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塞林

凯塞林
  • 姓名:凯塞林
  • 别名:
  • 性别:
  • 国籍:德国
  • 出生地:马克斯泰特
  • 出生日期:1885年11月20日
  • 逝世日期:1960年7月16日
  • 民族族群:

阿尔贝特·凯塞林 (Albert Kesselring,1885年11月20日—1960年7月16日),纳粹德国空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第1航空队司令、第2航空队司令、南线德军总司令、C集团军群总司令和西线德军总司令等职。


1885年11月20日,凯塞林出生于德国马克斯泰特的教师家庭。少年时代就立志从军。中学毕业后,凯塞林说服父母而于1904年应征入伍,到巴伐利亚第2炮兵团服役。凯塞林专心致志地学习军事知识,很快掌握了炮兵基本战术。上司看他有培养前途,便送他到慕尼黑炮兵与工程学校深造。此举为其后来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基础。1907年,晋升为少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凯塞林已是上尉军官,先后在野战部队和总参谋部任职。


大战结束后,凯塞林在巴伐利亚第3军司令部任职,主要负责后备役部队编成和训练,后晋升为少校并调到陆军总司令部。1930年,晋升为中校,调德累斯顿第4炮兵团任营长。


希特勒上台后,于1933年10月建立空军,在陆军中征召优秀人才到空军服役。已晋升为上校的凯塞林转入空军服役,任新成立的航空部行政管理局局长。凯塞林在48岁时开始热心学习飞行,为纳粹德国空军的建立和发展做了大量努力。


纳粹空军建立之始,困难很大。其中尤以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为甚。凯塞林积极执行“空军发展计划”,与财政局、技术局紧密配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筹措了大量资金,建立了飞机工业的基础。1934年1月,德国每月生产飞机72架,到1935年7月,月均生产飞机达到293架。空军的机场、营房以及其他不动产军事设施的建筑更是由他计划和组织实施的。1933年1月,飞机工业的雇员还不到4000人。凯塞林接手后,1934年竟增至110800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飞行装备供给和修理部门的雇员。凯塞林于1935年晋升为少将,次年晋升为中将。


1936年6月3日,纳粹德国空军首任参谋长韦弗在德累斯顿因飞机失事丧生。深受戈林厚爱的凯塞林继任空军参谋长,负责空军组织与训练以及飞行、高炮、通信和伞兵部队的使用等事宜。然而,凯塞林缺乏经验,处理问题显得力不从心,“使空军机关原来那种责任力下降,而机构却大为臃肿膨胀”,逐渐与空军部副部长米尔希发生分歧,因而很快被解除参谋长职务,调任驻德累斯顿的空军第3军区司令。1938年4月1日,凯塞林因空军实行改组而出任第1集团军 (不久即改为第1航空队) 司令。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凯塞林奉命率部担任北方集团军群的空中支援。他的航空队充分显示了航空兵的强大火力突击作用,首先对波兰一线机场实施突然袭击,严重破坏了机场设施,给波兰空军战斗行动造成极大困难。紧接着,又派战斗机与波军空战,派侦察机搜寻波军驻扎机场,一旦发现目标,轰炸机立即实施突击。波兰空军在数天之内即告覆灭。夺取制空权后,凯塞林指挥其飞行部队密切协同地面部队打通波兰走廊,轰炸华沙,突击库特诺包围圈内的十余万波军,直至战役结束。空军的出色行动使得地面战役的突然性、快速性大为提高,希特勒的“闪击战”也成为现实。凯塞林因而获得铁十字骑士勋章。


波兰战役后,希特勒立即准备实施进攻西欧“黄色”的计划。1940年2月,凯塞林调任西线的第2航空队司令。在西方攻势开始前一天,他命令空军在比利时和荷兰港口前布设100枚水雷,封锁盟军航道。5月10日5时35分,德军沿北自北海、南至卢森堡南部边界一线,对西方发起进攻。第2航空队为B集团军群担任空中支援。在这次作战中,凯塞林的航空队首次使用伞降与机降部队迅速占领荷兰的莫尔狄克、鹿特丹,完整地夺取了马斯河和瓦尔河上最重要的桥梁,并坚守到机动部队从陆路到达,迫使荷兰政府投降。但是,就在荷兰与德军在鹿特丹进行投降谈判时,凯塞林还向第54战斗机联队发出轰炸该城的指令。荷兰败降后,第2航空队全力支援陆军行动,扫除了德军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将数十万盟军压到狭窄的敦刻尔克地域。接着,凯塞林与第3航空队又把这些盟军作为捕杀对象。可是,英吉利海峡的恶劣天气和英国的喷火式战斗机终于使凯塞林第一次丧失了局部的空中优势,致使受困的大部分盟军撤至英国。7月19日,凯塞林越级晋升为空军元帅。


法国沦陷后,第2航空队司令部设在布鲁塞尔,准备实施对英作战。凯塞林为抵前指挥又把前沿指挥所设在多佛尔对面的灰鼻角。在此期间,凯塞林认为作战初期皇家空军很可能为保存实力而采用规避战术,将战斗机主力配置在后方。而德国战斗机由于航程短,飞不到伦敦以外远地区掩护轰炸机作战。这样,失去掩护的轰炸机也就无法实施大纵深攻击。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他提出攻击英国首都伦敦,认为英国为了保存伦敦,甚至会把最后一架战斗机也投进去。而一旦英国战斗机应战并因此受到削弱,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就能顺利地实施纵深攻击。后来战局的发展证明凯塞林的判断颇有见识。但是,希特勒却拒绝采纳其作战方案,下令空军攻击英格兰南部和东南沿海附近的目标。1940年7月10日,第2航空队首次以强大兵力攻击英国南部的军事目标。8月13日 (鹰日),德国空军出动1485架次飞机在英国南部狂轰滥炸。许多德国飞行员把不列颠诸岛的地图画在机身上,并加上“伦敦——8月15日——完蛋”的字样,大有一举轰平英国之势。接连数天,整个英格兰南部上空充满了战斗的喧嚣。德国空军几乎倾巢出动,却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英国空军不仅未受到致命打击,反倒击落德国367架飞机。这时,希特勒才想起凯塞林方案的价值,允许轰炸伦敦。8月24日,凯塞林命令轰炸机编队在战斗机的掩护下首次空袭伦敦。9月初,大规模闪电空袭伦敦达到高潮。按照戈林的命令,凯塞林每天都集中450架以上的远程轰炸机实施昼间袭击。在这场混沌的大破坏中,伦敦3个铁路终点站被摧毁,对外的铁路运输严重瘫痪。然而,英国军民终于顶住了德国空军的闪电攻击。到9月15日,凯塞林的轰炸机已丧失一半,其战斗机损失更惨,已无力担负空袭伦敦的任务。9月30日,凯塞林部最后一次大规模空袭伦敦。不列颠空战的失败使希特勒无限期推迟实施“海狮”计划。1941年6月,第2航空队被调到波兰和东普鲁士地区,准备进攻苏联。


1941年6月22日3时15分,凯塞林协同博克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由东普鲁士南部和总督辖区北部,向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方向突击。第2航空队对苏联陆军和空军机场实施持续而猛烈的轰炸。中央集团军群在凯塞林的协同下,于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两地围歼苏军60多万。9月26日,凯塞林奉命同中央集团军群实施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计划。从10月初起,第2航空队全力为地面部队扫平前进障碍,空袭莫斯科,攻击从布良斯克—维亚济马—勒热夫—线起通往东部的各条铁路线,阻碍苏军补给与增援部队,给苏军实施莫斯科防御造成极大困难。


1941年11月,英军在北非实施反攻,地中海的局势陡然变化,意大利请求希特勒紧急支援。为加强在北非的军事力量,凯塞林及其第2航空队被调往地中海地区。凯塞林被任命为南线德军总司令,负责向在北非作战的隆美尔部提供空中支援和阻止英军从马耳他岛进行袭扰。隆美尔与凯塞林是性格相异的统帅,前者孤傲狡黠,后者平和乐观。然而,凯塞林尽管比隆美尔的军衔高、军龄长,却抱着极为坦诚的态度与隆美尔研究战事,实现了较为成功的协同作战。随着隆美尔部的胜利,希特勒对凯塞林愈加器重,在1942年9月甚至想让凯塞林接替凯特尔任最高统帅部参谋长。


1942年秋,战局对德军日益不利。盟军在北非将隆美尔部打得焦头烂额,且地中海的空中优势已经易手,凯塞林的航空队甚至连最基本的补给都难以运送。


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政权很快于9月倒台,意大利退出轴心国。凯塞林立即解除80万意军的武装,并将26万多人送到德国服苦役。他制定了防御计划: 在罗马以南建立数道防御线 (如萨莱诺—福贾线、加里利亚诺—卡希诺—亚得里亚线、古斯塔夫线),坚决抗击盟军进攻,使盟军丧失进入罗马和巴尔干的跳板。凯塞林的防御战术取得了成功,德军在意大利与盟军对峙了一年多。1943年11月,驻意大利的德军合编为C集团军群,凯塞林为C集团军群总司令。1944年7月19日,凯塞林获得栎树叶钻石勋章。凯塞林率部与盟军在安齐奥滩头和努吐诺滩头激战之后,撤往台伯河以北,并在盟军进占罗马之前撤到亚平宁山区继续抵抗。


1945年3月10日,希特勒下令凯塞林接替伦德斯泰特任西线德军总司令,企图在西线重现意大利防线的奇迹。但是,这位曾自行驾机二百多次巡视欧洲和北非战场的空军元帅,也无力回天。5月5日,凯塞林向艾森豪威尔请求允许派代表商定投降条件,遭到拒绝。5月7日,凯塞林率部就近向美国第101空降师投降。


1947年5月6日,设在威尼斯的英国军事法庭以战争罪判处凯塞林死刑,不久改判无期徒刑。凯塞林先后在威斯特伐里亚和沃尔监狱服刑,1952年因病获释,1960年7月16日死于心脏病。

凯塞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避寇集

避寇集

马一浮,浙江绍兴人。名浮,幼名福田, 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曾任中央文 史馆副馆长,浙江文史馆馆长,晚年为浙江大学教授。著有 《泰和会语》、《宜山会语》、《避寇集》、《复性书院讲录》、《尔 雅台答问》、《老子道德经注》等。本书为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于1937-1941年期间所作。当时因抗日战争爆发,马一浮先生由桐庐经赣、桂辗转避地至四川,故自编为“避寇集"

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

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

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演说。谓一切众生有种种苦难,皆因争财兢宝,利己损他,口是心非,恣情嫉妒妬,故使妖魔作害,枉遭诸苦。天尊愍念众生,故说「通天祈佑延祥涤厄四圣神咒」及「四都神咒」,又授「四圣真君名号真符」。众生若有急难,可面北焚香,存神静虑,至心礼念,或贴灵符,四圣即统兵前来消灾灭殃。若诵此经万遍,即可「身处仙宫,与道合同」。书中所称「四圣」,是指北极天蓬大元帅、北极天猷大元帅、北极翊圣黑杀大元帅、北极佑圣真武大元帅,皆为宋代道教尊奉之神。

宋词三百首笺注

宋词三百首笺注

词选。上疆村民(朱祖谋)辑,唐圭璋笺注。此书实为朱祖谋与况周颐共同编选,三易其稿,方始成书。此选不分卷,以人编次,依旧例,首列帝王宋徽宗词,末为女流李清照词,其他词人则依时代先后排列。初选宋代词人87家,词作300首,定稿入选宋代词人81家,词作284首。朱氏选词,以浑成为旨归,“大抵宋词专家及其代表作品俱已人录,即次要作家如时彦、周紫芝、韩元吉、袁去华、黄孝迈等所制浑成之作,亦广泛采及,不弃遗珠”(唐圭璋序)。此书本以选择精辟著称,加以唐圭璋的笺注,更风行海内外。唐圭璋笺注,凡词人生平事迹、词作本事、前贤品藻,皆详加笺证。吴梅序谓唐圭璋笺有三大优点:“卷中所录半负盛名,顾如时彦名闻不著,圭璋爬梳遗逸,字里爵秩,粲然具备,其善一也。采录诸词,脍炙人口,诸家评骘,有如散沙,圭璋博收广采,萃于一编,遗事珍闻,足资谈屑,其善二也。疆村所尚,在周、吴二家,故清真录二十二首,君特录二十五首,其义可思也。圭璋汇列宋以后各家之说”,“力破邦彦疏隽少检、梦窗七宝楼台之谰言,其善三也。”唐笺本,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年初版,1947年再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修订再版,此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多次重印。

结社集会律

结社集会律

清朝末年颁布的一项单行的行政法规。该法是清末社会大变动的情况下,清政府为加强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而制颁的。《结社集会律》颁布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二月初九日,计三十五条。该律规定,严禁“秘密结社”,对“各省会党”要严行惩办,并给“政事结社”、“政论集会”、“整列游行”设立了各种苛刻条件及违律罚则。如第十九、二十条规定:“无论何种结社,若民政部或本省督抚及巡警道、局、地方官,为维持公安起见,饬令解散或令暂时停办,应即遵照办理;无论何种集会或整列游行,巡警或地方官署为维持公安起见,得量加限禁或饬令解散”。故清政府的这一《结社集会律》,基本精神是抵制日益高涨的民主主义思潮和不断深入的民主革命运动,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秩序。

春秋本例

春秋本例

北宋崔子方撰。係疏解《春秋》義例的著作。凡二十卷。崔氏疏解《春秋》之作有《春秋經解》、《春秋例要》、《春秋本例》等,此其一。是書大旨以為聖人之書,編年以為體,與時以為名,著日月以為例,而日月之例又其本,故名《本例》。《宋史·藝文志》著錄:《本例》、《例要》二十卷,可知崔氏原書乃二書之合本。今《通志堂經解》本,《本例》析目錄别為一卷,以足二十卷之數,而《例要》則闕而無存。清修《四庫全書》從《永樂大典》 中輯出 《例要》一卷,别為一書,而《本例》仍作二十卷。此書凡分十六門,皆以日月例推之,而又分著例、變例二則; 州分部居,自成條理。考《公羊》、《穀梁》二傳,原本就以日月例說解《春秋》。此書承之,並推日月之例以概括全經,不免有支離、牽强之失,故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專以日月為例,正是蹈《公羊》、《穀梁》之失。然此書條理清晰,推本經義,糾《三傳》之誤,於經意多有所得,實足以成一家之言。為宋代解說《春秋》的一部較為重要著作。有《通志堂經解》本、《四庫全書》本,《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等。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诸经篇幅短小,事多杂碎,故名。玄奘译名为《相应阿笈摩》,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原50卷,缺2卷,后以阿育王传补入。共收经1362部。一般认为属化地部传本。梵文原本现已不存。近代曾在中国新疆发现梵文残片。据《精刻大藏经目录》(支那内学院编)记述,现存历代异译本39种。都是从大部中撮要别译。这些异译本大多依中亚或北印度流行的传本译出,各出自何派,尚无定论。《杂阿含经》与南传《相应部经典》大体相应,但后者无论在经典内容还是经文编排方面都比前者更有系统性。有的学者认为此经有受大乘思想影响的痕迹。《长阿含经序》记《杂阿含经》有四分十诵,但现存刻本品目均不全,且经文多有重复,似译出后未作系统整理。《大智度论》卷八十五有“弟子所说佛所说”、“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道品”、“结集”等四分之说,与现行刻本大体相同,但顺序略异。现代佛学家吕澂依据《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作《杂阿含刊定记》,调整后的四分十诵次第是:①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分有六诵,即五取蕴诵、六处诵、缘起诵、食诵、谛诵、界诵;②佛弟子所说佛所说分有二诵,即佛弟子所说诵和佛所说诵;③道品分为念住等诵。④结集分有八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