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与权

- 姓名:税与权
- 别名:字巽甫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巴郡(今属四川)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税与权,生卒年不详,南宋学者。字巽甫。巴郡(今属四川)人。受业于魏了翁之门,精于经学,尤通于《易》。曾与袁机仲谈后天《易》,谓己以卦画纵横反复探索,竟不得文王所以安排之意,不敢妄加解说。后从了翁研究邵雍诸书,于邵氏《观物篇》中得《后天易上下经序卦图》,反复探究,皆成十八卦,始知《乾》、《坤》、《坎》、《离》、《颐》、《中孚》、《大过》、《小过》大易八卦为上下两篇之干,其互易五十六卦为上下两篇之用。认为孔子取上下经名而序其相次之义,非邵氏此图,则后天之旨,千载不明。由此图推之,上下经皆为十八卦,始终不出九数。把“九”理解为“究”,盈于天地之间的万物乃是“究之象”。大抵《易》六十四卦,不越《乾》、《坤》奇耦之九画,而《乾》、《坤》奇耦之画,又重为二九而穷,穷则变,故《革》在先天为十八,在后天为四十九,四十九而《革》去,五十而《鼎》取新,开物于寅,帝出乎震,循环无穷。邵氏此图使伏羲、文王之《易》得以明晰,两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又根据朱熹的《易学启蒙》作《易学启蒙小传》。还认为“《易》上经似指体,下经似指用”(《宋元学案·鹤山学案》蒋公顺引)。著有《校正周易古经》、《易学启蒙小传》、《周礼折衷》。
税与权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则堂集
诗文别集。全名《则堂先生文集》,又名《则堂文集》、《瀛洲集》。六卷。宋家铉翁撰。元吴师道《吴正传先生文集》卷一七有《家则堂诗卷后题》,未云见其集。其集之刊行时间或较晚。其集,《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六册,完全。《箓竹堂书目》卷三著录,谓六册。《国史经籍志》卷五著录,谓十六卷,明《内阁藏书目录》卷三同。《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著录,谓十八卷。知其集明末清初犹存。清修《四库全书》时,其集不见,乃自《永乐大典》辑出,编为六卷:卷一至卷四收制、记、序、说、书后、跋、箴、赞、偈、疏、祭文等各体文共八十四篇;卷五至卷六收四言诗二首、五古六首、七古三十三首、五绝一首、七绝四十六首、七律九首、词三首、骚体二首。有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东武刘氏嘉荫堂抄本、清知白斋抄本(缺第五、第六卷)、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彊村丛书》有《则堂诗馀》一卷。
集外集
杂文集。鲁迅著。上海群众图书 公司1935年出版。收1903—1933年所作诗文 四十六篇,序言一篇,附录《〈奔流〉编校后记(一 —十二)》十二篇。本书之作为至1933年止所 出版的杂文集未收者,故名。1934年由杨霁云 搜集编成,鲁迅亲自校订并作序。送检时,当局 将《编者引言》、《来信》、《启事》、《老调子已经唱 完》、《上海所感》、《今春的两种感想》、《帮忙文 学与帮闲文学》、《〈不走正路的安得伦〉小引》、 《英译本〈短篇小说集〉自序》、《译本高尔基〈一 月九日〉小引》等十篇抽去,后除《编者引言》外 均曾收入《集外集拾遗》。作者自谓“我对于自 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它 “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
华阳博议
《华阳博议》是明代胡应麟撰写的笔记。是书杂述古人博闻强志之事。今据广雅书局本整理。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清代乾隆总管内务府大臣、《四库全书》副总裁金简撰。该文总结了印刷《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时,从造字到刻印工艺的全过程,并附图予以说明,是我国印刷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宫廷为印刷《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共138种,2300多卷),而刻成各种型号的枣木活字25万多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质活字印书活动。聚珍版即活字版。
正统北狩事迹
记述明英宗“北狩”期间事迹的资料
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
一卷。宋岳珂(1183-1234)撰。珂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河南南阳)人。南宋着名爱国将领岳飞之孙。历官至权户部尚书、淮南江浙荆湖制置茶盐使。一生着述甚多,除此书外,尚有《金陀粹编》、《宝真斋书法赞》、《桯史》、《玉楮集》、《愧郯录》、《三命指迷赋》、《棠湖诗稿》、《吁天辨诬集》等。宋代九经刊本,以廖刚所刻为精审,珂取廖本九经,增以公、穀二传及《春秋年表》、《春秋名号归一图》,校刊于相台书塾,并述校刊之意,作《总例》一卷,即此书。内容包括书本、字画、注文、音释、句读、脱简、考异七部分。各部分前有小引,述校刊缘由。其书久无刊本行世,至清乾隆年间田大椿始刻之,既而鲍廷博又刻桐花馆订本,嘉庆年间杨州汪氏以影宋本翻刻,璜川吴氏又据汪氏本重刻,此书才广泛流传于世,然而刻本既多,各本相校也互有出入。今存有清影元抄本二种,清抄本三种,清刻本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