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钰

郭钰
  • 姓名:郭钰
  • 别名:字彦章,别号静思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吉安吉水(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316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郭钰 (1316—?)字彦章,别号静思,吉安吉水(今属江西)人。年轻时已有诗名,与虞集有诗歌唱和。当元末之乱,隐居不仕,中年以后,奔走于战乱之中,艰苦备尝,其《春夜寒》诗序说:“余值时危,一穷到骨,薪米不给,恒自谓不敢侥幸。今春雨雪连旬,拥牛衣以当长夜,寒砭肌骨,遂成痁瘧。”入明后,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甘作遗民,其《癸丑首正》诗明显地表现了不忘故元的感情。又有《乙卯新元六十生辰》诗,则其入明八年犹在世,年逾六十,竟以贫穷而死。其诗清丽有法,格律整严。佳句叠出,清顾嗣立曾在《元诗选》中摘出数十联之多。因他辗转兵戈之中,流离道路,目击时事艰危之状,所以诗多愁苦之词,凄惋动人,如《春雨》写自己的断炊情景,《采蕨歌》中的东邻老翁则更为凄惨。他写了不少乐府诗,语言通俗,其中《征妇别》是明显的学杜之作。七言绝句则有竹枝歌色调,写时事的七言歌行如《悲武昌》,有悲歌慷慨之风。其乱离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侧面,而且有的可补史料之阙,如《悲庐陵》序中对至正十六年(1356)吉安攻战始末就有详细记载。著有《静思集》十卷,系其八世孙于明嘉靖间编刻成书。生平事迹见罗大已《静思集序》(《静思集》卷首)、《元诗选·初集》小传、《元书》卷九一、《新元史》卷二三八。

郭钰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基地边缘

基地边缘

《基地边缘》(Foundation"s Edge),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82年的科幻小说,“基地系列”第四部作品,归于“基地后传”。基地纪元498年,两名基地公民登上最先进的太空艇,准备进行一次极不寻常的银河之旅。表面上,他们将寻找传说中的人类原乡,实际的任务,则是要证明第二基地依旧存在。与此同时,银河中又出现神秘的第三方势力。他们神出鬼没,似乎能控制一切,甚至连谢顿计划,好像也在他们掌控之中。第一基地、第二基地与神秘的第三方势力,最后竟在一颗称为盖娅的行星交会!这到底是巧合,还是经过精心的安排?
银河未来终极的命运,即将在他们眼前揭示……

奇特旅行记

奇特旅行记

移民美国的法国人卡斯卡贝尔先生决定带领一家人从美国回到法国,他们做好了准备,以巡回演出的方式乘坐一辆大篷车出发了。但是他们却选择了一条不可思议的旅行路线,并且戏剧般返回家乡。卡斯卡贝尔一家的奇特旅行都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故事呢?

中国语言学史

中国语言学史

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原是在北京大学授课时所用的讲义,前三章曾在《中国语文》杂志上连载。除前言、结论外,分四章。以清末《马氏文通》出现为界,将汉代至1949年的中国语言学史分为两个阶段。前三章论述第一阶段的三个时期:训诂为主时期,属经学时期,特点是以疏解经义为目的;韵书为主时期,属佛学理学时期,语言学重点转移至音韵学;文字、声韵、训诂全面发展时期,属经学复兴时期,小学硕果累累,研究方法超越前人。第四章论述1899年以后的西学东渐时期,语言学的领域扩大,方法改进,有了崭新的面貌。全书主要叙述中国*语文学,也给古文字学、语法学、普通语言学、语言调查等以适当地位。对各时期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都作了精到的分析。指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决定了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实用目的,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古代语言学以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本书叙述深入浅出,所用“语言学”一词,采用了最广泛的意义。首次提出了中国语言学史的间架体系。【书中有些异体字,文中无法显示,可以对比PDF阅读】

南北书派论

南北书派论

书法评论,一篇。清代学者、书画家阮元撰。阮元,字伯元、良伯、梁伯,号芸台、揅经老人、怡性老人,雷唐盫主。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卒谥文达。工书,其所书隶书郁勃飞动,醇雅清古,能作擘窠大字。所撰《南北书派论》,自谓“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溯其源遏反于古?”因阮元对书法演变源流研究颇深,将中国书法流派分为南北。从地域上说,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北周、隋为北派。从代表人物上说,钟繇、卫瓘、王羲之、王献之、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为南派;钟繇、卫瓘、索靖及崔悦、卢谌、高遵、沈复、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为北派。其中钟、卫兼南北两派。至唐太宗独善王羲之书法,自此王氏一家也兼南北两派。从风格特点上说,南派乃江左风派,疏放妍妙,长于启牍,减笔至不可识。北派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为晚清尊碑进行了有力鼓吹。此书收藏在其文集《揅经宝集》中,有在《历代书法论文选》1979年本中。

周礼

周礼

亦称《周官》、《周官经》。中国古代职官政典。相传是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来的一部古书,古文经学家认为周公所作,今文经学家认为出于战国,也有人指为西汉末年刘歆伪作。近人从周秦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参证该书中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学术思想,定为战国时代的作品。注本有东汉郑玄《周礼注》、唐贾公彦《周礼正义》、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等。中华书局1988年推出孙诒让《周礼正义》标点本,乃目前最好版本。全书共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冠、冬官司空等6篇。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以《考工记》。该书使用了许多古老的语言,记述了周代三百多种职官的官名、爵等、员数、职掌,涉及田制、兵制、学制、刑法、祀典等多项内容。虽然资料来源于西周、春秋、战国等不同时期,但由于作者的主观归纳和设想,故其设官体例和编制相当规整,其中包含着儒家关于国家体制和政治设施的理想。西汉末年王莽居摄,以周公自居,摹仿周制,这部书被当着“国典”,立于博士。东汉末郑玄作注,与《仪礼》、《礼记》并列于三礼之中,成为儒家经典,因而对后世政治制度、官制设置影响极大。北周苏绰、北宋王安石以及太平天国曾据此改革与创设官制,唐玄宗曾依《周礼》六官体例编纂《唐六典》。学术界有人认为《周礼》是一部理想化的职官行政法典。

七十空性论科摄

七十空性论科摄

龙树造,法尊译,弘悲科摄,七十空性论,亦称《七十颂空性论》,《中观六论》之一,龙树论师著,熏努却、年达玛札、库译师等合译,后重新校订,共74颂。着重论述物质无生无灭,排除与佛说经典有异的一切邪说。利他和月称两位论师作注。