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光斗

- 姓名:左光斗
- 别名:字遗直,号浮丘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安庆桐城(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1575年8月
- 逝世日期:1625年8月30日
- 民族族群:
左光斗(1575年8月—1625年8月30日),明左佥都御史。字遗直,号浮丘,安庆桐城(今属安徽)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后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太监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太监愤而去。光宗崩(1620),李选侍据乾清宫迫皇长子封皇后。乃上言:“内廷有乾清官,犹外廷有皇极殿,惟天子御天得居之,皇后配天得共居之,其他妃嫔虽以次进御,不得恒居。……选侍既非嫡母,又非生母,俨然居正宫,而殿下乃退处慈庆,不得守几筵,行大礼,名分谓何?”李选侍得笺,大怒,将加严谴,数遣使宣召光斗,乃曰:“我天子法官,非天子召不赴,若辈何为者?”选侍益怒,邀熹宗至乾清宫议之。熹宗视笺,心以为善,遂择日移宫。乃免。时宫府危疑,人情危懼,与杨涟协心建议,排阉奴,扶幼主,出力甚多,由号朝野并称为“杨左”。后任大理丞、大理少卿、左佥都御史。与杨涟劾太监魏忠贤;又与高攀龙共发阉党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次将及涟与光斗。愤甚,草奏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于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家乡。忠贤诇知,先二日削其与涟籍,还复构汪文言狱,入其名,遣使往逮,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为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五年七月与涟同日为狱卒所毙。其长兄光霁以坐累死,母以哭子死。
左光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撰,北宋林亿、高保衡、钱象先等奉敕校正,原书三十卷,唐宋公私书目多有著录。现存日本影宋本、影元本、明慎独斋刊本,皆为二十卷。《正统道藏》本分作九十三卷,别出目录二卷,凡九十五卷,收入太平部。此书为中国医药养生学名著,全书分二十六科,二百二十五类,辑录医药方论约五千三百首。凡脏腑之论,针灸之法,脉证之辨、食治之宜,以及备急之方,养性之术,无所不包。其论病用药,前本古人,断以己意。古方用药不过数味,而《千金方》有一方用药多至数十味者,又兼取杂方单方,自成一家。孙思邈号称医圣,兼通三教而尤精道术。此书卷一论述医德、卷十一言治魃魅咒客忤法、卷二十九辟瘟方,卷三十五治症符,以及卷八十一至八十三论养性之方,专述摄生、调气、按摩、导引、服食、房中之术,皆深受道教影响。孙氏自序称:古之名医治疾无不愈者,「晋宋以来,虽复名医间出,然治十不能愈五六,良由今人嗜欲太甚,立心不常,淫放纵逸。有关摄养所致」是为医道与世太人生相关之至论。
三国志平话
话本。宋元讲史。《全相平话五种》之一。元佚名撰。三卷。系民间说书艺人创作。以《三国志》正史人物故事为线索,分上中下卷。后人冠目录,列六十九个标题,其中“桃园结义”分两段。八万八千余字。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故事从司马仲相梦入阴司,判韩信、彭越、英布转世为曹操、刘备、孙权,三分汉朝天下始,至诸葛亮病殁、三国俱灭、司马氏称帝止。已具《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并带有民间传说的色彩。抽述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拥刘反曹的倾向极为鲜明。文辞虽鄙陋简率,但张飞等人的形象已颇为生动。
来果禅师语录
本书系节录来果禅师(1881—1953年)语录中的解谤扶宗说、参禅普说、自行录等三卷。解谤扶宗说,一一破解宗、教、律、净相互争议的症结,令其能相容尊重。扶宗说以简明的一百则学禅的箴言,句句破心殷切,为后学大开眼目,指点迷津。参禅普说,以修道者常犯的毛病,如怕动、求静、怕苦事、无长远心、我慢等,抽丝剥茧作彻底的针砭。自行录,以来果禅师一生行履为主轴,文中有禅师的孝行,割肝疗治父疾和求法种种困厄的历程。 本书为入门学禅者,先确立正见的方向(解谤扶宗说、参禅普说二章),后树立禅者大无畏的风格(自行录一章)。“语录”是启发性灵的一面镜子,只要对有所探索的人,此书必定是良师益友。
注十疑论
注十疑论,一卷,宋澄彧注,赞宁序。
宗四分比丘随门要略行仪
宗四分比丘随门要略行仪,一卷,首缺,编号二七九一。
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印念诵法
一卷,唐不空译,以一印而成办种种作法之念诵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