列示其他种种能获得福报之作法。本仪轨虽将坚牢地天与功德天并举,然主要在述说坚牢地天利益人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