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湘

- 姓名:林东湘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林东湘,《花柳指迷》译者,清代人,生卒年月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林东湘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临川文钞
十六卷。宋王安石撰,明茅坤选评。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文学家、藏书家,曾选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二苏文钞》四十八卷并加评语刊行于此。是本也坤所选编并加评语,红黑二色套印本,盖万历年间所刊。王安石文16卷,计上书1篇,札子、疏、状7篇,表、启36篇,书35篇,序12篇,记22篇,论、原、说、解、杂著25篇,碑状、墓志、表、祭文73篇。
悟性穷原
一卷,此书流传下来的版本,均署名为涵谷子,显然,这是一个道号,或者是一个化名。真实姓名不详。《悟性穷原》是一部产生于清代的内丹修炼书籍,言辞简要,说理透彻,为丹书中之上品。至于其内容,在原叙云:其中言性命双修,铅汞交媾,抱元守一,取坎填离,本天地升降之理,实氺火既济之功。所謂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者此也。至若先天后天关窍,条分缕晰悟性尽性原委,反复详明,扫除三干六百旁门,指归玄关金丹大道,此诚为仙佛之宝筏,俢真之径路矣。上述皆中肯之言,并无虚妄。清光绪五年(1879)广州中和堂刻本。
医原
医论。清石寿棠撰。二卷。寿棠字芾南,安东 (今江苏涟水)人。家七世业医。曾举孝廉。晚年以候选同知奉檄赴巡抚治所,客死苏州。另辑有《温病全编》。临证注重“轻重之准,刚柔之质,先后之宜”,更重于原,“因病之原,探医之原,并探其原中之原”,故名。约九万字。所论广涉阴阳五行、脏腑气血、营卫行度、证治大要、诊断大法,并伤寒、内、妇、儿各科证治,凡二十篇。行文简捷,论证贴切,“人身一小天地论”,对于天人相应的理论颇有阐发。关于望、闻、问、切四诊各有专论,尤以“望病须察神色论”篇为精,“燥气论”“湿气论”对于燥、湿理论阐发较详,独具特色。潘霨赞曰:“探原立论,济人济世,诚善本也。”有咸丰十一年留耕书屋新镌本,《中国医学大成》本,一九八三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金鳌新话
朝鲜15世纪诗人、小说家金时习因不满李朝暴政,遂削发为僧,四处云游,在金鳌山隐居期间创作传奇集《金鳌新话》。此书收进5篇传奇。《李生窥墙传》描写出身封建贵族的李生和崔娘生死不渝的爱情。崔娘遭乱死后,鬼魂化为人与李生结为夫妻。作者塑造了反抗封建礼教的一对情侣。《万福寺樗蒲记》写被倭寇杀害的少女变成仙女和梁生相爱的故事,表现了仙女对人间生活的向往之情。《醉游浮碧楼记》写富室子弟、书生洪某在平壤游历古迹时,与古朝鲜时代的仙女不期而遇,两人以对诗而抒发情怀,后来仙女归天,洪某饱受思念之痛而死。《龙宫赴宴录》以文士韩生应邀赴龙宫为龙王写文章,后来抛弃名利入山隐居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消极遁世的思想。《南炎浮州志》写儒士朴生梦游阴曹地府,与阎罗王谈论哲理、宗教等问题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李朝统治者的愤懑和“民本”思想为基础的进步倾向。《金鳌新话》在人物描写和情节设计上都比稗说文学作品有很大发展和突破,从而成为朝鲜中世纪小说文学的先导,对李朝后期小说文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开创作用。金时习被认为是朝鲜第一个小说作家,他还创作有大量诗歌,有诗集《宕游关西录》、《关东日录》等,还作有许多汉诗如《渔夫》、《记农夫语》等。
清凉山志
亦称《五台山志》。佛教史志。印光撰修。八卷。成书于民国22年(1933)。系以明代《清凉山志》为基础,参考群籍重修而成。较明志增补了清乾隆二十年(1755)至嘉庆年间共五十余年的内容。此书共分十部分,记述了五台山的山川地貌、自然景观和佛教史迹等。全书记述有名可考的佛寺一百零四座、名僧六十三人和其他人物百余人。书中还收辑历代帝王、百官等有关五台山佛教的诏令、碑记等,共七十余篇。1937年,本书与《普陀洛迦新志》、《峨眉山志》、《九华山志》汇编,由弘化社出版,后有上海国光印书局铅排本。
地藏慈悲救苦荐福利生道场仪
中国佛教典籍。宋释元照集。四卷。明清云南阿吒力僧常用科仪。 本科仪主要以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为依据而编集。包括仪文两卷,提纲、密教各一卷。举办法会时不仅仪文、提纲、密教交叉使用,而且还要依行仪的过程逐品唱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在现存科仪中较有代表性。是研究佛教科仪的重要资料。 本科仪不见中外佛书着录,也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